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膜和使用其的显示器用光扩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19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消除莫尔条纹和炫光且能够合适地用作扩散膜的聚合物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种膜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63μm~1.80μm、均方根粗糙度Rq为0.76μm~2.40μm、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2.45μm~7.20μm的聚合物膜,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Polymer film and optical diffusion film used for its displa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n simultaneously eliminate moire fringe and glare and the polymer film can be properly used as diffusion membrane.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above technical problems through the arithmetic average roughness Ra of the surface of the membrane is 0.63 m to 1.80 m, the RMS roughness Rq is 0.76 Rq m to 2.40 m, the average height of the roughness curve elements is Rc polymer with 2.45 Rc m to 7.20 u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合物膜和使用其的显示器用光扩散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用于以液晶显示器装置(LCD)为代表的显示器和光学设备领域的聚合物膜。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使用发光二极管等点光源或者荧光灯、阴极管等线状光源显示数字和文字或者进行面发光等的显示组件中,使用了以使上述点状或者线状光源看似变成面光源的方式,将透过光散射的光扩散膜。之后,对于上述的显示组件、以及与显示组件同样对于平板显示器(FPD),也期望作为显示性能改善亮度不均、提高亮度。液晶显示器的一般的背光单元配置为如下构成:在背面印刷有光扩散用的点的导光板;配置在该导光板的一侧或两侧的光源(冷阴极管等);叠在该导光板上的透镜膜(棱镜片);和在该透镜膜上或者在其上下依照需要配置的光扩散片。被装入这样的背光单元的光扩散片发挥如下作用:将来自导光板的光均匀地扩散,防止在显示画面看到点(dot),或抑制光损失,使扩散光向液晶面板面均匀地放出。然而,在液晶面板中使用光扩散片的情况下,确认到了几个技术性问题。作为主要的问题点,可以列举图像显示装置的滤光片与光学膜的表面的凹凸形状发生干涉并作为其结果发生亮度分布而看到的被称为炫光的现象、和亮度不均与滤光片发生干涉产生的莫尔条纹现象,期望抑制这些现象的发生。作为降低炫光的对策,已知有现有文献1所记载的防眩膜,试图利用具有10~50μm的周期的凹凸形状来降低炫光,但雾度值为1%左右,扩散性能不足,不能抑制莫尔条纹现象。另一方面,现有文献2中,虽然记载有能够消除莫尔条纹现象的具有充分的扩散性的膜,但作为膜的形状每单位面积的谷部的数量少,明暗的均匀性不充分,不能避免炫光的发生。如上所述,不存在能够通过现有技术来同时解决炫光和莫尔条纹的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4079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8/08195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消除莫尔条纹和炫光且能够合适地用作光扩散膜的聚合物膜。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具有特定的表面结构的膜能够同时满足莫尔条纹和炫光的防止性能,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示。[1]一种聚合物膜,膜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63μm~1.80μm,均方根粗糙度Rq为0.76μm~2.40μm,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2.45μm~7.20μm。[2]如[1]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谷部的个数为2500个~8000个。[3]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具有300μm2以下的面积的谷部的个数的比例为全部谷部的个数的75~90%。[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雾度值为43%以上。[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上述聚合物膜由热塑性树脂形成。[6]如[5]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包含聚碳酸酯树脂。[7]如[5]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10,000~40,000。[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上述聚合物膜100质量份中,含有透光性颗粒0.01~10质量份。[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其中,上述聚合物膜的厚度为50~450μm。[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其通过熔融挤出法制造。[11]一种使用了[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的显示器用光扩散膜。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膜具备光扩散膜所需的扩散性能,能够解决莫尔条纹现象的同时,能够实现非常高的明暗的均匀性,即使与高清晰的液晶面板一起使用也能够抑制炫光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膜例如为施加了压花加工的树脂膜,其表面形状通过将模具辊表面的无规则的凹凸形状利用熔融转印进行赋型等而得到。聚合物膜能够单层使用或与其他的功能性膜贴合后使用。(聚合物膜的材料)本专利技术中,作为聚合物膜的材料使用的树脂为热塑性树脂,以粘均分子量而言,能够使用10,000~40,000的树脂。热塑性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14,000~40,000,更优选为14000~32000。作为形成聚合物膜的上述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能够使用聚碳酸酯、聚芳酯、聚砜、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醚砜、聚乙烯醇等纤维素系聚合物;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和聚酰胺、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但不受具体例限定。上述之中,聚碳酸酯具有高耐冲击性、高透光性和高折射率的特性,因而特别适合使用。作为聚碳酸酯,可以作为市售品获取例如,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制IUPILON(商标)、住化STYRON聚碳酸酯株式会社制的GULLIVER(商标)、帝人株式会社社制的PANLITE(商标)、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的TARFLON(商标)等的粒料。(透光性颗粒)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以含有透光性颗粒。透光性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0.5~10μm,更优选为0.7~8μm,特别优选为1~5μm。这是因为,通过将平均一次粒径设为该范围,能够不使树脂的强度、炫光恶化,而提高光扩散性。透光性颗粒的折射率为1.35~1.65,优选为1.40~1.50。作为透光性颗粒,能够使用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作为无机颗粒,可以列举二氧化硅、氧化铝等。例如可以列举株式会社MICRON的球状二氧化硅、球状氧化铝。作为有机颗粒,可以列举由丙烯酸苯乙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硅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苯并胍胺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或者聚氟乙烯系树脂等形成的颗粒。作为苯乙烯、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列举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的CHEMISNOWMX(商标)和SX(商标)系列、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的TECHPOLYMER(商标)等,作为苯并胍胺系树脂,可以列举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的EPOSTAR(商标),作为三聚氰胺系树脂,可以列举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制的OPTBEADS(商标)等,这些能够作为市售品容易获得。从在光扩散膜中与热塑性树脂的密实性的观点、以及防止由湿度和热导致的界面剥离和脱落等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使用膨胀率特性接近热塑性树脂的有机颗粒。本专利技术中,从膨胀率特性的观点出发,在有机颗粒之中,例如使用线膨胀系数的值的范围为2.0~9.0(×10-5/K)的颗粒。更具体地说,能够使用线膨胀系数的值的范围为5.0~9.0(×10-5/K)的丙烯酸树脂制的颗粒或线膨胀系数的值的范围为2.0~3.0(×10-5/K)的硅树脂制的颗粒等。这些颗粒之中,特别优选使用由线膨胀系数的值的范围为7(×10-5/K)左右的、与聚碳酸酯树脂为相同程度的丙烯酸系树脂形成的颗粒。在本专利技术中,透光性颗粒与上述热塑性树脂(光扩散膜中除去透光性颗粒的部分)的折射率差的绝对值为0.06~0.24,优选为0.09~0.19。这是因为,通过将透光性颗粒与热塑性树脂的折射率差设为该范围,抑制由过度的散射导致的光损失,将亮度的降低控制为最小限度,从而能够实现良好的扩散性。在使用上述透光性颗粒的情况下,相对于聚合物膜100质量份,优选以0.01~10质量份的使用量配合。更优选为0.01~5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膜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63μm~1.80μm,均方根粗糙度Rq为0.76μm~2.40μm,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2.45μm~7.2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4 JP 2015-1142701.一种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膜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63μm~1.80μm,均方根粗糙度Rq为0.76μm~2.40μm,粗糙度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Rc为2.45μm~7.2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谷部的个数为2500个~8000个。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具有300μm2以下的面积的谷部的个数的比例为全部谷部的个数的75~90%。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其特征在于:雾度值为43%以上。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猛史武田圣英大野翔太朗高萩翔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MGC菲尔须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