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粘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511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粘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以双甲脒和姜黄为有效成分,其中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6:1~1:1,其余为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和溶剂,其中助剂为乳化剂、助剂和/或稳定剂;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0~40%;其剂型为乳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比现有商品农药双甲脒药效提高了数倍,其药效与双甲脒和辛硫磷重量比1:1混配剂相当,避免了有机磷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粘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粘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有效成分为双甲脒和姜黄。
技术介绍
双甲脒,为白色或浅黄色固体,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很低,可溶于二甲苯、丙酮和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紫外光影响较小,用于防治粘虫。因其防治粘虫效果比丁硫克百威和辛硫磷差,现实中都以双甲脒与丁硫克百威或辛硫磷重量比1:1混配使用,以达到增效作用。但有机磷类农药对环境污染大,会造成土壤酸化,环境磷富集等问题。姜黄(拉丁学名:CurcumalongaL.)又名:郁金、宝鼎香、毫命、黄姜等,其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降压、抗菌之功效,可作为调味品、色素、香料、染料、中药、杀虫剂等。在杀虫抑菌作用上,有采用姜黄与山药、苦皮藤、蛇床子、蒲公英、鱼腥草、刺五加、三七、大蒜、艾叶、陈皮组合用于预防百合真菌性病害和线虫病害报道。目前,尚未有关于以双甲脒、姜黄作为有效成分的复配剂用于防治粘虫比单独使用双甲脒药效更好报道,从而代替双甲脒和辛硫磷重量比1:1的混配剂的药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含有双甲脒与姜黄为有效成分的新形式的复配型防治粘虫病害农药,此农药比单独使用双甲脒药效好,药效相当于双甲脒与辛硫磷重量比1:1的混配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粘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双甲脒与姜黄,其中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6:1~1:1,以及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和溶剂。所述的有效成分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4:1~2:1,优选为3:1。所述的助剂为乳化剂、助溶剂和/或稳定剂,其中所述的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或苯乙基苯基聚氧乙烯基醚,所述的助溶剂为丙二醇,所述的稳定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所述的农药上可接受的溶剂为白油、甲苯、二甲苯。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占10~40%、乳化剂占5~20%、助溶剂占1~20%、稳定剂占0~6%,余量为溶剂。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各组分所占质量百分优选比为: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占20%、乳化剂占10%、助溶剂占10%、稳定剂占2%,余量为溶剂。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制备此农药组合物的方法:1)将姜黄粉碎或者切片,加入姜黄重量10~25倍的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备用;2)将步骤1)所得挥发油与双甲脒、溶剂按照配比混合均匀,再加入乳化剂、助溶剂和稳定剂搅拌混合均匀。更进一步地,以上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加水量是姜黄重量的15倍。更进一步地,以上制备方法所述农药组合物最终制成的剂型为油乳剂。本专利技术整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是双甲脒与姜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协同增效,在合理范围内混用,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避免有机磷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对粘虫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采用触杀作用法测定双甲脒、姜黄及其混配剂与双甲脒和辛硫磷重量比1:1混配剂对粘虫的生物活性:在粘虫的前胸后背板上点滴药剂,药剂将通过昆虫体壁进入昆虫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后,试虫会产生一定的反应,以校正死亡率来表达效果,分别观察12h和24h试虫死亡率,具体如表1所示表1:双甲脒、姜黄及其混配剂与双甲脒和辛硫磷重量比1:1混配剂对粘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根据表1测定结果表明,双甲脒与姜黄重量比为6:1~1:1混配剂对粘虫的生物活性比单独采用双甲脒和姜黄药剂的高,效果接近双甲脒与辛硫磷重量比1:1混配剂,其中双甲脒与姜黄重量比为3:1混配剂的生物活性与双甲脒与辛硫磷重量比1:1混配剂相当。二、产品实施例实施例1: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依据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3:1,称取姜黄5Kg姜黄粉碎,加入15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双甲脒15Kg及二甲苯58Kg混合均匀,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10Kg、丙二醇10Kg和丁基羟基茴香醚2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实施例2: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依据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6:1,称取姜黄2.86Kg姜黄粉碎,加入15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双甲脒17.14Kg及二甲苯58Kg混合均匀,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10Kg、丙二醇10Kg和丁基羟基茴香醚2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实施例3: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依据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4:1,称取姜黄4Kg姜黄粉碎,加入15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双甲脒16Kg及二甲苯58Kg混合均匀,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10Kg、丙二醇10Kg和丁基羟基茴香醚2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实施例4: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依据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2:1,称取姜黄6.67Kg姜黄粉碎,加入15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双甲脒13.33Kg及二甲苯58Kg混合均匀,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10Kg、丙二醇10Kg和丁基羟基茴香醚2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实施例5: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依据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1:1,称取姜黄10Kg姜黄粉碎,加入15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双甲脒10Kg及二甲苯58Kg混合均匀,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10Kg、丙二醇10Kg和丁基羟基茴香醚2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实施例6:4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依据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3:1,称取姜黄10Kg姜黄粉碎,加入10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双甲脒30Kg及甲苯53Kg混合均匀,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5Kg、丙二醇1Kg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实施例7:1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依据双甲脒与姜黄的重量比为3:1,称取姜黄2.5Kg姜黄粉碎,加入15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双甲脒7.5Kg及白油44Kg混合均匀,再将苯乙基苯基聚氧乙烯基醚20Kg、丙二醇20Kg和丁基羟基茴香醚6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实施例8:50%姜黄乳油剂称取姜黄50Kg姜黄粉碎,加入15倍的水,加热微沸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及二甲苯28Kg混合均匀,再将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10Kg、丙二醇10Kg和丁基羟基茴香醚2Kg,搅拌混合均匀,即得乳油剂。三、产品应用实施例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作防治玉米粘虫田间药效实验,每处理重复三次,每小区一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0m2。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8所得产品剂对照组进行玉米粘虫的防治,试验处理设置如下:处理1:实施例1的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处理2:实施例2的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处理3:实施例3的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处理4:实施例4的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处理5:实施例5的2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处理6:实施例6的4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处理7:实施例7的10%双甲脒·姜黄乳油剂。处理8:实施例8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粘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其中双甲脒和姜黄的重量比为6:1~1:1,以及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和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粘虫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其中双甲脒和姜黄的重量比为6:1~1:1;将姜黄粉碎或者切片,加入姜黄重量10~25倍的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备用;将所得挥发油与双甲脒、溶剂按照配比混合均匀,再加入乳化剂、助溶剂和稳定剂搅拌混合均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的重量比为4:1~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双甲脒和姜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宝成赵商洛刘红巧孙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