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斌专利>正文

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257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5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进水管、槽体和排水管,槽体的一端接进水管,另一端接排水管,槽体内设微孔曝气管和电化学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集电催化氧化、微电解和电芬顿氧化功能于一体,废水中有机物及其它还原性物质被氧化、降解,处理后出水从排水管排出,处理废水效率高,结构简单,能处理各类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装置核心的电化学模块各主要部件均可更换,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微电解技术虽然在废水处理,尤其是含有毒有害生物难降解污染物废水的处理中有较多的工程应用,但也普遍存在着处理效率不高,效果不稳定;运行中易堵塞,需要反复冲洗;填料出现板结;污泥产生量大等问题。目前只有诸如CN102432087A和CN102838188A等几个公开报道的外加电场强化微电解处理废水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槽体和排水管,槽体的一端接进水管,另一端接排水管,槽体内设微孔曝气管和电化学模块;微孔曝气管设于槽体的底部,包括相互贯通的横向曝气管和纵向曝气管,微孔曝气管与风机相连;电化学模块的数量至少为1组,电化学模块沿槽体的横截面设置,电化学模块包括模块外壳、阳极网板、阴极网板和微电解填料,模块外壳内的一侧卡接阳极网板,另一侧卡接阴极网板,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之间围设穿孔板框,穿孔板框围成的空腔内填充微电解填料,阳极网板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网板与电源的负极连接。进水管、槽体、电化学模块和排水管的横截面均为矩形,进水管的口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大,出水管的口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槽体内壁沿其横截面有成对活动连接的模块卡槽,每两对模块卡槽间安装一个电化学模块,电化学模块间等间距设置,电化学模块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模块外壳内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的电极卡槽,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的间距为50-100mm。纵向曝气管分别设于槽体的两侧,横向曝气管相互平行设于两根纵向曝气管之间,纵向曝气管对应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处设有曝气微孔。阳极网板为钛基复合涂层DSA电极,涂层材料为钌、铱、钽的氧化物单体或其组合、锡、铅的氧化物或稀土元素掺杂的锡、铅氧化物,阴极网板为石墨、不锈钢或金属钛。进水管、排水管、槽体、模块外壳及穿孔板框均由ABS、PP、PE或UPVC材料制成。微电解填料有三种选择:一为:粒径在5-10mm的铁块和活性炭块混合,铁40-60%,其余为活性炭;二为:商品化粒径在5-20mm的二元Fe/C微电解填料,或重量比为1:1铁粉和活性炭烧结而成的填料;三为:铁粉,Al、Cu或Mn粉末与活性炭粉以2‐4:1:1的重量比烧结而成的填料。电源为直流电源或高频开关电源。本技术相较于其他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将外加电场引入微电解系统,在阳极产生电化学氧化作用,提高了单一微电解体系对污染物的氧化和降解效率;2)采用装置底部曝气,通电时在极板产生双氧水,因微电解系统本身产生Fe2+,形成了电芬顿效应,更进一步提高了废水中污染物的氧化和降解效率;3)采用块状填料或烧结而成的多元复合微电解颗粒,可有效减缓传统微电解装置在运行中存在填料板结问题;4)采用底部曝气技术,由于气体的冲洗作用,能有效克服传统微电解装置在运行中的堵塞问题;5)装置整体采用模块化装配,便于各部件的拆装和更换,更利于工业化和规模化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化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电化学模块的截面示意图;图4阴极网板或阳极网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水管,2-槽体,3-电化学模块,4-模块外壳,5-极板卡槽,6-阳极网板,7-阴极网板,8-穿孔板框,9-微电解填料,10-模块卡槽,11-微孔曝气管,12-排水管,13-电源,14-风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中包括以下结构:进水管1、槽体2、电化学模块3、模块外壳4、极板卡槽5、阳极网板6、阴极网板7、穿孔板框8、微电解填料9、模块卡槽10、微孔曝气管11、排水管12、电源13和风机14。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槽体和排水管,槽体的一端接进水管,另一端接排水管,槽体内设微孔曝气管和电化学模块;微孔曝气管设于槽体的底部,包括相互贯通的横向曝气管和纵向曝气管,微孔曝气管与风机相连;电化学模块的数量至少为1组,电化学模块沿槽体的横截面设置,电化学模块包括模块外壳、阳极网板、阴极网板和微电解填料,模块外壳内的一侧卡接阳极网板,另一侧卡接阴极网板,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之间围设穿孔板框,穿孔板框围成的空腔内填充微电解填料,阳极网板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网板与电源的负极连接。