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的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包括对水体的处理、对大闸蟹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水体处理、对大闸蟹处理,有效的提高大闸蟹的抗逆性,提升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减少患病率,有效降低大闸蟹的死亡率,大闸蟹的平均存活率在97.5%,较传统养殖方法,大闸蟹存活率平均提高8.3%。
Disease prevention method for hairy crab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quaculture technology of aquatic products,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diseases including water crabs; handling the crabs processing; the processing of water treatment, crabs, crab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istance, enhance their immunity,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crabs, crabs average survival rate at 97.5%,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breeding crabs survival rate of an average increase of 8.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的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
技术介绍
大闸蟹营养丰富,据《本草纲目》记载:螃蟹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瘀血之功效,蟹肉味咸性寒,有清热、化瘀、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煅灰,调以蜂蜜,外敷可治黄蜂蜇伤或其他无名肿毒,蟹肉也是儿童天然滋补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和各种微量元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饮食质量要求也非常高,人们对营养价值丰富的大闸蟹的需求量也在极速增长,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大闸蟹产量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迫切需求,由于目前水体质量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得大闸蟹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导致大闸蟹极易感染疾病,另一方面,大闸蟹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的不合理,导致大闸蟹自身抵抗力下降,增大了疾病感染的风险,直接导致大闸蟹成活率较低,产量降低、收益下降,因此提高大闸蟹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是目前大闸蟹养殖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包括对水体的处理、对大闸蟹的处理;其中,对大闸蟹的处理,由投放前的预处理和投放后的日常管理组成。进一步,所述的对水体的处理,是投放大闸蟹幼苗前,先将消毒剂投放在水体中混合,放置1~2d后,再第二次投放消毒剂,其中消毒剂的第一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0.8~1.2%,消毒剂的第二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2.2~2.5%。进一步,所述的消毒剂,是将艾叶、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按1∶0.2~0.3∶0.8~1.2∶0.1~0.2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过滤,加热将滤液浓缩至1/3,加入浓缩液体积的3~4倍的乙醇,静置24h后,回收乙醇,加入残余液质量的0.2~0.25倍的醋,磁力搅拌器搅拌10~15min,即可,其中,乙醇浓度为60~70%。进一步,所述的预处理,是选取无病害、个头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蟹苗,用2.5~3%的盐水浸泡8~12min,捞出,让其在空旷的场地上自由活动24h以上,再用浸泡液浸泡20~25min,即可。进一步,所述的浸泡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夏枯草20~30、防己18~22、玉米须6~8、天门冬1~2、蜂蜜3~6、维生素C4~7、葡萄糖25~30。进一步,所述的浸泡液,是将夏枯草、防己、玉米须和天门冬混合,加水熬煮30~40min,过滤,加入滤液质量5倍量的乙醇,静置10h以上,回收乙醇,得残余液;再将葡萄糖加水兑成含量为10~15%的溶液,加入蜂蜜和维生素C,拌匀后,与残余液混合即可。进一步,所述的日常管理,包括以下步骤:不定时喷施药剂、调节池水的溶氧量、调节池水的PH值。进一步,所述的药剂,是将苦参、艾叶、大青叶等质量混合,加水,在90~100℃下熬煮40~50min,过滤,加入5倍滤液质量的乙醇,回流3次以上,每次10~15min,减压回收乙醇,得残余液,加入残余液质量的0.1~0.12倍的活性炭,混匀即可,其中乙醇浓度为70~75%。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池水的溶氧量,是通过在池中安装曝气装置进行溶氧的调节,在曝气管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层碳酸钙,曝气管中的气体先经过碳酸钙再进入水体中。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池水的PH值,是通过盐酸或者石灰水进行调节,养殖池的PH值为7.5~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水体处理、对大闸蟹处理,有效的提高大闸蟹的抗逆性,提升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减少患病率,有效降低大闸蟹的死亡率,大闸蟹的平均存活率在97.5%,较传统养殖方法,大闸蟹存活率平均提高8.3%。