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293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8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还涉及一种防治植物致病菌的方法,所述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包括肟醚菌胺:(式I)和四氟醚唑,所述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按重量比为1:100-100: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进行二元复配,作用于致病菌和/或其环境,或者植物、植物部位、种子、土壤、区域、材料或空间中可用于防治谷类、豆类、水果、蔬菜、棉花、观赏植物上真菌和细菌,达到了增效的效果。并且含有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组合物可用于处理需要保护的植物的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还涉及一种防治植物致病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化学名称:(2E)-2-(甲氧亚氨基)-2-{2-[(3E,5E,6E)-S-(甲氧亚氨基)-4,6-二甲基-2,8-二氧杂-3,7-二氮杂壬-3,6-二烯-1-基]苯基}-N-甲基乙酰胺,由WO-A97/15552以杀真菌剂已知,其对稻瘟病原体特别有作用,主要用于水稻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通过在植物播种之前或之后或植物出苗之前或之后通过处理种子,对植物或土壤喷雾或撒粉而施用肟醚菌胺来防治有害真菌。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化学名称:2-(2,4-二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丙基1,1,2,2,-四氟乙基醚,由EP234242以杀菌剂已知。结构式为:四氟醚唑属于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中含氟,杀菌谱广、高效、持效期长达4-6周,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植物等。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颖祜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瓜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白粉病等。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长期单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病害会导致病害抗药性产生,引起化合物防效下降,甚至彻底失去防效。为了降低植物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应用增效组合物来防治有害植物病原真菌是目前常采用的办法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对有害真菌具有改进的活性且活性化合物的总施用量降低的组合物(协同增效组合物),以降低施用率并改进已知化合物的活性谱。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组合是新的。我们发现同时施用,即一起施用或单独施用化合物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或依次施用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所提供的有害真菌防治作用比单独施用各化合物的作用要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将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进行二元复配,使得得到的组合物具有增益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包含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作为活性成分。化合物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重量比为100:1-1:100,优选50:1-1:50,更优选25:1-1:25,更优选10:1-1:10,再优选5:1-1:5。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包含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活性成分、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所述的组合物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剂、种衣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泡沫剂、膏剂、气雾剂、超低容量液剂。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含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占组合物的5%-9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含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占组合物的10%-8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含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占组合物的20%-60%。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可以同时,即一起或分别施用,或依次相继施用;在分开施用情况下的顺序通常对防治措施的结果没有任何影响。一种防除植物病害的方法,将所述组合物施用于植物、植物部分、植物繁殖材料或环境。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物处理需要保护的植物的繁殖材料。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物处理的植物繁殖材料。所述组合物用于防治真菌和细菌的用途。所述组合物用于防治谷类、豆类、水果、蔬菜、棉花、观赏植物上真菌和细菌的用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组合物用于防治棉花、蔬菜品种(例如黄瓜、豆类、西红柿、土豆和葫芦科植物)、大麦、禾草、燕麦、香蕉、咖啡、玉米、水果品种、稻、黑麦、大豆、葡萄藤、小麦、观赏植物、花生、油菜、甘蔗的真菌和细菌病害的用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稻稻曲病、水稻稻瘟病、水稻胡麻叶斑病、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颖枯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瓜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草莓白粉病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具有有效的杀微生物活性,并且可在作物保护或材料保护中用于防治不想要的微生物,如真菌和细菌。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能阻止或破坏出现在植物或不同的有益植物上的植物器官(果实、花、叶、茎、块茎、根)上的微生物,由此之后继续生长的植物器官仍不受这些微生物的侵染。还可收获后施用或拌种使用,或用于处理植物繁殖材料,特别是种子。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真菌性能,并可被用于防治植物致病真菌,所述真菌尤其选自子囊菌纲(Ascomycetes)、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藻菌纲(Phycomycetes)和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真菌。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细菌性能,并可被用于防治植物致病细菌。如假单胞菌(Psedomonadaceae)、根瘤菌(Rhizobiaceae)、肠杆菌(Enterbacteriaceae)、棒杆菌(Cornebacteriaceae)以及链霉菌(Streptomycetaceae)。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尤其适于防治如下植物病害:-蔬菜、油籽油菜、糖用甜菜和水果和稻上的链格孢(AIternaria)属,-糖用甜菜和蔬菜上的丝囊霉(Aphanomyces)属,-玉米、禾谷类、稻和草坪中的平脐蠕孢(Bipolaris)属和内脐蠕孢(Drechslera)属,-禾谷类上的禾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白粉病),-草莓、蔬菜、花卉和葡萄藤上的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灰霉病),-莴苣上的莴苣盘梗霉(Bremialactucae),玉米、大豆、稻和糖用甜菜上的尾孢(Cercospora)属,-玉米、禾谷类、稻上的旋孢腔菌(Cochliobolus)属(例如禾谷类上的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s),稻上的宫部旋孢腔菌(Cochliobolusmiyabeanus)),-大豆和棉花上的刺盘孢(Colletotricum)属,-禾谷类和玉米上的内脐蠕孢(Drechslera)属,-玉米上的突脐蠕孢(Exserohilum)属,.黄瓜上的二孢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和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fuliginea),-各种植物上的镰孢霉(Fusarium)属和轮枝孢(Verticillium)属,-禾谷类上的禾顶囊壳(Gaeumanomycesgraminis)属,-禾谷类和稻上的赤霉(Gibberella)属(例如稻上的藤仓赤霉(Gibberellafujikuroi)),-稻上的革兰氏染色配合物(Grainstainingcomplex),-玉米和稻上的长蠕孢(Helminthosporium)属,-禾谷类上的Michrodochiumnivale,-禾谷类、香蕉和花生上的球腔菌(Mycosphaerella)属,-大豆上的豆薯层锈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活性化合物, 所述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重量比为1:100‑10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成分由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组成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用于防治禾谷类上稻梨孢菌的用途,所述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重量配比为1:100-100: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所述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重量配比为1:50-50: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所述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重量配比为1:25-25:1。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所述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重量配比为1:10-10:1。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所述肟醚菌胺和四氟醚唑的重量配比为1:5-5:1。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剂、种衣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悬浮剂、泡沫剂、膏剂、气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炎詹姆斯·T·布里斯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