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98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包括壳体、盖套、吸管组件和网罩模块,所述吸管组件固定在壳体内上部,所述盖套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网罩模块位于吸管组件下端,所述网罩模块的底部设有网罩,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网罩模块与盖套在开口处联动,调节盖套的位置使得网罩与吸管组件相互对齐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即可完成放药操作,又能完成吸药操作,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

The superstructure of a dry powder inhal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y powder inhaler,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nd a cover set, Straw component and net module, the Straw component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the cover is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casing, wherein screen module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Straw component, net cover modul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creen that one side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net cover module and the cover at the opening of linkage, adjusting cover sets the position of the net cover connected with Straw alignment component.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can complete the operation of drug release, and can also complete the drug absorption operation, greatly simplifying the operation st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应用的胶囊型粉雾剂用粉雾吸入器包括防尘盖、口吸器和底盘,口吸器包括卡扣、吸嘴、筛网、旋转轴,底盘包括气流旋转舱、胶囊舱、两个按钮、弹簧、刺针等。患者使用时取下防尘盖,一手握住底盘,另一手将吸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胶囊舱;将含药胶囊平放在胶囊舱内;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吸嘴,关闭胶囊舱;按压按钮,使两组刺针随之相向运动,刺破胶囊;患者先呼气,口含吸嘴,然后用力吸气,胶囊进入筛网下方的气流旋转仓内,空气经气流通道涌入气流旋转仓,胶囊随之翻滚,药囊内的药粉受离心力作用从刺孔撒出,随气流通过筛网经吸嘴进入口腔,进入肺部。这种药粉吸入器的缺点是操作比较繁琐,需要取下盖子,旋转吸嘴打开胶囊舱放入胶囊,然后在闭合胶囊舱,按下按钮刺破胶囊等多个步骤,紧急情况下使用及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该结构即可完成放药操作,又能完成吸药操作,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包括壳体、盖套、吸管组件和网罩模块,所述吸管组件固定在壳体内上部,所述盖套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网罩模块位于吸管组件下端,所述网罩模块的底部设有网罩,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网罩模块与盖套在开口处联动,调节盖套的位置使得网罩与吸管组件相互对齐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套铰接在壳体外侧,所述网罩模块铰接在吸管组件外侧或者壳体内侧,且网罩模块与盖套之间通过齿盘啮合联动。操作更加方便,可以通过盖套打开的角度设计网罩模块的位置,这样开盖即能放胶囊,打开更大的角度便能吸入药粉,使用更加人性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网罩模块整体成扇形,包括弧形底板和侧支架,所述网罩设置在弧形底板的一端,且网罩的内侧还开设有用来使胶囊通过的第一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支架采用扇形侧板形式,且扇形侧板上设有长条形的第二通孔,所述扇形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二齿盘。将网罩模块设计成扇形,一方面有利于整个吸入器的体积小型化,另一方面也便于与盖套联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管组件包括吸管口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侧与壳体内部贴合,另一侧设有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所述网罩模块套设在第一铰接柱上,且第二铰接柱贯穿第二通孔,所述盖套的一侧套设在第二铰接柱上,所述盖套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齿盘,且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相啮合。将盖套的第一齿盘与网罩模块的第二齿盘上下交错设置,使得盖套与网罩模块联动时更加稳定,不易松脱。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一侧上部还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盖套的顶面与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凸棱,凸棱与限位凹槽的配合实现盖套的限位。限位凹槽与凸棱的设计,能使用户清楚感受调节档位,保证状态切换更加精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有一道弧形槽,所述网罩模块的底板一侧还设有凸沿,所述凸沿嵌入弧形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位于吸管组件一侧的位置还设有便于手指放入的容纳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套的上还等距间隔设有多道凹槽,且侧面的凹槽成具有方向指示作用的折线状。