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15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主框架钢构总成,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包括主立柱、副立柱、纵梁,所述主立柱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二、所述纵梁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三;主框架钢构总成内设有至少三列独立的负二层停车平台、至少两列负一层停车平台以及至少两列的顶层横移车板。每一列的负一层停车平台均对应一个横移框架,横移框架以横移框架导轨作为支撑导轨,横移框架导轨设置在所述前后横梁二上,且该横移框架导轨在负二层提升系统途经之处做成断开式结构。每一列的负二层停车平台均在前后横梁三上设置有提升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运行稳定,且车库的主结构和升降结构均在地面下运行,空间利用率很高。

A pit type lifting garage negative layer traversing guide sup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尤其涉及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对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地坑式简易升降类停车库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停车设备之一。现有的地坑式立体停车设备采用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单列整体升降结构,如负二正一的车库,在存取车过程中,负二层的车辆存取车时,当负二层的载车板提升到位后,因为是整体升降平台,正一层的载车板会提升到高出地面5m以上,对地面的空间高度要求很高,且会给周围带来一定的影响;且这种类型的主结构总成设置在地坑里,导致升降结构只能依靠底部支撑,对升降结构无法起到更好的安全防护作用;另一种是中国专利CN205063476U和CN205063477U结合公开了一种负二正一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类型,就是将正一层载车板独立,并使之可以进行横移,负一与负二层的升降结构还是整体式,在存取车过程中,当取负二层车时,正一层的载车板横移到空位上,负一与负二层升降结构提升到位后,负一层的载车板还是会提升到高出地面3m以上,对客户的存取车还是会带来压迫感,并对地面的空间高度要求高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基于此类型的停车设备存在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该类型立体停车设备的推广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主框架钢构总成,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包括主立柱、副立柱、纵梁,所述主立柱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二、所述纵梁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三;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内设有至少三列独立的负二层停车平台、至少两列负一层停车平台以及至少两列的顶层横移车板。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运行稳定,且车库的主结构和升降结构均在地面下运行,空间利用率很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负一层横移框架导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负一层横移导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1-地坑,2-负二层停车平台,3-负二层提升系统,4-主框架钢构总成5-顶层横移车板,6-负一层提升系统,7-负一层停车平台,8-顶层横移导轨,9-负一层横移框架导轨,10-负一层横移框架,12-前后横梁二,13-前后横梁三14-副立柱,15-主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主框架钢构总成,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包括主立柱、副立柱、纵梁,所述主立柱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二、所述纵梁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三;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内设有至少三列独立的负二层停车平台、至少两列负一层停车平台以及至少两列的顶层横移车板。每一列的负一层停车平台均对应一个横移框架,横移框架以横移框架导轨作为支撑导轨,所述横移框架导轨设置在所述前后横梁二上,且该横移框架导轨在负二层提升系统途经之处做成断开式结构。每一列的负二层停车平台均在所述前后横梁三上设置有提升系统。本技术的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运行稳定,且车库的主结构和升降结构均在地面下运行,空间利用率很高。本技术的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立体车库在特定地区(老旧小区及胡同)车库利用率低的情况下,使顶层载车板以及负一层停车平台能够进行横移,为底部的负二层停车平台让位,使其在存取车的过程中,完全不占用地面空间,不影响周围采光和环境。且负一层横移框架导轨的结构设计,使得其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并有效的提高该立体车库的推广和应用。具体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坑式负二正一立体停车设备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包括具有互相正交的横梁、纵梁和立柱的主框架钢构总成,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的前后横梁一上设有顶层横移车板的横移导轨,顶层横移车板独立配有横移系统,使其沿着横移导轨左右移动;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前后横梁二对应每组负一层载车板设有横移框架的横移导轨,横移框架通过横移系统,使其沿着横移导轨左右移动,同时,在横移框架的后横梁上设有负一层停车平台的提升系统,通过提升系统使提升停车平台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横移框架的左右移动带动负一层停车平台左右移动;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前后横梁三上设有负二层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带动负二层停车平台进行上下移动。为了保证负二层停车平台在上升过程中,提升系统与负一层横移导轨干涉的问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连接于主、副立柱之间的前后横梁二上连接负一层横移框架导轨,且负一层横移导轨在负二层提升系统途经之处做成断开式结构。所述在设置三列的停车平台的主框架钢构总成内,顶层横移车板只设置了两列;负一层停车平台设置了两列;负二层停车平台设置了三列。在可设置三列的停车平台主框架钢构总成的顶层及负一层上部均设置有横移导轨。所述主框架的列数可设置为两列及以上;本技术中主框架的列数设置了三列;所述负一层上部设置的横移导轨随着主框架钢构总成的列数增加而增加。参见图1-图4,本技术是一种地坑式负二正一立体停车设备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地坑1内的由主立柱15、副立柱14,连接主、副立柱的前后横梁二12、连接纵梁与副立柱的前后横梁三13等组成的主框架钢构总成4;并排设置在主框架钢构总成4内的至少三列的独立负二层停车平台2、至少两列与负一层横移框架10组成一体的负一层停车平台7、以及至少两列的顶层横移车板5;以及设置在主框架钢构总成4的前后横梁12上的负一层横移框架横移导轨9,且负一层横移导轨9在负二层提升系统途经之处做成断开式结构。每一列的负二层停车平台2均在前后横梁13上设置有提升系统3,且通过提升系统3与负二层停车平台2连接;每一列的负一层停车平台7均对应一个横移框架10,横移框架通过横移框架导轨9作为支撑导轨移动,横移框架上的提升系统6带着负一层停车平台7横移。每一列的顶层横移车板5的横移系统沿着横移导轨8移动。断开式结构的横移导轨8在断开处正好穿过每一列的负二层停车平台2的提升系统。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负一层的停车位停车或出车时,首先通过横移轨道将横移车板进行横移,为待出车的地坑负一层停车平台让位,形成升降通道,启动负一层提升系统,将负一层停车平台提升到位后,出车或者停车;出车或者停车后,将负一层停车平台降落复位,再将顶层横移车板复位;当需要负二层的停车位停车或出车时,顶层横移车板以及负一层停车平台(带横移框架的停车平台)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主框架钢构总成,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包括主立柱、副立柱、纵梁,所述主立柱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二、所述纵梁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三;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内设有至少三列独立的负二层停车平台、至少两列负一层停车平台以及至少两列的顶层横移车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坑式升降横移车库负一层横移导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坑内的主框架钢构总成,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包括主立柱、副立柱、纵梁,所述主立柱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二、所述纵梁与副立柱之间连接有前后横梁三;所述主框架钢构总成内设有至少三列独立的负二层停车平台、至少两列负一层停车平台以及至少两列的顶层横移车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坑式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宇杨莎莎杜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鑫华源智能立体停车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