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462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所述凸块的右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左右两侧的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上角外壁设有第二空心管,所述第二空心管的外壁设有第一空心管,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右端与第一挡板相连,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壁设有第二弹簧。该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通过上模向下运动,通过上模向下运动使蹦紧的钢索变得松弛,通过上模向下运动调动支杆向下运动,通过盖板向中心运动可以避免安放原料落入箱体的内部,通过使用箱体进行收集方便了废料的收集,节省了人力。

A tool for machining automotiv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地,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内分别设置有上模芯和下模芯,上模芯和下模芯相互插接配合并形成模具腔,在使用过程中,上模芯向下模芯相对移动,挤压后排出多余的熔液以冷却形成汽车零部件。在汽车零部件的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驱动气缸来带动上模,实现上模和下模的合模或分模动作,由于驱动力的不均衡性,往往会导致上模和下模接触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严重损害了模具,例如专利号为CN204820118U的专利,包括包括:模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架内顶端的上模和设置在所述模架内底端的下模;所述模架的外顶端设置有驱动体,所述驱动体的驱动端贯穿所述模架后与所述上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上模动作;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上缓冲体,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下缓冲体,虽然解决了损害模具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废料容易堆积处理起来困难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8),所述上模(1)的下方设有下模(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下表面设有支杆(3),所述连接杆(2)的下方设有支座(13),所述支座(13)的顶端设有圆环(12),所述圆环(12)的内部设有钢索(11),所述下模(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顶板(16),所述顶板(16)的内部设有转轴(28),所述转轴(28)的外表面圆周设有轴承(29),所述轴承(29)的外壁设有橡胶轮(17),所述橡胶轮(17)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圆片(15),所述顶板(16)的内部设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的右端设有插槽(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8),所述上模(1)的下方设有下模(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下表面设有支杆(3),所述连接杆(2)的下方设有支座(13),所述支座(13)的顶端设有圆环(12),所述圆环(12)的内部设有钢索(11),所述下模(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顶板(16),所述顶板(16)的内部设有转轴(28),所述转轴(28)的外表面圆周设有轴承(29),所述轴承(29)的外壁设有橡胶轮(17),所述橡胶轮(17)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圆片(15),所述顶板(16)的内部设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的右端设有插槽(30),所述插槽(30)的上壁设有卡槽(27),所述插槽(30)的内部设有凸块(22),所述凸块(22)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槽(21),所述第一弹簧槽(21)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25),所述第一弹簧(25)的顶端设有第一卡块(26),所述凸块(22)的右侧设有盖板(4),所述盖板(4)的左右两侧的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二挡板(23)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洪章贾伟杰潘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方正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