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介质供给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该设备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306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0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力介质供给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该设备的方法。该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具有压力介质输送部(1)、压力介质接口(2)、排气接口(3)、以及至少一个通向气动设备的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以及抽吸管路(20)、压缩机管路(21)、排气管路(70)和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规定,构造有加载设施用于将存在于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处的已加载的压力介质以及由加载设施内的两级或多级式压缩机的第一压缩机级(31.1)提供的另外的压力介质同时引导至压缩机的第二压缩机级(31.2)。

Pressure medium supply equipment, pneumati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ssure medium supply device, a pneumatic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the device. The pressure medium supply device has a pressure medium conveying part (1), the pressure medium interface (2), (3), the exhaust interface and at least one pneumatic equipment to the pressure medium loading interface (1.1), and a suction line (20), (21) pipeline of the compressor and the exhaust pipe (70) and road at least one medium pressure loading pipeline (20.1).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re are facilities for loading structure will exist in at least one medium pressure loading interface (1.1) of the loaded pressure medium and by the first compressor stage loading facilities within the two stage or multi-stage compressor (31.1) second compressor pressure medium at the same time also provide guidance to the compressor (3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介质供给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该设备的方法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80071830.2(PCT/EP2012/005047)申请日为2012年12月6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压力介质供给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运行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的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气动设备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具有压力介质输送部、压力介质接口以及至少一个通向气动设备的压力介质加载接口、抽吸管路、压缩机管路、排气管路以及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管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和气动设备的气动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的压力介质通常可以理解为压缩空气,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压缩空气供给设备例如使用在各种类型的车辆中,尤其用于给车辆的空气弹簧供应压缩空气。空气弹簧设备也可以包括水平调节装置,利用这些水平调节装置可以调整车轴和车身结构之间的间距。随着车轴和车身结构之间的间距或者离地距离变大,弹簧行程变得更长并且也可以克服更大的路面不平程度,而不会触碰车身结构。还希望可以尽可能快速地转换离地距离的变化,这提高了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的快速性、灵活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压缩空气供给设备例如在压力水平为5bar至20bar的范围内,然而必要时也在更大的范围内运行。尤其可以在压力介质储备容器中维持处于基本较高压力的压力介质。压力介质尤其是压缩空气,被加载设施的压缩机提供给压力介质输送部。压力介质输送部为了对气动设备进行供应而与压力介质接口气动相连,并且为了向外部环境排气而与排气接口气动相连,其中,气动连接通过排气阀切换。加载设施可以针对提高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的快速性和灵活性来设计,以便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在打开、部分封闭或封闭的运行下运行。DE102008034240A1已知一种压缩空气供给设备。该压缩空气供给设备不仅可以利用压缩机的第二压缩级将压力介质从压力介质储备容器运送到气动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压力介质腔中,而且也可以利用压缩机的第一和第二压缩级将来自大气的压力介质运送到压力介质储备容器中和/或一个或多个压力介质腔中。在压缩机管路的从第一压缩机级向第二压缩机级引导的流动方向上布置有自动打开的止回阀作为通向第一压缩室的排放阀或通向第二压缩室的进气阀。在压缩管路内的换向阀规定了,两级式压缩机实际上以回路的方式运送,以便节约或以预先确定的方式降低第一压缩级的功率。来自第一压缩室的压力介质要么可以转移到第一压缩级的抽吸室中要么可以转移到大气中。期望由此可以实现非常有效、尤其是尽量同时快速、灵活和可靠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的运行方式;这尤其也应适用于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内的加载设施的运行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规定,其任务是提供一种机构和方法,利用所述机构和方法尤其可以实现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在下降和/或抬升过程期间在快速性和灵活性方面改进的、尤其同时是有效和/或可靠的运行方式。