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食用菌胶体菌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0104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食用菌胶体菌种,是利用食用菌发酵技术获得液体菌,经过添加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菌体保护剂和菌液增稠剂,降低了液体菌的流动性,使液体菌变为胶体化。该菌种除具备液体菌种所有优点外,还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食用菌液体种不易贮藏、接种条件苛刻,不便于远距离运输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难题,对实现食用菌的四季种植、短周期、自动化、标准化、集约化、高效率、高产优质具有极大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食用菌胶体菌种的方法。背景枝术食用菌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技术关键,目前通常是采用固体菌种,即先将食用菌的斜面菌种取一小块,接入固体培养基为第一次培养,也称原种培养,接下去再取出培养成熟的原菌种小块,接入新的培养基中,进行下一次培养至成熟,也称一级种;一级种可以用于作生产栽培种,也可以再次接种进行二级或三级培养,至成熟后用于生产;最后成熟的菌种,对开始的斜面菌种而言,已是至少转接了三至四次。但每一级固体培养至成熟,至少要28天左右。固体菌种应用于食用菌生产至今已有近几十年历史,其优点在于,制作方便,技术要求难度小,只要会栽培食用菌几乎都能制作菌种。固体食用菌种的缺点在于1、固体菌种要三级、四级地代代转接,制种时间长,一转就是半年,菌种培养需占用大量空间;2、生产过程易污染,管理过程怕老化,接种过程烟熏火烧,繁琐复杂,劳动强度大;3、固体菌种生产质量低,菌丝生长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菌种袋(或瓶)内,上面的菌丝已经老化,而下面的还没长好,菌袋(或瓶)上下之间,菌丝菌龄相差悬殊,导致接种后,出菇时间难以集中,管理费用高;4、作坊式的固体菌种生产人人都会做,自繁自种随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食用菌胶体菌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液体培养基:将马铃薯20~30g,葡萄糖2~3g,加水100~150ml,煮沸后过滤取液体,灭菌后备用;或将马铃薯20~30g,葡萄糖2~3g,制成泥状的新鲜南瓜100~2 00g,加水50~100ml,煮沸后过滤取液体,灭菌后备用;2)将食用菌的斜面菌种于上述任一液体培养基中,在23~30℃温度下,120~180转/分钟,振荡培养5~10天,过滤,得液培菌丝;3)按每100ml液培菌丝加入1~ 5g菌体保护剂和5~10g液体增稠剂,将液培菌丝与菌体保护剂及液体增稠剂进行混合,得胶体状菌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刘晓晔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