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1051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栽培箱,所述的栽培箱内设有若干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将栽培箱内腔分隔为若干栽培空间,所述的栽培箱中设有固定支柱,所述的固定支柱上转动连接有植物培养架,所述的植物培养架上搭设有植物培养框,所述的植物培养框的下端置入栽培空间中。优点在于:所栽培的植物并不固定在一处,从而避免病菌的积累,防止土传病害,旋转植物培养架即可,操作方式较为简单。

Plant culture devi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oil borne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土传病害在温室中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的瓜类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菌核病、蔓枯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多种细菌性病害等;茄果类的灰霉病、菌核病、黄萎病、根腐病、枯萎病、绵腐病、绵疫病、褐纹病、细菌性溃疡病、青枯病、髓部坏死病、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黄瓜枯萎病,豆类灰霉病、枯萎病、疫病、根腐病、菌核病、细菌性疫病等。发生原因:连作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由于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2年以上则死苗30%~5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栽培箱,所述的栽培箱内设有若干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将栽培箱内腔分隔为若干栽培空间,所述的栽培箱中设有固定支柱,所述的固定支柱上转动连接有植物培养架,所述的植物培养架上搭设有植物培养框,所述的植物培养框的下端置入栽培空间中。在上述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中,所述的栽培箱为圆柱形,固定支柱位于栽培箱的中部,所述的分隔板环绕固定支柱周向均匀分布。在上述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中,所述的植物培养架包括中间定位套,所述的中间定位套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定位杆,所述的植物培养框位于相邻定位杆之间,固定支柱上设有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台,所述的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台之间形成限位区间,所述的中间定位套套于固定支柱且位于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台之间。在上述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中,所述的中间定位套和固定支柱之间设有锁定结构,所述的锁定结构包括锁定杆、开设在中间定位套上的通孔和开设在固定支柱上的锁定孔。在上述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中,所述的植物培养框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四边部围有侧板,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横向开口,所述的侧板上开设有若干横向开口,植物培养框的上端敞口。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的优点在于:所栽培的植物并不固定在一处,从而避免病菌的积累,防止土传病害,旋转植物培养架即可,操作方式较为简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栽培箱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植物培养框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局部剖视图。图中,栽培箱1、分隔板2、栽培空间3、固定支柱4、植物培养架5、植物培养框6、中间定位套7、定位杆8、上限位凸台9、下限位台10、锁定杆11、通孔12、锁定孔13、底板14、侧板15、横向开口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栽培箱1,栽培箱1内设有若干分隔板2,分隔板2将栽培箱1内腔分隔为若干栽培空间3,栽培箱1中设有固定支柱4,固定支柱4上转动连接有植物培养架5,植物培养架5上搭设有植物培养框6,植物培养框6的下端置入栽培空间3中。更具体地说,栽培箱1为圆柱形,固定支柱4位于栽培箱1的中部,分隔板2环绕固定支柱4周向均匀分布。植物培养架5包括中间定位套7,中间定位套7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定位杆8,植物培养框6位于相邻定位杆8之间,植物培养框6包括底板14,底板14的四边部围有侧板15,底板14上开设有若干横向开口16,侧板15上开设有若干横向开口16,植物培养框6的上端敞口。因为土传病害主要是因为连作,使得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本申请将植物放置在植物培养架5上进行栽培,所栽培的植物种类不同,定期旋转植物培养架5,使得所栽培的植物并不固定在一处,从而避免病菌的积累,防止土传病害。进一步,固定支柱4上设有上限位凸台9和下限位台10,上限位凸台9和下限位台10之间形成限位区间,中间定位套7套于固定支柱4且位于上限位凸台9和下限位台10之间。中间定位套7和固定支柱4之间设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包括锁定杆11、开设在中间定位套7上的通孔12和开设在固定支柱4上的锁定孔13。通过调节植物培养架5的高度来调节植物与土壤接触的深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栽培箱(1),所述的栽培箱(1)内设有若干分隔板(2),所述的分隔板(2)将栽培箱(1)内腔分隔为若干栽培空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箱(1)中设有固定支柱(4),所述的固定支柱(4)上转动连接有植物培养架(5),所述的植物培养架(5)上搭设有植物培养框(6),所述的植物培养框(6)的下端置入栽培空间(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包括栽培箱(1),所述的栽培箱(1)内设有若干分隔板(2),所述的分隔板(2)将栽培箱(1)内腔分隔为若干栽培空间(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箱(1)中设有固定支柱(4),所述的固定支柱(4)上转动连接有植物培养架(5),所述的植物培养架(5)上搭设有植物培养框(6),所述的植物培养框(6)的下端置入栽培空间(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箱(1)为圆柱形,固定支柱(4)位于栽培箱(1)的中部,所述的分隔板(2)环绕固定支柱(4)周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土传病害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培养架(5)包括中间定位套(7),所述的中间定位套(7)的外周壁上设有若干定位杆(8),所述的植物培养框(6)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艳杨智仙马连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