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181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中使用的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该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包括左固定限位装置、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其分别用于防止载车板向左、向前和向后产生位移;还包括活动限位装置,其用于防止载车板向右产生位移;还包括防跳装置,其用于防止载车板地震时发生跳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震性好,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和成本小的优点。

Anti falling device for a car carrying earthqu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停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中使用的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
技术介绍
载车板式立体车库的存车过程为:车辆驶入立体车库一层的载车板上,搬运器将放置有车辆的载车板搬运至驻车台上的停车位相对应位置,使载车板和驻车台平层,然后载车板平稳移动到驻车台上的停车位,搬运器归位,存车完成。载车板式立体车库目前存在问题是:当出现地震时,载车板在驻车台上会出现水平方向的滑动和上下跳动,载车板会有从驻车台上掉落的危险,载车板滑落会造成车辆损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虽我国地震发生的概率较小,但是作为走向全世界市场的立体车库产品,在地震多发国家,增加具有抗震功能和防坠落功能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该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可有效防止载车板在地震中从驻车台上掉落,提高立体车库的安全系数。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水平限位装置和纵向限位装置;所述水平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限位装置和活动限位装置;所述固定限位装置包括左固定限位装置、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所述左固定限位装置、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驻车台上部的左方、前方和后方,所述左固定限位装置、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向左、向前和向后产生位移。所述活动限位装置设置在驻车台上部的右方,所述活动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向右产生位移;所述活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导杆、连接板、压缩弹簧和活动止挡,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驻车台上,所述导杆的一端穿过固定支架,另一端固设有触发端,所述导杆可相对于固定支架滑动;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导杆上靠近触发端处;所述导杆穿过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固定支架和连接板之间,连接板的侧面上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止挡为L型,其一端铰接在驻车台上,其另一端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止挡的中部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连接板的滑槽配合;所述纵向限位装置包括防跳装置;所述防跳装置包括槽钢和L型板,所述槽钢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载车板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与载车板前后两个边平行且两个槽钢开口朝外,所述L型板的数量为四个,L型板的一侧固定在驻车台上,L型板的作用是其另一侧可位于槽钢内部,通过对槽钢内部的下表面进行限位,从而防止载车板跳动。以上为本技术的基本结构,该结构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存车为例,搬运器承载载车板到达待停车的驻车台,搬运器的压头挤压导杆一端的触发端,导杆向固定支架方向滑动,压缩弹簧被压缩,活动止挡上的滑块沿连接板上滑槽移动,活动止挡向下移动,当搬运器与驻车台平层且完成精准对接时,活动止挡移动到下极限位置,搬运器上的载车板开始向驻车台上的车位移动,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防止载车板向前或向后滑动,直到左固定限位装置与载车板底部防跳装置的槽钢接触,载车板停放到位,防跳装置L型板和槽钢配合,防止载车板跳动,搬运器离开驻车台,压缩弹簧复位推动连接板向右移动,滑块沿连接板上滑槽移动,活动止挡向上移动,直到活动止挡复位,限制载车板向井道方向移动,存车完成。基于该基本结构,本技术还做出以下优化改进:进一步地,上述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均包括限位杆。进一步地,上述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的数量均为多个。进一步地,上述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的限位杆上均设有滚轮。进一步地,上述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的限位杆上的滚轮表面均设有橡胶层。进一步地,上述左固定限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左固定限位装置分别与防跳装置的两个槽钢配合,防止载车板向左移动。进一步地,上述所述左固定限位装置可以采用限位块,也可采用限位板或限位杆等其他形式的限位装置。进一步地,上述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与驻车台螺栓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左固定限位装置焊接在驻车台上。本技术的优点:1、结构简单。本技术所需零部件少,易于实施。2、安全系数高。本技术的防跳装置可防止载车板跳动、水平限位装置可有效防止载车板的水平方向滑动,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安全性,避免车辆损毁。3、成本小。本技术可直接加装在现有的载车板式立体车库上,无需更换设备。4、摩擦力小、噪音小。本技术的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的限位杆上设有滚轮,可减小载车板放入车位时的摩擦力;限位杆的滚轮表面设有橡胶层,可有效减小噪音。5、实现平层功能。本技术的活动限位装置在搬运器和驻车台平层后才对活动止挡解锁,同时实现解锁和平层功能,为载车板出入停车位提供了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活动止挡打开时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活动限位装置闭合状态轴侧图;图5是本技术活动限位装置打开状态轴侧图。