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27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其在小麦籽粒品质改良中的应用。该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具有下述核苷酸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SEQ  ID  №:2的多核苷酸;2)编码序列表中SEQ  ID  №:1多肽序列的DNA;3)在高严谨条件下可与序列表中的SEQ  ID  №: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同野生型(pinA-D1a/pinB-D1a)相比,pinA-D1a/pinB-D1p突变型小麦的籽粒硬度有较大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可用于小麦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检测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对于优良小麦品种的培育将起到重要作用,从而满足不同小麦制品的需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根据压碎籽粒所受阻力大小和颗粒粒度分布状况,可将小麦籽粒分为软、硬两类硬质籽粒研磨时阻力大,面粉颗粒粗,吸水力强;而软质籽粒阻力小,面粉颗粒细,吸水力弱。不同的小麦制品对小麦品质性状的要求也不同。硬度较高、蛋白质含量高(>10%)和面筋强度大的小麦品种适于制作面包和机制面条;而硬度较低、蛋白质含量低(8-10%)和面筋强度弱的小麦品种适于制作饼干和糕点;此外,馒头和饺子等其它食品对小麦品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在进行小麦的国际贸易时,首先根据小麦品种的硬度情况,将其直接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类,价格也由此不同。因此,籽粒硬度是决定小麦品质的重要性状,也是决定小麦最终用途、加工品质和国际贸易价格的重要指标。籽粒硬度由位于染色体5D短臂(5DS)上的主效基因pinA和pinB(统称为puroindoline)以及一些微效基因控制,软质(Ha)相对于硬质(ha)为显性。当pinA和pinB同为野生型(pinA-Dla和pinB-Dla)时,籽粒表现为软质,pinA和p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具有下述核苷酸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SEQID№:2的多核苷酸;2)编码序列表中SEQID№:1多肽序列的DNA;3)在高严谨条件下可与序列表中的SEQID№:2限定的D NA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中虎夏兰芹陈锋陈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