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24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食品及医药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是以食药用菌为原料,经除杂、糯米醋浸泡、漂洗、真空干燥、超微粉碎、纳米化粉碎、筛分、冷冻干燥等工艺流程制得的颗粒粒径为200‑300nm的纳米菌类膳食纤维。经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可显著提高益生菌的着床率和增殖率,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与益生菌结合制备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时,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活性益生菌的添加量,产品成本及价格得以降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作用效果得到保证。

A kind of nanoscale dietary fiber and its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食品及医药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膳食纤维,是指在人体小肠中不易被消化酶消化或吸收的多糖类食物成分,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树脂、果胶及木质素等。膳食纤维广泛存在于谷物、杂粮、蔬菜、水果、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根据水溶性不同,可将其分为水溶性纤维与水不溶性纤维。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可预防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便秘、减肥、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降低血脂、防治胆结石、促进口腔及牙齿健康等,因此膳食纤维被称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食药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药用的大型真菌,我国现有食药用菌约350余种,常见的如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食药用菌中富含膳食纤维,某些食药用菌菌丝体中总膳食纤维含量甚至超过其干重的80%,因此,食药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将食药用菌膳食纤维与肠道益生菌相结合开发成具有改善肠道功能、防治便秘等作用的功能性食品,但是,由于通过常规方法提取制备的食药用菌膳食纤维其颗粒条件并不利于益生菌的着床和增殖,所以此类产品中往往需要加入较大量的活性益生菌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从而大幅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及价格,同时也造成了产品在后续运输及贮存过程中质量难以保持稳定,最终影响产品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纳米化技术的基础上,对工艺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改进,开发出一种食药用菌膳食纤维纳米化新工艺流程,并利用此工艺制备出了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经测试,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可显著提高益生菌的着床率和增殖率,将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与益生菌结合制备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时,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活性益生菌的添加量,产品成本及价格得以降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作用效果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食药用菌类膳食纤维纳米化新工艺流程以及利用此工艺制备出的纳米菌类膳食纤维。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颗粒的粒径为200-300nm;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经过以下步骤制得:将食药用菌去除杂质,洗净后,向其中加入5倍量的5-6度食用糯米醋浸泡6-8小时,浸泡完成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在45-50℃条件下真空干燥,干燥至食药用菌中的水分含量为3-4%,然后对所述食药用菌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将过筛后得到的食药用菌微粒投入到纳米球磨机中,利用研磨球与食药用菌微粒高速撞击对其进行纳米化粉碎,粉碎完成后利用纳米筛分离出颗粒粒径为200-300nm的菌类膳食纤维粉,将所得菌类膳食纤维粉移入预冷到-5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12-14小时,取出后立即密闭贮存,即得到本纳米菌类膳食纤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原料中所述食药用菌为灵芝、猴头菇、云芝、金针菇、草菇、香菇、杏鲍菇、虫草、松茸、竹荪、灰树花、茯苓、银耳、木耳、金耳、白灵菇、口蘑、双孢菇、茶薪菇、茶树菇、平菇、蜜环菌、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正红菇、鸡油菌、鸡腿菇、鸡枞、榆黄蘑、斑玉蕈、侧耳、榛蘑、牛樟芝、树舌灵芝、牛舌菌、块菌、青头菌、虎掌菌、安络小皮伞、干巴菌、猪苓、松乳菇、裂褶菌、元蘑、金福菇、大杯伞、珊瑚菌、大球盖菇、长根菇、滑菇、虎奶菇、红平菇、鲍鱼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作为一种优选,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经过以下步骤制得:将等量的猴头菇、金针菇、茯苓和茶树菇混合去除杂质,洗净后,向其中加入5倍量的6度食用糯米醋浸泡6小时,浸泡完成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在50℃条件下真空干燥,干燥至混合食药用菌中的水分含量为3%,然后对该混合食药用菌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