尤其应当相对有效地维持压力介质或者说能以相对降低的成本持续生成压力介质;尤其是尽管如此还能快速地生成或者说提供压力介质。关于机构的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动系统来解决。关于方法的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来解决。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考虑,即,加载设施的运行虽然原则上可以以节约成本的方式控制(如其在现有技术中已建议的那样),然而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也能以改进的方式对其运行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认为,用于在考虑到压力介质储备的情况下利用加载设施运送压力介质的持续规划的构思促成了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内的加载设施的改进实施方案。另外,尤其是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的加载设施以改进的方式联接到外部设备上,也就是说,尤其是气动设备上;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的加载设施优选以改进方式联接到压力介质储备容器(例如蓄积器)和/或一定数量的压力介质腔(例如一定数量的气囊)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构造有加载设施用于将存在于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处的已加载的压力介质以及由第一压缩机级提供的另外的压力介质同时引导至第二压缩机级。本专利技术的这样实现的构思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作为有利方式而采取的节约的运行方式的情况下为此设计了如下加载设施,即,以第一和第二压缩机级的改进的负荷利用率来运行。为此,加载设施尤其可以提供来自第一压缩机级的压力介质并在第二压缩机级内将其进一步压缩,以便将其提供给压力介质输送部;应当尽量有效利用第一压缩机级的负载运行。因而将持续的运行方式处于比仅有利于节约的运行方式更重要的地位。此外,加载设施可以利用存在于压力介质加载接口处的已加载的压力介质(尤其是来自压力介质储备容器和/或压力介质腔)以如下方式运行,即,在第二压缩机级中进一步压缩压力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个构思,将由第一压缩机级提供的另外的压力介质也引导至第二压缩机级。在此,令人惊奇地表明,就此而言由第一压缩机级附加提供的另外的压力介质例如可以持续地用于提高气动系统的快速性和灵活性。通过尤其是在压力介质储备容器中维持附加提供的压力介质,附加提供的压力介质例如可以以适当方式用于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尤其是气动主管路内的干燥器的再生。已证实这尤其对于空气弹簧设备的下降过程和/或空气弹簧设备的抬升过程而言是有利的,下降过程和/或抬升过程可以借助气动设备转换。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还使用了控制和调节装置,其构造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操控气动系统运行。为此,可以利用软件模块和/或硬件模块设置控制和调节装置,这些软件模块和/或硬件模块构造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有利改进方案参见从属权利要求,并且有利改进方案详细说明了在任务设置范围内以及在其它优点方面实现上述构思的有利的可能性。加载设施具有两级或多级式压缩机,其在压力介质输送侧联接到压力介质输送部上。两级或多级式压缩机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压缩机级。尤其是第二或最后的压缩机级的输出端在压力介质输送侧联接到压力介质输送部上。在压力介质接口和排气接口之间的排气管路具有排气阀,并且在后续过程中引导通向至外部环境的排气接口。在第一改进方案中,排气接口可以与抽吸接口分开地构造。在另一改进方案中,排气接口可以与抽吸管路的抽吸接口重合。抽吸管路在压缩机抽吸侧在通向外部环境的抽吸接口和压缩机之间延伸,尤其在通向外部环境的抽吸接口和第一压缩机级的输入端之间延伸。针对抽吸接口与排气接口重合的情况,抽吸管路的一部分可以与排气管路的一部分重合或者共同地被使用。为此,尤其可以在抽吸和排气接口前方将排气管路引导到抽吸管路上。压缩机管路在第一和第二压缩机级之间延伸,尤其是在第一压缩机级输出端和第二压缩机级输入端之间延伸。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被证实特别有利的是,构造有压缩机管路用于将已加载的压力介质以及另外的压力介质同时引导至第二压缩机级。尤其被证实有利的是,构造有压缩机管路用于无制约压力地将已加载的压力介质以及另外的压力介质引导至第二压缩机级。制约压力尤其可以理解为限定的附加的制约压力,如其在现有技术中用来确保第一压缩机级空载运行那样。而改进方案规定,压缩机管路无限定的、附加的(例如对气动截止装置或切换装置的)制约压力。截止装置例如可以理解为止回阀。切换装置例如可以理解为换向阀。排气阀尤其与排气管路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压力介质供给设备、气动系统和用于该设备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介质供给设备(10.1、10.2、10.3、10.4),尤其针对能选择打开、部分封闭或封闭的运行地来构造所述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用以运行具有蓄积器(92)或类似的压力介质储备容器和一定数量的气囊(91)或类似的压力介质腔的气动设备,所述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具有:‑压力介质输送部(1),具有两级或多级式压缩机(31)的加载设施(30.1、30.2、30.3、30.4)在压力介质输送侧联接到所述压力介质输送部上,所述压缩机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压缩机级(31.1、31.2);‑通向所述气动设备(90.1、90.2、90.3、90.4)的压力介质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排气接口(3),以及通向所述气动设备的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1.2),‑抽吸管路(20),其在所述压缩机(31)的抽吸侧且在通向外部环境的抽吸接口(0)和所述压缩机(31)之间;‑压缩机管路(21),其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级(31.1、31.2)之间,‑气动主管路(60),其位于所述压力介质输送部(1)和所述压力介质接口(2)之间,‑排气管路(70),其位于所述压力介质接口(2)和具有排气阀(71)的所述排气接口(3)之间;‑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20.2),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1.2)和所述压缩机管路