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specifically provides a kind of polypropyle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polypropylene melt index MFR> 30g/10min, 99.5wt% isotactic index was 96,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index MW/Mn is 3 5.5.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lypropylene included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of polypropylene products, a catalyst comprising a catalyst component, alkyl aluminum compound and optionally an external electron donor, the catalyst component containing products by magnesium source, titanium source and internal electron donor reaction, the internal electron donor containing phosphoric acid esters and two ether compounds, the phosphorus content of the catalyst component in the phosphorus meter not more than 0.06 weight%. The polypropylene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er gauge index, the high melt flow index and the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烯烃聚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一种聚丙烯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聚丙烯以及所述聚丙烯在制备纤维和无纺布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拥有众多优点,例如,密度低、弯曲模量和熔点都比较高、加工性能良好、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制造聚丙烯所需的丙烯原料便宜易得等。然而,虽然聚丙烯材料拥有这些优点,但是在某些领域,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使其在具备较高的熔体流动指数时,等规指数较低;而等规指数较高时,熔体流动指数较低,即,无法得到熔体流动指数较高且等规指数也较高的聚丙烯。现有技术中,当丙烯聚合物的等规指数为96-99.5wt%时,根据ASTMD1238-99测定的熔体流动指数往往仅为0.5-35克/10分钟;而根据ASTMD1238-99测定的熔体流动指数为40-50克/10分钟时,丙烯聚合物的等规指数仅为91-95wt%。由于聚丙烯的各项性能相互牵制,一个性能指标的提高往往可能会导致另一个性能指标的下降,因此,改变聚丙烯的性能并不简单。熔体流动指数是聚丙烯材料加工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挤出或模塑,其中必须将聚丙烯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其特征在于,该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MFR>30g/10min,等规指数为96‑99.5wt%,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3‑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其特征在于,该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MFR>30g/10min,等规指数为96-99.5wt%,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3-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其中,该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MFR>50g/10min,等规指数为96.5-98.5wt%,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3.5-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其中,该聚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MFR为70-90g/10min,等规指数为97.5-98.5wt%,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为4-5。4.一种聚丙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条件下,在催化剂存在下,将丙烯进行聚合得到聚丙烯产品,所述催化剂含有催化剂组分、烷基铝化合物以及任选的外给电子体,所述催化剂组分含有由镁源、钛源和内给电子体反应得到的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给电子体含有磷酸酯类化合物和二醚类化合物,以所述催化剂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组分中以磷元素计的磷含量不大于0.06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所述催化剂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组分中以磷元素计的磷含量为0.002-0.05重量%,优选为0.005-0.04重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镁源、钛源和内给电子体反应的方式为:将所述镁源与钛源进行接触反应,并在所述镁源与钛源进行接触反应之前、期间和之后的一个或多个时间段内加入内给电子体。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所述内给电子体的用量为基准,所述磷酸酯类化合物和二醚类化合物的总用量为70-100重量%。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相对于每摩尔所述二醚类化合物,所述磷酸酯类化合物的用量为0.02-0.25摩尔,优选为0.04-0.15摩尔。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镁元素计的镁源、以钛元素计的钛源与内给电子体的用量的摩尔比为1:20-150:0.1-0.9,优选为1:30-120:0.15-0.6。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磷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R13、R14和R15各自独立地选自C1-C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烷芳基和C7-C20的芳烷基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磷酸酯类化合物选自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异丙基苯酯、磷酸三甲氧基苯酯、磷酸苯基二甲酯、磷酸甲苯基二丁酯、磷酸异丙苯基二甲酯、磷酸异丙苯基二乙酯、磷酸异丙苯基二丁酯、磷酸苯基二甲苯酯、磷酸苯基二异丙基苯酯、磷酸对甲苯基二丁酯、磷酸间甲苯基二丁酯、磷酸对异丙苯基二甲酯、磷酸对异丙苯基二乙酯、磷酸对叔丁基苯基二甲酯和磷酸邻甲苯基对二叔丁苯基酯中的至少一种。11.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二醚类化合物选自式(2)所示二醚类化合物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瑾,夏先知,刘月祥,谭扬,任春红,高富堂,凌永泰,李威莅,彭人琪,张天一,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