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30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包含锂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核和位于所述核的表面上的表面处理层,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层包括其中中心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键合的多孔配位聚合物,使得当制造电极时可以表现出高电极密度,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电池性能。

The positive electrode of the two battery, the positive pole and the two battery for the two batter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two battery batteries, a positive pole and a two battery for a two battery. Including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containing lithium composite metal oxide core and positioned on the surface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nucleus, wherein the surface treatment layer including the central metal ions and organic ligands bonded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 so that when the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can exhibit high electrode density, therefo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二次电池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169181号的权益,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表现出高电极密度并且在用于电池时能够表现出优异的寿命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技术介绍
移动设备的技术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导致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急剧增加。在这些二次电池中,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电压、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的锂二次电池已经商业化并被广泛使用。然而,这种锂二次电池在反复充电和放电导致寿命快速下降方面存在限制。特别地,这种限制在高温下更严重。其原因在于,电池内部的湿气或其他影响导致电解质解离或活性材料劣化,且这是由于电池内部电阻增加而出现的现象。因此,目前正在积极开发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是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LiCoO2由于具有优异的寿命性能和充放电效率而是最广泛使用的,但是其结构稳定性低,由此在用于提高电池容量的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限制。已经开发了多种锂过渡金属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核,所述核包含锂复合金属氧化物;和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核的表面上,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层包含其中中心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键合的多孔配位聚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30 KR 10-2015-01691811.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核,所述核包含锂复合金属氧化物;和表面处理层,所述表面处理层位于所述核的表面上,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层包含其中中心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键合的多孔配位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中心金属包括选自如下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元素:Mg、Zr、Ti、Ni、Mn、Co、Al和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有机配体包括具有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羧酸基、羧酸根阴离子基、氨基、亚氨基、酰胺基、磺酸基、磺酸根阴离子基、甲烷二硫代酸基、甲烷二硫代酸根阴离子基、吡啶基和吡嗪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有机配体包括选自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化合物:苯二甲酸、萘二甲酸、苯三甲酸、萘三甲酸、吡啶二甲酸、联吡啶二甲酸、甲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环己基二甲酸、吡嗪和联吡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多孔配位聚合物包括金属-羧酸盐,所述金属-羧酸盐包含选自如下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元素:Mg、Zr、Ti、Ni、Mn、Co、Al和V。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多孔配位聚合物包括选自如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对苯二甲酸铝和对苯二甲酸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多孔配位聚合物具有MIL-53(Al)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多孔配位聚合物是结晶化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平均孔径为2nm~50n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多孔配位聚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为800m2/g~1200m2/g。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总重量,所述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含量为100ppm~20000ppm。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表面处理层包含在所述核的总表面积的至少25面积%且小于100面积%中。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相对于所述核的半径,以厚度比为0.01~0.1的方式形成所述表面处理层。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锂复合金属氧化物以相对于所述氧化物中存在的非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皓朴信英郑王谟朴炳天白韶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