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583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包括灌装流道和安装在灌装流道上的超声振动源,灌装流道的圆柱形流道内径设计为6~10毫米,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的半锥角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道完善了整个流道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及具体的参数范围,更有利于药剂粉末微量灌装的控制。并且,通过对流道选材的研究,使得流道内粉体的流速更加稳定,使得微量灌装控制更为精确、有效,特别适用于<20毫克每剂的例如呼吸道干粉吸入型药剂(如胶囊、囊泡等)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微量化粉体运送与灌装的精确定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灌装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
技术介绍
在制药工业中,粉体材料作为原料、中间体、最终产品涉及到药物研发与生产的各个环节。为提高药物的生物药效和人体对水溶性差的药物吸收,药物制剂中所用粉体颗粒粒径通常低至微米或纳米级。但这类细粉材料会表现出非常差的流动性,给药物研发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操作技术难题和原料浪费。其中,呼吸道干粉吸入型药剂作为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肺部疾病的有效手段,其研发和生产在国内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干粉吸入剂的生产受严格的制药和制造标准监管,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对干粉吸入剂剂间均一性的控制。因此,药物粉体的灌装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灌装工艺的精确度决定着药品剂间的均一性。其高效性可以解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高,周期长,原料浪费严重等问题,减少能源,材料以及人力等资源的浪费。针对此类技术需求,在上世纪末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粉体微量灌装技术在生物制药产业的应用。目前,常见的粉体微量灌装技术是采用气动技术和体积法。专利US4350049在1982年介绍了将气动技术与体积法结合在粉体微量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流道和安装在灌装流道上的超声振动源,灌装流道包括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圆柱形流道连通于圆锥形流道上端,且圆锥形流道上端内径与圆柱形流道内径相同且大于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所述的圆柱形流道内径设计为6~10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的半锥角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流道和安装在灌装流道上的超声振动源,灌装流道包括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圆柱形流道连通于圆锥形流道上端,且圆锥形流道上端内径与圆柱形流道内径相同且大于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所述的圆柱形流道内径设计为6~10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的半锥角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流道下端与圆锥形流道上端连通处的内壁表面为连续的一弧面。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超声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奇陈岚陈东浩黄鹏孙梅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畅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