通过对进水前的水体处理,有效保证水源的健康,避免了水体中病原体的滋生,减少细菌、病毒对大闸蟹幼苗的侵害,能有效提高大闸蟹的存活率,同时,采用的消毒剂是采用中药配制而成的消毒剂,不仅效果明显,且对水体无污染,中药中的有益成分还能促进大闸蟹的生长,增强体质;对蟹苗进行预处理,能有效增强幼苗的免疫力,提升抗病性,提高幼苗投放后的适应力,提高存活率。采用中药配制而成的药剂,不仅对病原体的灭杀效果明显,且对水体无污染,为大闸蟹的生长营造安全、无菌的生长环境,通过乙醇的萃取能释放中药中的有益成分还能促进大闸蟹的生长,增强大闸蟹体质,活性炭的加入,能有效将部分杂质吸附,提高水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包括对水体的处理、对大闸蟹的处理;其中,对大闸蟹的处理,由投放前的预处理和投放后的日常管理组成。所述的对水体的处理,是投放大闸蟹幼苗前,先将消毒剂投放在水体中混合,放置1~2d后,再第二次投放消毒剂,其中消毒剂的第一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0.8%,消毒剂的第二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2.2%。所述的消毒剂,是将艾叶、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按1∶0.2∶0.8∶0.1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过滤,加热将滤液浓缩至1/3,加入浓缩液体积的3倍的乙醇,静置24h后,回收乙醇,加入残余液质量的0.2倍的醋,磁力搅拌器搅拌10min,即可,其中,乙醇浓度为60%。所述的预处理,是选取无病害、个头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蟹苗,用2.5%的盐水浸泡8min,捞出,让其在空旷的场地上自由活动24h以上,再用浸泡液浸泡20~25min,即可。所述的浸泡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夏枯草20kg、防己18kg、玉米须6kg、天门冬1kg、蜂蜜3kg、维生素C4kg、葡萄糖25kg。所述的浸泡液,是将夏枯草、防己、玉米须和天门冬混合,加水熬煮30min,过滤,加入滤液质量5倍量的乙醇,静置10h以上,回收乙醇,得残余液;再将葡萄糖加水兑成含量为10%的溶液,加入蜂蜜和维生素C,拌匀后,与残余液混合即可。所述的日常管理,包括以下步骤:不定时喷施药剂、调节池水的溶氧量、调节池水的PH值。所述的药剂,是将苦参、艾叶、大青叶等质量混合,加水,在90℃下熬煮40min,过滤,加入5倍滤液质量的乙醇,回流3次以上,每次10min,减压回收乙醇,得残余液,加入残余液质量的0.1倍的活性炭,混匀即可,其中乙醇浓度为70%。所述的调节池水的溶氧量,是通过在池中安装曝气装置进行溶氧的调节,在曝气管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层碳酸钙,曝气管中的气体先经过碳酸钙再进入水体中。所述的调节池水的PH值,是通过盐酸或者石灰水进行调节,养殖池的PH值为7.5。实施例2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包括对水体的处理、对大闸蟹的处理;其中,对大闸蟹的处理,由投放前的预处理和投放后的日常管理组成。所述的对水体的处理,是投放大闸蟹幼苗前,先将消毒剂投放在水体中混合,放置1~2d后,再第二次投放消毒剂,其中消毒剂的第一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1.2%,消毒剂的第二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2.5%。所述的消毒剂,是将艾叶、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按1∶0.3∶1.2∶0.2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过滤,加热将滤液浓缩至1/3,加入浓缩液体积的4倍的乙醇,静置24h后,回收乙醇,加入残余液质量的0.25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水体的处理、对大闸蟹的处理;其中,对大闸蟹的处理,由投放前的预处理和投放后的日常管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水体的处理、对大闸蟹的处理;其中,对大闸蟹的处理,由投放前的预处理和投放后的日常管理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水体的处理,是投放大闸蟹幼苗前,先将消毒剂投放在水体中混合,放置1~2d后,再第二次投放消毒剂,其中消毒剂的第一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0.8~1.2%,消毒剂的第二次的投放量是池水总体积的2.2~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剂,是将艾叶、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按1∶0.2~0.3∶0.8~1.2∶0.1~0.2的质量比混合,加水熬煮,过滤,加热将滤液浓缩至1/3,加入浓缩液体积的3~4倍的乙醇,静置24h后,回收乙醇,加入残余液质量的0.2~0.25倍的醋,磁力搅拌器搅拌10~15min,即可,其中,乙醇浓度为60~7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处理,是选取无病害、个头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蟹苗,用2.5~3%的盐水浸泡8~12min,捞出,让其在空旷的场地上自由活动24h以上,再用浸泡液浸泡20~25min,即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闸蟹的防病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液,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夏枯草20~30、防己18~22、玉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碧凤,王万明,雷波,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市凯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