(21)之间;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加载设施(30.1、30.2、30.3、30.4)用于将存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1.2)处的已加载的压力介质(gDM)以及由所述第一压缩机级(31.1)提供的另外的压力介质(tDM)同时引导至所述第二压缩机级(31.2),在第一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和所述压缩机管路(21)之间的第一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具有第一节流阀(41、43),并且/或者在第二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2)和所述压缩机管路(21)之间的第二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2)具有第二节流阀(42、44),其中,第一节流阀(41、43)和/或第二节流阀(42、44)具有额定宽度,如下地构造了所述额定宽度,即,促成了相对于所述压缩机管路(21)在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20.2)中的压力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30 DE 102012006382.21.一种压力介质供给设备(10.1、10.2、10.3、10.4),尤其针对能选择打开、部分封闭或封闭的运行地来构造所述压力介质供给设备,用以运行具有蓄积器(92)或类似的压力介质储备容器和一定数量的气囊(91)或类似的压力介质腔的气动设备,所述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具有:-压力介质输送部(1),具有两级或多级式压缩机(31)的加载设施(30.1、30.2、30.3、30.4)在压力介质输送侧联接到所述压力介质输送部上,所述压缩机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压缩机级(31.1、31.2);-通向所述气动设备(90.1、90.2、90.3、90.4)的压力介质接口(2)和通向外部环境的排气接口(3),以及通向所述气动设备的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1.2),-抽吸管路(20),其在所述压缩机(31)的抽吸侧且在通向外部环境的抽吸接口(0)和所述压缩机(31)之间;-压缩机管路(21),其位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级(31.1、31.2)之间,-气动主管路(60),其位于所述压力介质输送部(1)和所述压力介质接口(2)之间,-排气管路(70),其位于所述压力介质接口(2)和具有排气阀(71)的所述排气接口(3)之间;-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20.2),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1.2)和所述压缩机管路(21)之间;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加载设施(30.1、30.2、30.3、30.4)用于将存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1.2)处的已加载的压力介质(gDM)以及由所述第一压缩机级(31.1)提供的另外的压力介质(tDM)同时引导至所述第二压缩机级(31.2),在第一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1)和所述压缩机管路(21)之间的第一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具有第一节流阀(41、43),并且/或者在第二压力介质加载接口(1.2)和所述压缩机管路(21)之间的第二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2)具有第二节流阀(42、44),其中,第一节流阀(41、43)和/或第二节流阀(42、44)具有额定宽度,如下地构造了所述额定宽度,即,促成了相对于所述压缩机管路(21)在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20.2)中的压力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压缩机管路(21)用于将所述已加载的压力介质(gDM)以及所述另外的压力介质(tDM)同时引导至所述第二压缩机级(3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压缩机管路(21)用于无制约压力地将所述已加载的压力介质(gDM)以及所述另外的压力介质(tDM)引导至所述第二压缩机级(31.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管路(21)没有截止装置和/或没有调节装置地构造。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能促成具有如下幅度的压力下降,所述幅度在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压力介质加载管路(20.1、20.2)内的压力的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之间,尤其是压力下降的幅度在8bar至10bar之间的范围内,尤其是能促成从15bar至25bar之间的范围下降到5bar至15bar之间的范围中的压力下降,尤其是以借助第一和/或第二节流阀(41、42、43、44)的额定宽度的方式来调节或不调节。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节流阀(41、43)和/或第二节流阀(42、44)具有额定宽度,所述额定宽度在0.5mm至1.5mm之间的范围内,尤其是在0.6mm和1.2mm之间的范围内,尤其是在0.6mm和0.8mm之间的范围内。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和/或第二节流阀(43、44)具有固定的额定宽度,或者第一和/或第二节流阀(41、42)具有能调整的额定宽度。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加载阀(51)联接到或能联接到第一压力介质接口(1.1)上,并且/或者第二加载阀(52)联接到或能联接到第二压力介质接口(1.2)上。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加载设施(30.1、30.2、30.3、30.4),尤其是所述压缩机管路(21),用于以依赖于第一和/或第二加载阀(51、52)的切换状态的方式同时引导所述已加载的压力介质(gDM)和所述另外的压力介质(tDM)。10.一种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介质供给设备(10.1、10.2、10.3、10.4)以及呈压力介质弹簧设备形式的气动设备(90.1、90.2、90.3、90.4)的气动系统(100.1、100.2、100.3、100.4),所述气动设备具有蓄积器(92)或类似的压力介质储备容器和一定数量的气囊(91)或类似的压力介质腔。11.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迪特尔·贝尔格曼莫滕·格尔克约尔格·迈尔约尔格·沙尔彭贝格
申请(专利权)人:威伯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