将过筛后得到的食药用菌微粒投入到纳米球磨机中,利用研磨球与食药用菌微粒高速撞击对其进行纳米化粉碎,粉碎完成后利用纳米筛分离出颗粒粒径为200-300nm的菌类膳食纤维粉,将所得菌类膳食纤维粉移入预冷到-5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12小时,取出后立即密闭贮存,即得到本纳米菌类膳食纤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在制备调节肠道功能、预防或治疗便秘、降低血脂、减肥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节肠道功能的保健食品,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中包含上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便秘的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中包含上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降低血脂的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中包含上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减肥的功能性食品,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中包含上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本专利技术经过对现有膳食纤维纳米化工艺方法的改进,开发出一种食药用菌膳食纤维纳米化新工艺流程,并利用此工艺制备出了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经测试,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可显著提高益生菌的着床率和增殖率,将本专利技术纳米菌类膳食纤维与益生菌结合制备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时,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活性益生菌的添加量,产品成本及价格得以降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作用效果得到保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在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将等量的猴头菇、金针菇、茯苓和茶树菇混合去除杂质,洗净后,向其中加入5倍量的6度食用糯米醋浸泡6小时,浸泡完成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在50℃条件下真空干燥,干燥至混合食药用菌中的水分含量为3%,然后对该混合食药用菌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将过筛后得到的食药用菌微粒投入到纳米球磨机中,利用研磨球与食药用菌微粒高速撞击对其进行纳米化粉碎,粉碎完成后利用纳米筛分离出颗粒粒径为200-300nm的菌类膳食纤维粉,将所得菌类膳食纤维粉移入预冷到-5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12小时,取出后立即密闭贮存,即得到本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实施例2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通过下述方法制备而成:将等量的猴头菇、金针菇、茯苓和茶树菇混合去除杂质,洗净后,向其中加入5倍量的5度食用糯米醋浸泡8小时,浸泡完成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在45℃条件下真空干燥,干燥至混合食药用菌中的水分含量为4%,然后对该混合食药用菌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颗粒的粒径为200‑300nm;所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经过以下步骤制得:将食药用菌去除杂质,洗净后,向其中加入5倍量的5‑6度食用糯米醋浸泡6‑8小时,浸泡完成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在45‑50℃条件下真空干燥,干燥至食药用菌中的水分含量为3‑4%,然后对所述食药用菌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将过筛后得到的食药用菌微粒投入到纳米球磨机中,利用研磨球与食药用菌微粒高速撞击对其进行纳米化粉碎,粉碎完成后利用纳米筛分离出颗粒粒径为200‑300nm的菌类膳食纤维粉,将所得菌类膳食纤维粉移入预冷到‑5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12‑14小时,取出后立即密闭贮存,即得到本纳米菌类膳食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颗粒的粒径为200-300nm;所述纳米菌类膳食纤维经过以下步骤制得:将食药用菌去除杂质,洗净后,向其中加入5倍量的5-6度食用糯米醋浸泡6-8小时,浸泡完成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在45-50℃条件下真空干燥,干燥至食药用菌中的水分含量为3-4%,然后对所述食药用菌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将过筛后得到的食药用菌微粒投入到纳米球磨机中,利用研磨球与食药用菌微粒高速撞击对其进行纳米化粉碎,粉碎完成后利用纳米筛分离出颗粒粒径为200-300nm的菌类膳食纤维粉,将所得菌类膳食纤维粉移入预冷到-50℃的冷冻干燥机中冷冻干燥12-14小时,取出后立即密闭贮存,即得到本纳米菌类膳食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菌类膳食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食药用菌为灵芝、猴头菇、云芝、金针菇、草菇、香菇、杏鲍菇、虫草、松茸、竹荪、灰树花、茯苓、银耳、木耳、金耳、白灵菇、口蘑、双孢菇、茶薪菇、茶树菇、平菇、蜜环菌、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正红菇、鸡油菌、鸡腿菇、鸡枞、榆黄蘑、斑玉蕈、侧耳、榛蘑、牛樟芝、树舌灵芝、牛舌菌、块菌、青头菌、虎掌菌、安络小皮伞、干巴菌、猪苓、松乳菇、裂褶菌、元蘑、金福菇、大杯伞、珊瑚菌、大球盖菇、长根菇、滑菇、虎奶菇、红平菇、鲍鱼菇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原理加郁立吴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惠民齐发果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