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1489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包括灌装流道和安装于灌装流道上的超声振动源,灌装流道的圆柱形流道内径设计为6~10毫米,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的半锥角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道完善了整个流道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及具体的参数范围,更有利于药剂粉末微量灌装的控制。并且,通过对流道选材的研究,使得流道内粉体的流速更加稳定,使得微量灌装控制更为精确、有效,特别适用于<20毫克每剂的例如呼吸道干粉吸入型药剂(如胶囊、囊泡等)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微量化粉体运送与灌装的精确定量。

Ultrasonic vibration type powder micro filling nozz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ltrasonic vibration type powder micro filling nozzle, including filling and filling channel installed in the flow channel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source, filling channel of the cylindrical runner design is 6 to 10 mm in diameter, conical channel exit diameter design is 0.6 to 1.5 mm, the half cone angle of the conical flow channel design from 6 to 20 degrees, the total height of the cylindrical runner and a conical channel is greater than 10 mm above the height of the cylindrical runner. The flow passage of the invention perfects the key parameters and the specific parameter range of the whole flow passage design, and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control of the micro filling of the pharmaceutical powder. 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material flow, the flow of powder flow is more stable, the micro filling control is more precise and effectiv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less than 20 milligrams per agent such as respiratory dry powder inhalation type medicament (such as capsules, vesicl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achieve accurate quantitative quantitative micro powder transport and f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灌装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
技术介绍
在制药工业中,粉体材料作为原料、中间体、最终产品涉及到药物研发与生产的各个环节。为提高药物的生物药效和人体对水溶性差的药物吸收,药物制剂中所用粉体颗粒粒径通常低至微米或纳米级。但这类细粉材料会表现出非常差的流动性,给药物研发和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操作技术难题和原料浪费。其中,呼吸道干粉吸入型药剂作为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等肺部疾病的有效手段,其研发和生产在国内开始受到高度重视。干粉吸入剂的生产受严格的制药和制造标准监管,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对干粉吸入剂剂间均一性的控制。因此,药物粉体的灌装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灌装工艺的精确度决定着药品剂间的均一性。其高效性可以解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高,周期长,原料浪费严重等问题,减少能源,材料以及人力等资源的浪费。针对此类技术需求,在上世纪末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粉体微量灌装技术在生物制药产业的应用。目前,常见的粉体微量灌装技术是采用气动技术和体积法。专利US4350049在1982年介绍了将气动技术与体积法结合在粉体微量运送中的应用。但方法不能提供连续性的粉体输送,粉体填料和运送是交替完成的。采用体积法的灌装技术是难于生产微剂量药剂(<20毫克)的;灌装粉体的称量由预先设计好的体积定量槽完成,精确度受粉体颗粒堆积密度的实时变化所影响;如需更改灌装剂量需要重新设计更换灌装设备,这无疑增大了时间与经济成本。而且只能完成单一粉体或粉体混合物的灌装,对于多组分药物就必须先将这些组分大量混合,然后再进行灌装,这样会导致由混合带来的剂间组分不均匀。另外,对粘性高的粉体进行灌装时也很容易出现粉体堵塞,导致低剂量输出或过程停滞。重量法是另一种粉体微量灌装的解决方案。粉末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喷嘴卸料进入目标位。然而,药剂生产中的极细粉末由于其流动性不好,在重力作用下不能实现自由流动,保证不了每次灌装剂量的一致性,影响灌装精度乃至产品质量。公开文献JBiomolScreen,10(2005)p524-531中介绍了为实现精确的重量法灌装,灌装系统增添了有即时质量迭代反馈回路的重量平衡系统。该系统由天平反馈即时重量来控制喷头阀门以开启和关闭粉体流动卸料。这样提高了灌装精度,但同时也带来了过程耗时并难以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线的缺陷。根据最新研究发现,由振动激励并控制的粉体微量灌装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体积法和重量法现有的应用缺陷。其在使用毛细管或微型漏斗实现微量运送和灌装的过程中,对运送通道施加由脉冲信号控制的振动有助于破坏高粘度粉体结块和颗粒间拱力,引发粉体自由流动。专利GB2472817介绍了振动在粉体材料微量灌装上的应用。