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更大耐脱圈性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12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增加低压操作的轮胎的耐脱圈性。通过一种轮胎实现所述目的,所述轮胎包括:至少一个胎圈,所述胎圈在胎圈座处具有轴向宽度D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主周向增强元件(22),所述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内点(222)相对于胎圈的径向最内点(211)以径向距离Z和轴向距离Y设置,Y/D至少等于0.5而Z/D至多等于0.4。所述胎圈包括至少一个胎圈层(23),所述胎圈层(23)围绕填充件橡胶(21)使得其轴向最外端(231)在径向上位于胎体层(31)的端部(311)的外部,并且所述胎圈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周向增强元件(24),所述附加周向增强元件(24)在径向上位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外点(223)的内部。

With more abrupt circle tire

The invention aims to increase the abrupt circle of low voltage operation of tire. The purpose is realized by a tire, the tire comprises at least one bead, the bead width with axial D in bead seat and comprises at least one main circumferential reinforcing elements (22), the main circumferential reinforcing elements (22) of the radial innermost point (222 compared with the radial tire) the interior point (211) with radial distance Z and axial distance of Y set, Y/D is at least equal to 0.5 and Z/D is at least equal to 0.4. The bead comprises at least one tire circle (23), the tire circle (23) around the filler rubber (21) so that the axial outer end of the carcass layer (231) located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31) to the end (311) outside, and the bead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additional Zhou Xiangzeng element (24), the additional circumferential reinforcing elements (24)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in the main circumferential reinforcing elements (22) of the radial outer point (223) of the inter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更大耐脱圈性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任何车辆类型的轮胎,更具体地涉及低压轮胎。低压例如非穷举地表示客运车辆轮胎情况下的1.5bar等级的压力,用于运动型客运车辆轮胎的1.2bar等级的压力,以及用于农业车辆的0.6bar等级的压力。该低压可能源自密封损失或源自为了获得特定性能(例如运动型客运车辆情况下的抓地性)而进行的有意选择。轮胎包括胎冠、两个胎圈以及两个胎侧;所述胎冠包括胎面,所述胎面旨在通过胎面表面而与地面接触;所述胎圈旨在与轮辋接触;所述胎侧连接胎冠和胎圈。
技术介绍
轮胎的易脱圈性,即当向轮胎施加横向负载时轮胎的胎圈在轮辋上移动然后从轮辋脱离(即从轮辋脱落),是对车辆乘客安全性来说重要的轮胎特征之一。脱圈更特别地是如下低压轮胎的问题:-运动型车辆的轮胎,其中希望通过减少工作压力增加接触斑块从而提高抓地性,-农业车辆的轮胎,其中希望通过减少工作压力从而减少压实耕地的影响,-客运车辆的轮胎,所述轮胎旨在在压力损失之后继续行驶数百公里。例如,对于客运车辆,标准机构针对脱离轮辋的轮胎和脱圈设定了待实现的目标值(例如,中国标准GB/T2978-2008)和相应的试验方法(例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更大耐脱圈性的轮胎

【技术保护点】
轮胎(1),所述轮胎(1)旨在安装在安装轮辋上并且包括:两个胎圈(2),所述胎圈(2)旨在与安装轮辋接触,每个胎圈(2)具有径向最内点(211)、胎圈座处的轴向宽度D和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由轮胎的与轮胎外部接触的表面构成并且属于胎圈,并且每个胎圈包括至少一个胎圈填充件(21),所述胎圈填充件(21)由至少一种橡胶组合物和至少一个被称为主周向增强元件的周向增强元件(22)组成,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子午截面具有径向最内点(222)、径向最外点(223)和轴向最内点(224),所述径向最内点(222)相对于胎圈的径向最内点(211)以径向距离Z和轴向距离Y放置,胎圈座处的轴向宽度D在胎圈的径向最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1 FR 15545401.轮胎(1),所述轮胎(1)旨在安装在安装轮辋上并且包括:两个胎圈(2),所述胎圈(2)旨在与安装轮辋接触,每个胎圈(2)具有径向最内点(211)、胎圈座处的轴向宽度D和外表面,所述外表面由轮胎的与轮胎外部接触的表面构成并且属于胎圈,并且每个胎圈包括至少一个胎圈填充件(21),所述胎圈填充件(21)由至少一种橡胶组合物和至少一个被称为主周向增强元件的周向增强元件(22)组成,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子午截面具有径向最内点(222)、径向最外点(223)和轴向最内点(224),所述径向最内点(222)相对于胎圈的径向最内点(211)以径向距离Z和轴向距离Y放置,胎圈座处的轴向宽度D在胎圈的径向最内点(211)和交叉点(228)之间测得,所述交叉点(228)是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内点(222)的轴向外部投影(227)正切的第一直线(T227)和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轴向最外点(225)的径向内部投影(226)正切的第二直线(T226)之间的交叉点,胎体增强件,所述胎体增强件连接两个胎圈(2)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31),所述胎体层(31)在每个胎圈(2)中沿径向朝向内部延伸直至胎体层端部(311),对于至少一个胎圈(2),胎体层端部(311)在径向上位于轮胎最大轴向宽度(SM)的点(301)的内部并且在轴向上位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轴向最内点(224)的外部,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胎圈(2),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内点(222)至胎圈(2)的径向最内点(211)的轴向距离Y和胎圈在胎圈座处的轴向宽度D之间的比值Y/D至少等于0.5,对于所述胎圈(2),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内点(222)至胎圈(2)的径向最内点(211)的径向距离Z和胎圈在胎圈座处的轴向宽度D之间的比值Z/D至多等于0.4,所述胎圈(2)包括胎圈增强件,所述胎圈增强件由至少一个胎圈层(23)组成并且所述胎圈层(23)围绕胎圈填充件(21)使得胎圈层(23)的轴向最外端(231)在径向上位于胎体层(31)的径向最内端(311)的外部并且胎圈层(23)的轴向最内端(232)至少在径向上位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内点(222)的外部,对于所述胎圈(2),胎圈增强件上的在径向上位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内点(222)的内部的点相对于胎圈外表面以至多等于Z/2的最大距离放置,Z/2是胎圈(211)的径向最内点和主周向增强元件(222)的径向最内点之间的径向距离Z的一半,所述胎圈(2)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周向增强元件(24),所述附加周向增强元件(24)在轴向上位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轴向最内点(224)的内部,在径向上位于胎圈增强件(23)的径向最内部的外部并且在径向上位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外点(22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从主周向增强元件(22)的径向最内点(222)至胎圈(2)的径向最内点(211)的轴向距离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博尔多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