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28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蛋白质OsZFP213为a1)或a2)或a3):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a2)在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a3)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质。实验证明,在水稻品种中花10号中过表达OsZFP213基因,得到转OsZFP213基因水稻;与水稻品种中花10号相比,转OsZFP213基因水稻的抗逆性增强。因此,蛋白质OsZFP213在培育抗逆性增强的植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in OsZFP213 in regulating plant stress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in OsZFP213 in regulating plant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tein OsZFP213 A1) or A2) or A3):a1) amino acid sequence is sequence 2 in a sequence table shown in protein; A2) in sequence 2 in the sequence table shown in the N end of a protein or / and C end connection label obtained fusion protein; A3) amino acid sequence 2 in the sequence list shown by one or several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and deletion and / or add with the plant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OsZFP213 gene was overexpressed in rice variety Zhonghua 10, and OsZFP213 transgenic rice wa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Zhonghua 10, the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rice to OsZFP213 increased. Therefore, protein OsZFP213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ress resistant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严重问题,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作物的耐盐碱能力,提高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是新品种培育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大问题。近年来,人们从生理、生化、代谢、生态、以及遗传、进化等角度对植物响应盐碱等逆境胁迫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能够在基因组成、表达调控及信号传导等分子水平上认识植物对盐胁迫的耐逆性机理,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良植物的抗胁迫性能开拓了新的途径。由于植物抗逆性状的复杂性,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十分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工程手段开辟了植物抗逆育种的新途径,但高效抗逆基因的分离成为限制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上述应用中,所述蛋白质OsZFP213可为a1)或a2)或a3)或a4):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a2)在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a3)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质;a4)与序列表中序列2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80%以上同一性,来源于植物且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质。其中,序列表中序列2由2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为了使a1)中的蛋白质便于纯化,可在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表1.标签的序列上述a3)中的蛋白质,所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为不超过10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上述a3)中的蛋白质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a3)中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序列中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和/或3′端连上表1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上述应用中,使用的术语“同一性”指与天然氨基酸序列的序列相似性。“同一性”包括与本专利技术的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85%或更高,或90%或更高,或95%或更高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同一性可以用肉眼或计算机软件进行评价。使用计算机软件,两个或多个序列之间的同一性可以用百分比(%)表示,其可以用来评价相关序列之间的同一性。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应用中,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可为如下b1)或b2)或b3)或b4)所示的DNA分子:b1)编码区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b2)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b3)与b1)或(b2)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同一性,且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DNA分子;b4)在严格条件下与(b1)或(b2)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DNA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可以是DNA,如cDNA、基因组DNA或重组DNA;所述核酸分子也可以是RNA,如mRNA或hnRNA等。其中,序列表中序列1由633个核苷酸组成,序列表中序列1的核苷酸编码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述应用中,使用的术语“同一性”指与天然核酸序列的序列相似性。“同一性”包括与本专利技术的编码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或80%或更高,或85%或更高,或90%或更高,或95%或更高同一性的核苷酸序列。同一性可以用肉眼或计算机软件进行评价。使用计算机软件,两个或多个序列之间的同一性可以用百分比(%)表示,其可以用来评价相关序列之间的同一性。上述应用中,所述调控植物抗逆性可为增加植物抗逆性。上述应用中,所述抗逆性可为抗盐性。上述应用中,所述植物可为如下c1)至c5)中的任一种:c1)双子叶植物;c2)单子叶植物;c3)禾本科植物;c4)水稻;c5)水稻品种中花10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具体可为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一,包括向受体植物中导入提高所述蛋白质OsZFP213表达和/或活性的物质,得到转基因植物甲的步骤;所述转基因植物甲与所述受体植物甲相比抗逆性提高。上述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一中,所述“向受体植物中导入提高所述蛋白质OsZFP213表达和/或活性的物质”可通过向受体植物中导入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实现。上述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一中,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可为如下b1)或b2)或b3)或b4)所示的DNA分子:b1)编码区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b2)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b3)与b1)或(b2)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或75%以上同一性,且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DNA分子;b4)在严格条件下与(b1)或(b2)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DNA分子。其中,所述核酸分子可以是DNA,如cDNA、基因组DNA或重组DNA;所述核酸分子也可以是RNA,如mRNA或hnRNA等。其中,序列表中序列1由633个核苷酸组成,序列表中序列1的核苷酸编码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上述方法中,使用的术语“同一性”指与天然核酸序列的序列相似性。“同一性”包括与本专利技术的编码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5%,或80%或更高,或85%或更高,或90%或更高,或95%或更高同一性的核苷酸序列。同一性可以用肉眼或计算机软件进行评价。使用计算机软件,两个或多个序列之间的同一性可以用百分比(%)表示,其可以用来评价相关序列之间的同一性。上述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一中,所述“向受体植物中导入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可通过向受体植物中导入重组载体实现;所述重组载体可为向表达载体插入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得到的重组质粒。所述重组载体具体可为实施例提及的过表达载体pUN-ZFP213(正义)。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具体可为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二,包括向受体植物中导入抑制所述蛋白质OsZFP213表达和/或活性的物质,得到转基因植物乙的步骤;所述转基因植物乙与所述受体植物相比抗逆性降低。上述培育转基因植物方法二中,所述“向受体植物中导入抑制所述蛋白质OsZFP213表达和/或活性的物质”可通过向受体植物中导入重组载体实现;所述重组载体可为向表达载体插入编码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的反向互补序列得到的重组质粒。所述重组载体具体可为实施例提及的过表达载体pUN-ZFP213(反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植物育种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植物育种方法,具体可为植物育种方法一,包括如下步骤:增加植物中所述蛋白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技术保护点】
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蛋白质OsZFP213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OsZFP213为a1)或a2)或a3)或a4):a1)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a2)在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质;a3)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质;a4)与序列表中序列2限定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或80%以上同一性,来源于植物且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蛋白质。3.编码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蛋白质OsZFP213的核酸分子在调控植物抗逆性中的应用。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植物抗逆性为增加植物抗逆性。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逆性为抗盐性。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是如下c1)至c5)中的任一种:c1)双子叶植物;c2)单子叶植物;c3)禾本科植物;c4)水稻;c5)水稻品种中花10号。7.培育转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康张泽勇马启斌徐云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