进水管、槽体、电化学模块和排水管的横截面均为矩形,进水管的口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大,出水管的口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槽体内壁沿其横截面有成对活动连接的模块卡槽,每两对模块卡槽间安装一个电化学模块,电化学模块间等间距设置,电化学模块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模块外壳内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的电极卡槽,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的间距为50-100mm。纵向曝气管分别设于槽体的两侧,横向曝气管相互平行设于两根纵向曝气管之间,纵向曝气管对应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处设有曝气微孔。当风机启动时,横向曝气管不曝气,纵向曝气将空气供给其电化学模块单元。阳极网板为钛基复合涂层DSA电极,涂层材料为钌、铱、钽的氧化物单体或其组合、锡、铅的氧化物或稀土元素掺杂的锡、铅氧化物,阴极网板为石墨、不锈钢或金属钛。进水管、排水管、槽体、模块外壳及穿孔板框均由ABS、PP、PE或UPVC材料制成。微电解填料有三种选择:一为:粒径在5-10mm的铁块和活性炭块混合,铁40-60%,其余为活性炭;二为:商品化粒径在5-20mm的二元Fe/C微电解填料,或重量比为1:1铁粉和活性炭烧结而成的填料;三为:铁粉,Al、Cu或Mn粉末与活性炭粉以2‐4:1:1的重量比烧结而成的填料。电源为直流电源或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调试及运行步骤:步骤一、根据待处理废水水质:pH、COD、电导率值设置电化学模块的组数和电化学模块的间距,电化学模块的间距距为50-100mm;步骤二、根据待处理废水水质:如pH、COD、电导率值设置曝气量,使待处理废水中溶解氧浓度高于2.0mg/L;步骤三、将废水导入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接通电化学外接电源和风机电源,进水随着管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大,水流速度逐渐降低,槽体内废水无返混、分散均匀地以推流型式依次穿过槽体内的各电化学模块;步骤四、调整电流密度和废水流速:根据待处理废水的pH、COD、电导率指标设定电化学处理的电流密度和废水流速参数,电流密度为3-15mA/cm2,流速为1-10cm/min,废水在槽体中停留时间为0.5-1.0h;步骤五、处理达到要求后,废水进入排水管,随着出水管截面积的减小,废水流速逐渐增大,最终从排水口排出。每个电化学反应单元集电催化氧化、微电解和电芬顿氧化功能为一体,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或还原性污染物被氧化、降解。为了克服微电解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诸多不足,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采用电场强化微电解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减少污泥产生量;其二,采用较大粒径的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槽体和排水管,槽体的一端接进水管,另一端接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槽体内设微孔曝气管和电化学模块;微孔曝气管设于槽体的底部,包括相互贯通的横向曝气管和纵向曝气管,微孔曝气管与风机相连;电化学模块的数量至少为1组,电化学模块沿槽体的横截面设置,电化学模块包括模块外壳、阳极网板、阴极网板和微电解填料,模块外壳内的一侧卡接阳极网板,另一侧卡接阴极网板,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之间围设穿孔板框,穿孔板框围成的空腔内填充微电解填料,阳极网板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网板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槽体和排水管,槽体的一端接进水管,另一端接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槽体内设微孔曝气管和电化学模块;微孔曝气管设于槽体的底部,包括相互贯通的横向曝气管和纵向曝气管,微孔曝气管与风机相连;电化学模块的数量至少为1组,电化学模块沿槽体的横截面设置,电化学模块包括模块外壳、阳极网板、阴极网板和微电解填料,模块外壳内的一侧卡接阳极网板,另一侧卡接阴极网板,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之间围设穿孔板框,穿孔板框围成的空腔内填充微电解填料,阳极网板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阴极网板与电源的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槽体、电化学模块和排水管的横截面均为矩形,进水管的口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大,出水管的口径沿水流方向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槽体内壁沿其横截面有成对活动连接的模块卡槽,每两对模块卡槽间安装一个电化学模块,电化学模块间等间距设置,电化学模块之间的间距为50-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多元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块外壳内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阳极网板和阴极网板的电极卡槽,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李继洲
申请(专利权)人:杨斌李继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