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及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610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器,包括壳体、内筒体、径向框及热交换单元,所述内筒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隙,所述径向框设于所述内筒体内,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环隙,所述径向框包括反应区域,所述热交换单元设于所述反应区域,所述第一环隙间接连通所述第二环隙。上述反应器,通过第一环隙与第二环隙可间接连通,使未反应气可被加热到预设温度再引入第二环隙,从而用一段换热即可实现反应温度的要求,减少了气体的流程,降低了塔内阻力,提高了移热效率。还提供一种反应系统。

Reactor and rea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inner cylinder body, the radial frame and a heat exchange unit, the inner cylinder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a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ring and the shell, the radial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tube, and between the inner barrel body form there is a second gap, the radial frame includes a reaction region, the heat exchange unit is arranged in the reaction zone, the first ring gap indirect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gap. The reactor is indirect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ring and the second ring gap gap, the unreacted gas can be heated to the preset temperature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second ring gap, which can be realized with a hea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reducing the gas flow, reduce the tower resistance,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A reaction system is also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器及反应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氨合成生产中的反应器及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在氨合成、甲醇合成、制乙二醇等化工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反应器进行热交换,并进行化学合成反应。具体是利用H2和N2合成反应,其主反应式为:3H2+N2—>2NH3+Q;该反应为可逆热反应,需要有特定的催化剂助其加快反应速度,该反应中的催化剂的活性有一定的温度范围,一般在340℃~520℃,低于340度反应速度很慢,需要加大催化剂用量,反应器尺寸大。而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内晶体长大,活性衰退。因此,需要将反应产生的热量移走,使反应气体温度≤520℃,同时把未反应气体加热使之≥340℃。传统的反应器,内置多段反应段,对应的设置多段换热器,来移走系统反应热,使反应不超温,顺利完成合成反应,但设置多段反应段及多段换热器换热,气体流程长,塔内阻力大,影响移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反应器内设有多段换热器,气体流动阻力大,影响移热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移热的、安全可靠地反应器及反应系统。反应器,包括壳体、内筒体、径向框及热交换单元,所述内筒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隙,所述径向框设于所述内筒体内,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环隙,所述径向框包括反应区域,所述热交换单元设于所述反应区域,所述第一环隙间接连通所述第二环隙。上述反应器,通过第一环隙与第二环隙可间接连通,使未反应气可被加热到预设温度再引入第二环隙,从而用一段换热即可实现反应温度的要求,减少了气体的流程,降低了塔内阻力,提高了移热效率。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还包括第一口、第二口及第三口,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均与所述第一环隙连通,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二环隙连通,并与所述第二口间接连通。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口及所述第三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于反应区域内,所述通气管一端连通所述反应区域,用于导出经反应的反应气;所述通气管内设有加热元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套管,所述换热套管包括外套管及位于所述外套管内侧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底部伸入所述外套管的底部,并与所述外套管连通。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还包括汽包、水室及汽室,所述壳体具有反应腔,所述径向框设于所述反应腔内,所述水室分别与所述汽包及所述换热套管的所述内套管连通,用以将锅炉给水从所述汽包输入所述内套管,所述汽室分别与所述汽包及所述换热套管的所述外套管连通,用以将所述外套管内吸热后的汽水混合物输入汽包。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上管板及下管板,所述汽室位于所述上管板与所述下管板之间,所述水室位于所述上管板远离所述下管板的一侧,所述反应腔位于所述下管板远离所述上管板的一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的顶端固定于所述下管板,底端自由设置,使所述外套管呈悬挂状,所述内套管的顶端固定于所述上管板,底端自由设置,使所述内套管呈悬挂状。反应系统,包括上述的反应器及第一热交加热单元,所述第一热交加热单元连通于所述第一环隙与所述第二环隙之间,用于将第一环隙内的未反应气换热至预设温度后输入所述第二环隙。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交加热单元的热源来自所述反应器输出的反应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反应器10,包括壳体12、内筒体14、径向框16及热交换单元18。内筒体14设于壳体12内,与壳体12之间形成有第一环隙11,径向框16设于内筒体14内,与内筒体14之间形成有第二环隙13。径向框16包括反应区域,热交换单元18设于反应区域,第一环隙11间接连通第二环隙13。工作时,未反应气温度较低,通过第一环隙11引入到外置的加热单元进行加热,使未反应气的温度基本达到370度,引入第二环隙13。加热后的未反应气接着沿径向流动,从径向框16进入反应区域,在反应区域内在催化剂床层范围内反应,产生大量反应热。同时,设于反应区域内的热交换单元18中的锅炉给水吸热产生汽水混合物排出,从而实现反应热的移运。如此,通过第一环隙11与第二环隙13的间接连通,使未反应气可被加热到预设温度再引入第二环隙13,从而用一段换热即可实现反应温度的要求,减少了气体的流程,降低了塔内阻力,提高了移热效率。应当理解的是,未反应气可被加热到预设温度再引入第二环隙13,并进入反应区域,使位于反应区域内的催化剂床层25等温反应,如此,不用设置多段反应段,还简化了结构,且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床层25内触媒的使用寿命。其中,内筒体14内外两侧均受到未反应气的压力,使其避免一侧受压而发生损伤,因此,壳体12的设置还起到保护内筒体14的作用,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反应器10还包括第一口15、第二口17及第三口19,第一口15和第二口17均与第一环隙11连通,第三口19与第二环隙13连通,并与第二口17间接连通。具体地,该第一口15为进气口,用于输入未被加热至370℃的未反应气,第二口17为出气口,用于将未反应气输出至外置的加热单元加热。第三口19为与第二环隙13连通的进气口,其通过加热单元与第二口17间接连通,加热至370℃的未反应气从第三口19进入到第二环隙13,从而在催化剂床层25的范围内进行反应。更具体地,第一口15设置于壳体12的顶部一侧,壳体12底部设有三通管道23,第二口17与第三口19均为该三通管道23中的两个环形开口之一,第二口17与第一环隙11连通,第三口19与第二环隙13连通,外置的加热单元连接于该三通管道23,以进行热交换。在一个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8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套管(图未标),换热套管包括外套管182及位于外套管182内侧的内套管184,内套管184底部伸入外套管182的底部,并与外套管182连通。进一步地,该换热套管的内套管184用于输入给水,外套管182置于反应区域内,用于吸收催化剂床层25放出的热量,给水吸热达到饱和状态,生成饱和蒸汽排出,从而实现反应热的快速移转。进一步地,该反应器10还包括汽包20、水室22及汽室24,壳体12具有反应腔(图未标),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反应器及反应系统

【技术保护点】
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筒体、径向框及热交换单元,所述内筒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隙,所述径向框设于所述内筒体内,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环隙,所述径向框包括反应区域,所述热交换单元设于所述反应区域,所述第一环隙间接连通所述第二环隙。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筒体、径向框及热交换单元,所述内筒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环隙,所述径向框设于所述内筒体内,与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有第二环隙,所述径向框包括反应区域,所述热交换单元设于所述反应区域,所述第一环隙间接连通所述第二环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第一口、第二口及第三口,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均与所述第一环隙连通,所述第三口与所述第二环隙连通,并与所述第二口间接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位于所述壳体顶部,所述第二口及所述第三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于反应区域内,所述通气管一端连通所述反应区域,用于导出经反应的反应气;所述通气管内设有加热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套管,所述换热套管包括外套管及位于所述外套管内侧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底部伸入所述外套管的底部,并与所述外套管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定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