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吸管组件与胶囊舱之间设置活动的网罩模块,使得吸管组件与胶囊舱之间形成有无网罩阻隔的两种状态,当需要放入胶囊时,调节网罩模块使得网罩移出吸入组件与胶囊舱之间,这样便能使胶囊顺利落入胶囊舱,当需要吸取药粉时,将网罩调整到吸入组件与胶囊舱之间,能有效阻隔破碎的胶囊壳,保证顺利吸入药粉,本专利技术无需打开胶囊舱,只需调节网罩模块便能轻松在放胶囊以及吸药粉之间切换状态,使用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在盖套闭合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在盖套部分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在盖套完全打开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盖套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网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顶壳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顶壳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底壳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吸入器的底壳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干粉吸入器,包括壳体、盖套1、吸管组件2、网罩模块3、胶囊舱6和按钮7,所述吸管组件2固定在壳体中部,所述盖套1设置在壳体上,且盖套1将吸管组件2的上端遮盖,所述网罩模块3的底板位于吸管组件2下端,所述网罩模块3的底板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34和网罩33;所述网罩模块3活动设置,调节网罩模块3位置使得网罩模块3的第一通孔34、网罩33或者底板与吸管组件2下端对齐;所述胶囊舱6设置在壳体内位于网罩模块3的下方,且与吸管组件2对齐,两个按钮7分别设置在胶囊舱6两侧,且按钮7与胶囊舱6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按钮7上还设有用来刺破胶囊的刺针71。所述网罩模块3整体成扇形,包括弧形底板36和扇形侧板,所述第一通孔34位于弧形底板中部,所述网罩33位于第一通孔34的一侧,所述扇形侧板上设有长条形的第二通孔32,所述扇形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二齿盘31。所述第一通孔34处的底板以及第一通孔34一侧的底板的厚度小于网罩33处的底板的厚度。第一通孔处以及一侧的底板厚度小能使网罩模块与胶囊舱的间隙变大,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有减少了摩擦,而网罩处的底板厚度大是为了保证一定的密封性,方便吸入药粉,同时又能有效过滤破碎胶囊壳,使得破碎胶囊壳不至于从过大间隙中漏出。所述吸管组件2包括吸管口21和固定部22,所述吸管组件2内部中空形成吸管通道25,所述吸管通道25的上部由盖套1封闭和开启,所述吸管通道25的下部为网罩模块3的弧形底板36,且盖套与网罩模块3联动。所述固定部22一侧与壳体内部贴合,另一侧设有第一铰接柱23和第二铰接柱24,所述网罩模块3套设在第一铰接柱23上,且第二铰接柱24贯穿第二通孔32,所述盖套1的一侧套设在第二铰接柱24上,所述盖套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齿盘11,且第一齿盘11与第二齿盘31相啮合。所述壳体的一侧上部还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凹槽42,所述盖套1的顶面与侧面的连接处设有凸棱,凸棱与限位凹槽42的配合实现盖套1的限位。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有一道弧形槽44,所述网罩模块3的底板一侧还设有凸沿35,所述凸沿35嵌入弧形槽44内。所述壳体内在网罩模块3与胶囊舱6之间还设有隔板9,所述隔板9上表面成下凹弧面91,且下凹弧面91中部设有通孔。进一步增加网罩模块与胶囊舱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壳体上位于吸管组件2一侧的位置还设有便于手指放入的容纳槽53。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接的底壳4和顶壳5,所述联动窗口51位于顶壳5外侧面上部,所述底壳4的外侧面上还设有用来铰接盖套1的第三铰接柱41,所述盖套的两侧壁的下端均设有铰接孔13,一侧的铰接孔13套设在第三铰接柱41上,所述底壳4和顶壳5的外侧面的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套(1)、吸管组件(2)和网罩模块(3),所述吸管组件(2)固定在壳体内上部,所述盖套(1)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网罩模块(3)位于吸管组件(2)下端,所述网罩模块(3)的底部设有网罩(33),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开口(51),所述网罩模块(3)与盖套(1)在开口(51)处联动,调节盖套(1)的位置使得网罩(33)与吸管组件(2)相互对齐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套(1)、吸管组件(2)和网罩模块(3),所述吸管组件(2)固定在壳体内上部,所述盖套(1)活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网罩模块(3)位于吸管组件(2)下端,所述网罩模块(3)的底部设有网罩(33),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开口(51),所述网罩模块(3)与盖套(1)在开口(51)处联动,调节盖套(1)的位置使得网罩(33)与吸管组件(2)相互对齐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套(1)铰接在壳体外侧,所述网罩模块(3)铰接在吸管组件(2)外侧或者壳体内侧,且网罩模块(3)与盖套(1)之间通过齿盘啮合联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模块(3)整体成扇形,包括弧形底板(36)和侧支架,所述网罩(33)设置在弧形底板(36)的一端,且网罩(33)的内侧还开设有用来使胶囊通过的第一通孔(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采用扇形侧板形式,且扇形侧板上设有长条形的第二通孔(32),所述扇形侧板的顶部设有第二齿盘(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粉吸入器的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寿鑫涛陈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畅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