专利GB2472817中公开了三种不同结构的输送管,如图1a~图1c所示,并给出了相应参数:上部垂直部分的内径D(不计管壁厚度)在水平方向上最小为5毫米;出口孔径d在水平方向上最大为200微米至3毫米;下部锥体斜面与垂直方向的角度α在5度到45度(见图3)。在专利GB2472817中亦介绍了水作为媒介传播超声波振动,因此振动传播媒介的性质对粉体流动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上述专利及公开文献对于粉末的微量控制技术仅处于一个初级的研究阶段,其公开的上述参数也仅是一个大概、宽泛的范围,仅适于实验室试验,且未能够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由于各种粉末本身的物性不同,随着研究发现,上述设计参数不但不够完整,而且也并不能真正且很好的实现各种粉末,特别是如药剂这类细小颗粒和流动性差、易结块的高粘度粉体的微量灌装控制。随着呼吸道干粉吸入型药剂(如胶囊、囊泡等)的生产需求不断增大,迫切需要对制药粉末的微量控制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实现微量化粉体运送与灌装的真正精确定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通过超声振动来实现药剂粉体微量灌装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包括灌装流道和安装于灌装流道上的超声振动源,灌装流道包括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圆柱形流道连通于圆锥形流道上端,且圆锥形流道上端内径与圆柱形流道内径相同且大于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所述的圆柱形流道内径设计为6~10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的半锥角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超声振动源具有一套接孔,所述的灌装流道下部嵌入套接孔并固定。所述的圆柱形流道下端与圆锥形流道上端连通处的内壁表面为连续的一弧面,该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1.5倍的圆柱形流道内径。所述的灌装流道采用质量轻、低振动阻尼的材质制作。所述的灌装流道采用硼硅玻璃制作。所述的超声振动源为压电陶瓷换能元件,压电陶瓷换能元件由与灌装流道下部形状相适配的圆直管段和圆锥形段所构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完善了整个流道中的关键参数及具体的参数范围,更有利于细小颗粒和流动性差、易结块、高粘度的药剂粉体的微量灌装控制。2、提出了对流道材质的选用要求,从而使得流道对振动传播效率高;透明材质的硼硅玻璃流道可以方便通过表面体积刻度读取流道内的粉料余量。3、提出了硼硅玻璃作为较佳的流道加工材料。附图说明图1a~图1c分别是现有技术的三种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灌装流道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灌装流道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灌装流道与超声振动源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如图2~图3所示,主要包括圆管状的喷头壳体10、固设于喷头壳体10内的灌装流道11和超声振动源14,灌装流道11可采用如图4、图5两种不同形式,图4为管体形式,图5为腔体形式,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灌装流道11结构与专利GB2472817相同之处在于,同样也包括圆柱形流道1和圆锥形流道2,圆柱形流道1连通于圆锥形流道2上端,且圆锥形流道2上端内径与圆柱形流道1内径相同且大于圆锥形流道2下端内径。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及多次反复计算、试验发现,该灌装流道11的关键参数应该包括圆柱形流道1内径D、圆锥形流道2下端出口内径Do、圆锥形流道2的半锥角α及圆柱形流道1和圆锥形流道2的总高度H,上述四个参数缺一不可,各参数的具体取值范围如下:所述的圆柱形流道1内径D设计为6~10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2下端出口内径Do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2的半锥角α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H应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以满足细小颗粒和流动性差、易结块、高粘度物性的药剂粉体的微量灌装。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参数Do的取值范围是由粉体颗粒物性以及外部振动参数共同决定的。若在重力场下填充在流道中的粉体可以由底端的圆形孔自发流出的最小孔径为Dc,当加工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流道和安装于灌装流道上的超声振动源,灌装流道包括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圆柱形流道连通于圆锥形流道上端,且圆锥形流道上端内径与圆柱形流道内径相同且大于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所述的圆柱形流道内径设计为6~10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的半锥角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超声振动源具有一套接孔,所述的灌装流道下部嵌入套接孔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流道和安装于灌装流道上的超声振动源,灌装流道包括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圆柱形流道连通于圆锥形流道上端,且圆锥形流道上端内径与圆柱形流道内径相同且大于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所述的圆柱形流道内径设计为6~10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下端出口内径设计为0.6~1.5毫米,所述的圆锥形流道的半锥角设计为6~20°,圆柱形流道和圆锥形流道的总高度大于圆柱形流道高度10毫米以上,超声振动源具有一套接孔,所述的灌装流道下部嵌入套接孔并固定。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超声振动式粉体微量灌装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奇陈岚陈东浩黄鹏孙梅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畅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