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和诱导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171911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具体涉及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诱导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具体涉及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
技术介绍
肉苁蓉又名地精、大芸,为列当科肉苁蓉属多年生高等寄生植物,寄生于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H.persicum)和怪柳属(Tamarix)等植物的根上,主要产于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以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沙漠中,有“沙漠人参”之称(郑虎占,董泽宏,余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卷2),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肉苁蓉味甘咸,微辛酸、微温,在《神农百草经》中列为上品,具有补中、入肝、益精、滋肾、壮阳等功效。在补舒助阳药物中,除少数动物类药材外,肉苁蓉常为首选药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调节内分泌,促进代谢,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老化以及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能等功效。由于肉苁蓉的特殊药用价值,自古以来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其利用几率仅次于人参。目前野生肉苁蓉的年产量大约为1200吨,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珍贵药材的需求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肉苁蓉来源于民间采挖,由于没有科学管理,滥采乱挖现象十分严重,肉苁蓉寄主梭梭、白梭梭等毁坏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加速了土地沙漠化,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朱咏华,罗泽民,肉苁蓉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湖南林业科技,2000,27(4)19-22)。近年来有人提出以人工栽培作为补救途径,但由于其种植时间长(寄主种植需3-5年,肉苁蓉种子萌发需1-3年),受寄主植物的数量、分布与根系发育等条件的影响,大量发展尚有一定困难,人工栽培技术也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措施(朱咏华,罗泽民,肉苁蓉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湖南林业科技,2000,27(4)19-22)。近年来,专利技术人发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愈伤组织培养方法生产荒漠肉苁蓉的替代品,使其在工业条件下大量分裂繁殖,累积野生植物的药物成分,是解决野生荒漠肉苁蓉资源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将肉苁蓉的小块鳞片置于添加了补充成分的MS或B5培养基(参见李浚明编译,植物组织培养教程,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中进行培养。所述补充成分包括6-苄基氨基嘌呤(6-BA)和/或激动素(KT)的至少一种以及萘乙酸(NAA)和/或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至少一种。所述MS或B5培养基优选是固体培养基。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肉苁蓉用清水冲洗后,撕取或剪取鳞片,将鳞片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将鳞片切成小片,分别置于诱导培养基上,置于23~25℃下培养,所用的诱导培养基是在固体MS或B5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0.1~2.0mg/L和/或激动素(KT) 0.1~2.0mg/L中至少一种,以及萘乙酸(NAA) 0.1~2.0mg/L和/或2,4-二氯苯氧乙酸(2,4-D) 0.1~2.5mg/L中至少一种。优选的方法是指所用的诱导培养基是在固体B5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0.1~2.0mg/L和/或激动素(KT) 0.1~2.0mg/L中至少一种,以及萘乙酸(NAA) 0.1~2.0mg/L和/或2,4-二氯苯氧乙酸(2,4-D) 0.1~2.5mg/L中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方法是指所用的诱导培养基是在固体B5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 0.5~2.0mg/L激动素(KT) 0.1~1.0mg/L萘乙酸(NAA) 0.5~2.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2.0mg/L最优选的方法是指所用的诱导培养基是在固体B5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 2.0mg/L激动素(KT) 1.0mg/L萘乙酸(NAA) 1.0mg/L2,4-二氯苯氧乙酸(2,4-D)0.5mg/L采用上述培养基可以诱导出荒漠肉从蓉的愈伤组织,长势好,诱导率高(6/30~29/30)。以上培养基按常规方法配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荒漠肉苁蓉用清水冲洗5小时后,撕取鳞片,将鳞片置于70%乙醇中消毒30秒,再转入10% Antiformin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鳞片切成小片,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固体MS基本培养基+0.2mg/L NAA,0.2mg/L 2,4-D,0.1mg/L KT,置于25℃培养箱中12/12光照培养,诱导愈伤。在诱导约20天后,某些鳞片周围有突起并逐渐长出愈伤组织,30天后统计出愈率为7/30,长势中(++)。实施例二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荒漠肉苁蓉用清水冲洗5小时后,撕取鳞片,将鳞片置于70%乙醇中消毒30秒,再转入10% Antiformin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鳞片切成小片,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固体MS基本培养基+2.0mg/L NAA,2.0mg/L 2,4-D,2.0mg/L KT,置于25℃培养箱中12/12光照培养,诱导愈伤。在诱导约20天后,某些鳞片周围有突起并逐渐长出愈伤组织,30天后统计出愈率为11/30,长势中(++)。实施例三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荒漠肉苁蓉用清水冲洗5小时后,撕取鳞片,将鳞片置于70%乙醇中消毒30秒,再转入10% Antiformin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鳞片切成小片,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固体MS基本培养基+0.2mg/L2,4-D,0.1mg/L KT,置于25℃培养箱中12/12光照培养,诱导愈伤。在诱导约20天后,某些鳞片周围有突起并逐渐长出愈伤组织,30天后统计出愈率为8/30,长势可(+)。实施例四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荒漠肉苁蓉用清水冲洗5小时后,撕取鳞片,将鳞片置于70%乙醇中消毒30秒,再转入10% Antiformin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鳞片切成小片,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固体MS基本培养基+2.5mg/L2,4-D,2.0mg/L KT,置于25℃培养箱中12/12光照培养,诱导愈伤。在诱导约20天后,某些鳞片周围有突起并逐渐长出愈伤组织,30天后统计出愈率为12/30,长势中(++)。实施例五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荒漠肉苁蓉用清水冲洗5小时后,撕取鳞片,将鳞片置于70%乙醇中消毒30秒,再转入10% Antiformin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鳞片切成小片,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固体MS基本培养基+2.5mg/L2,4-D,0.1mg/L KT,置于25℃培养箱中12/12光照培养,诱导愈伤。在诱导约20天后,某些鳞片周围有突起并逐渐长出愈伤组织,30天后统计出愈率为6/30,长势可(+)。实施例六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荒漠肉苁蓉用清水冲洗5小时后,撕取鳞片,将鳞片置于70%乙醇中消毒30秒,再转入10% Antiformin消毒8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鳞片切成小片,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固体MS基本培养基+0.2mg/L2,4-D,2.0mg/L KT,置于25℃培养箱中12/12光照培养,诱导愈伤。在诱导约20天后,某些鳞片周围有突起并逐渐长出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荒漠肉苁蓉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肉苁蓉的小片鳞片置于添加了补充成分的MS或B5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直至长出愈伤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一伯盛长忠张向飞姜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