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735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包括中冷散热器、水冷中冷器和第一电子水泵,第一电子水泵的输出端、水冷中冷器、中冷散热器、第一电子水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该系统还包括散热器、增压器、水泵和第二电子水泵,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依次经增压器、第二电子水泵、散热器、电子节温器连通至水泵的输入端;该系统还包括膨胀水壶,膨胀水壶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至中冷散热器的输入端、第一电子水泵的输入端、散热器的输入端、水泵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达到冷却进气温度的目的,而且有效减小了发动机的空间占用率,从而降低了发动机在发动机舱内的布置难度,同时优化了发动机舱内的管路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设计
,特别是一种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柴油机和汽油机上,涡轮增压技术主要通过提高发动机进气充量的方式,从而实现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等性能的目的。由于空气流经过涡轮增压器后,温度会升高,因此增压机型通常需要增设中冷器,用以对由涡轮增压器输出至发动机节气门之间的进气温度进行冷却,目前水冷中冷器分为水冷中冷器和风冷中冷器。其中,风冷中冷器布置方便,但是热效率较低。而水冷中冷器由于其具有热效率高的优点,所以为了获得较高的热效率,目前增压机型通常优先采用水冷中冷器。在现有的增压机型中,水冷中冷器通常采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集成的方式实现对进气温度的冷却,如图1所示,电子水泵5将冷水经管道a输出,然后分别经管道a1、管道a2输出至增压器3、水冷中冷器4,其中冷水流经增压器3时带走增压器3的热量,从而降低增压器3的工作温度;冷水流经水冷中冷器4时,带走增压器3输出至进气歧管的气体的热量,从而降低进气温度。然后,增压器3、水冷中冷器4分别通过管道b1、管道b2输出热水,管道b1、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冷散热器(1)、水冷中冷器(4)和第一电子水泵(5);所述第一电子水泵(5)的输出端、水冷中冷器(4)、中冷散热器(1)、第一电子水泵(5)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的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2)、增压器(3)、水泵(7)和第二电子水泵(13),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依次经增压器(3)、第二电子水泵(13)、散热器(2)、电子节温器(6)连通至水泵(7)的输入端;所述的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还包括膨胀水壶(10),所述膨胀水壶(10)通过管道分别连通至中冷散热器(1)的输入端、第一电子水泵(5)的输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冷散热器(1)、水冷中冷器(4)和第一电子水泵(5);所述第一电子水泵(5)的输出端、水冷中冷器(4)、中冷散热器(1)、第一电子水泵(5)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依次连通;所述的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还包括散热器(2)、增压器(3)、水泵(7)和第二电子水泵(13),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依次经增压器(3)、第二电子水泵(13)、散热器(2)、电子节温器(6)连通至水泵(7)的输入端;所述的发动机用水冷中冷式进气冷却系统还包括膨胀水壶(10),所述膨胀水壶(10)通过管道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韩震乔曌王天禹刘欣严飞王枫袁磊史雪纯业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