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5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萎凋、揉捻、发酵、将桂花水倒入红茶中搅拌、烘干、用桂花熏香和打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的红茶,在具有清淡的菊花口感、香味和药用价值的同时,也不会掩盖红茶独有的口感。

A process for making black tea with sweet scented osmanthus fragra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lack Tea with sweet scented osmanthus fragranc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withering, rolling, fermentation, sweet scented osmanthus will pour the water into the mixing, drying, Black Tea with sweet scented osmanthus incense and packing. The black tea made by this invention can not conceal the unique taste of black tea while it has the taste, fragrance and medicinal value of the light chrysanthem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桂花具有养颜美容,舒缓喉咙,改善多痰、咳嗽症状,治十二指肠溃疡,苇麻疹、胃寒胃疼、口臭、视觉不明等功效,深受人们喜爱。红茶是中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用红茶的国家。红茶不仅仅是中国人喜欢,而且也是外国人民十分喜爱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红茶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美国心脏学会曾经得出红茶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饮料之一,能够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降低”的结论。现有的桂花红茶制作工艺都是桂花与红茶混合制成,采用该工艺制成的桂花红茶会因为桂花的存在而掩盖红茶独有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其目的在于克服现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桂花红茶中由于桂花的存在而掩盖红茶独有口感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萎凋:将茶青平铺摊放,利用早上柔和的阳光进行日光萎凋,至红茶散发出清香味;第二步、揉捻:将萎凋后的红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时间20~30min;第三步、发酵:将揉捻后的红茶放入发酵槽内发酵,温度20~30℃,时间2~3h,至红茶外红内绿;第四步、搅拌:先将桂花放入水中并煮沸,待水冷却后将桂花过滤,然后将水倒入发酵后的红茶中搅拌;第五步、烘干:将搅拌后的红茶烘干处理,烘干温度60~70℃,时间2~3h;再将温度提升到90~100℃,时间2~3h;第六步、熏香:准备一个分为上下层的密封容器,下层放刚采摘的桂花,上层放干燥后的红茶,熏香时间4~6h,熏香后将红茶打包即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揉捻机的转速为80~100r/min。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先把桂花放到水里煮沸,待水冷却后再把桂花过滤,然后把水倒入红茶中搅拌,可以把桂花的药用价值沉淀到红茶上,最后把红茶放到密封箱里用桂花熏香,使用红茶泡的茶具有桂花的香味。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萎凋:将茶青平铺摊放,利用早上柔和的阳光进行日光萎凋,至红茶散发出清香味。日光萎凋可促进茶青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茶青内的芳香物质更容易散出。第二步、揉捻:将萎凋后的红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时间20~30min。第三步、发酵:将揉捻后的红茶放入发酵槽内发酵,温度20~30℃,时间2~3h,至红茶外红内绿。第四步、搅拌:先将桂花放入水中并煮沸,待水冷却后将桂花过滤,然后将水倒入发酵后的红茶中搅拌,使桂花的药用价值沉淀到红茶中,并使红茶具有菊花的口感。第五步、烘干:将搅拌后的红茶烘干处理,烘干温度60~70℃,时间2~3h;再将温度提升到90~100℃,时间2~3h。第一次烘干是先降低红茶中的酶活性,停止发酵,并蒸发水分和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第二次烘干是使红茶散发掉部分低沸点的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香味。第六步、熏香:准备一个分为上下层的密封容器,下层放刚采摘的桂花,上层放干燥后的红茶,熏香时间4~6h,熏香后将红茶打包即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揉捻机的转速为80~100r/min。揉捻机有利于将茶叶中的细胞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有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采用该方案制成的红茶,由于不是直接和桂花混合,而是先将桂花水倒入红茶中搅拌,再用菊花熏香,使红茶具有清淡的菊花口感、香味和药用价值的同时,也不会掩盖红茶独有的口感。实施例1: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萎凋:将茶青平铺摊放,利用早上柔和的阳光进行日光萎凋,至红茶散发出清香味。第二步、揉捻:将萎凋后的红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时间20min。第三步、发酵:将揉捻后的红茶放入发酵槽内发酵,温度20℃,时间2h,至红茶外红内绿。第四步、搅拌:先将桂花放入水中并煮沸,待水冷却后将桂花过滤,然后将水倒入发酵后的红茶中搅拌。第五步、烘干:将搅拌后的红茶烘干处理,烘干温度60℃,时间2h;再将温度提升到90℃,时间2h。第六步、熏香:准备一个分为上下层的密封容器,下层放刚采摘的桂花,上层放干燥后的红茶,熏香时间4h,熏香后将红茶打包即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揉捻机的转速是80r/min。实施例2: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萎凋:将茶青平铺摊放,利用早上柔和的阳光进行日光萎凋,至红茶散发出清香味。第二步、揉捻:将萎凋后的红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时间30min。第三步、发酵:将揉捻后的红茶放入发酵槽内发酵,温度30℃,时间3h,至红茶外红内绿。第四步、搅拌:先将桂花放入水中并煮沸,待水冷却后将桂花过滤,然后将水倒入发酵后的红茶中搅拌。第五步、烘干:将搅拌后的红茶烘干处理,烘干温度70℃,时间3h;再将温度提升到100℃,时间3h。第六步、熏香:准备一个分为上下层的密封容器,下层放刚采摘的桂花,上层放干燥后的红茶,熏香时间6h,熏香后将红茶打包即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揉捻机的转速是100r/min。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萎凋:将茶青平铺摊放,利用早上柔和的阳光进行日光萎凋,至红茶散发出清香味;第二步、揉捻:将萎凋后的红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时间20~30min;第三步、发酵:将揉捻后的红茶放入发酵槽内发酵,温度20~30℃,时间2~3h,至红茶外红内绿;第四步、搅拌:先将桂花放入水中并煮沸,待水冷却后将桂花过滤,然后将水倒入发酵后的红茶中搅拌;第五步、烘干:将搅拌后的红茶烘干处理,烘干温度60~70℃,时间2~3h;再将温度提升到90~100℃,时间2~3h;第六步、熏香:准备一个分为上下层的密封容器,下层放刚采摘的桂花,上层放干燥后的红茶,熏香时间4~6h,熏香后将红茶打包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桂花香的红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萎凋:将茶青平铺摊放,利用早上柔和的阳光进行日光萎凋,至红茶散发出清香味;第二步、揉捻:将萎凋后的红茶放入揉捻机中揉捻,时间20~30min;第三步、发酵:将揉捻后的红茶放入发酵槽内发酵,温度20~30℃,时间2~3h,至红茶外红内绿;第四步、搅拌:先将桂花放入水中并煮沸,待水冷却后将桂花过滤,然后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育聚
申请(专利权)人:大田县上京镇溪口新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