其中:1-驻车台;2-载车板;3-固定支架;4-导杆;41-触发端;42-触发杆;5-连接板;6-压缩弹簧;7-活动止挡;8-滑槽;9-滑块;10-槽钢;11-L型板;12-限位杆;13-滚轮;14-左固定限位装置;15-汽车;16-搬运器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述:仅仅出于方便的原因,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了特定的方向术语,比如“上”、“下”、“左”、“右”等等,是以对应的附图为参照的,并不能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当图面的定义方向发生改变时,这些词语表示的方向应当解释为相应的不同方向。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包括水平限位装置和纵向限位装置。水平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限位装置和活动限位装置。固定限位装置包括左固定限位装置、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左固定限位装置、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驻车台1上部的左方、前方和后方。左固定限位装置14、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2向左、向前和向后产生位移。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均为限位杆12,数量均为多个,限位杆12上均设有滚轮13。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的限位杆12上的滚轮13表面均设有橡胶层。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与驻车台1螺栓连接。左固定限位装置14为L型结构的板件,数量为两个,焊接在驻车台1上,两个L型结构的板件分别与防跳装置的两个槽钢配合,防止载车板2向左移动。左固定限位装置14也可以采用限位块或限位杆。活动限位装置设置在驻车台1上部的右方,活动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2向右产生位移;活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3、导杆4、连接板5、压缩弹簧6和活动止挡7。固定支架3固定在驻车台1上,导杆4的一端穿过固定支架3,另一端固设有触发端41,触发端41上包括触发杆42,导杆4可相对于固定支架3滑动;连接板5固定在导杆4上靠近触发端41处;导杆4穿过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位于固定支架3和连接板5之间,连接板5的侧面上设有滑槽8,活动止挡7为L型,其一端铰接在驻车台1上,其另一端可上下移动,活动止挡7的中部固设有滑块9,滑块与连接板5的滑槽8配合;纵向限位装置包括防跳装置。防跳装置包括槽钢10和L型板11,槽钢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载车板2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与载车板2前后两个边平行且两个槽钢开口朝外,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限位装置和纵向限位装置;所述水平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限位装置和活动限位装置;所述固定限位装置包括左固定限位装置(14)、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所述左固定限位装置(14)、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驻车台(1)上部的左方、前方和后方,所述左固定限位装置(14)、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2)向左、向前和向后产生位移,所述活动限位装置设置在驻车台(1)上部的右方,所述活动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2)向右产生位移;所述活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3)、导杆(4)、连接板(5)、压缩弹簧(6)和活动止挡(7),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在驻车台(1)上,所述导杆(4)的一端穿过固定支架(3),另一端固设有触发端(41),所述导杆(4)可相对于固定支架(3)滑动;所述连接板(5)固定在导杆(4)上靠近触发端(41)处;所述导杆(4)穿过压缩弹簧(6),所述压缩弹簧(6)位于固定支架(3)和连接板(5)之间,连接板(5)的侧面上设有滑槽(8),所述活动止挡(7)为L型,其一端铰接在驻车台(1)上,其另一端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止挡(7)的中部固设有滑块(9),所述滑块与连接板(5)的滑槽(8)配合;所述纵向限位装置包括防跳装置;所述防跳装置包括槽钢(10)和L型板(11),所述槽钢(10)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载车板(2)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与载车板(2)前后两个边平行且两个槽钢(10)开口朝外,所述L型板(11)的数量为四个,L型板(11)的一侧固定在驻车台(1)上,L型板(11)的作用是其另一侧可位于槽钢(10)内部,通过对槽钢(10)内部的下表面进行限位,从而防止载车板(2)跳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车板抗震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限位装置和纵向限位装置;所述水平限位装置包括固定限位装置和活动限位装置;所述固定限位装置包括左固定限位装置(14)、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所述左固定限位装置(14)、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驻车台(1)上部的左方、前方和后方,所述左固定限位装置(14)、前固定限位装置和后固定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2)向左、向前和向后产生位移,所述活动限位装置设置在驻车台(1)上部的右方,所述活动限位装置用于防止载车板(2)向右产生位移;所述活动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3)、导杆(4)、连接板(5)、压缩弹簧(6)和活动止挡(7),所述固定支架(3)固定在驻车台(1)上,所述导杆(4)的一端穿过固定支架(3),另一端固设有触发端(41),所述导杆(4)可相对于固定支架(3)滑动;所述连接板(5)固定在导杆(4)上靠近触发端(41)处;所述导杆(4)穿过压缩弹簧(6),所述压缩弹簧(6)位于固定支架(3)和连接板(5)之间,连接板(5)的侧面上设有滑槽(8),所述活动止挡(7)为L型,其一端铰接在驻车台(1)上,其另一端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止挡(7)的中部固设有滑块(9),所述滑块与连接板(5)的滑槽(8)配合;所述纵向限位装置包括防跳装置;所述防跳装置包括槽钢(10)和L型板(11),所述槽钢(10)为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载车板(2)底部的前端和后端,与载车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杨茂华支涛涛冯生健许浪涛乔冠楠冯小隆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