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508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散膜,包括用聚对苯二甲酸材质生产的上保护层、下保护层、透明膜层,所述上保护层与透明膜层之间设有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包括第一扩散粒子和第二扩散粒子,所述第一扩散粒子和第二扩散粒子在透明膜层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扩散粒子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扩散粒子的直径尺寸,所述下保护层与透明膜层之间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包括若干稀散排列的凸半球型粒径的珠体,所述扩散层、透明膜层和抗静电层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大多数扩散膜光源利用率低、易黄变、涂层容易剥落、生产过程对人体有害、对环境有污染缺点,并且扩散膜聚光能力的损失,直接影响平面显示器的亮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散膜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扩散膜。
技术介绍
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在背光源结构中主要起到修正扩散角度的作用,会使光辐射面积增大,但是降低了单位面积的光强度,即减低辉度。发光光源经扩散材料扩散之後,能变成面积更大,均匀度较好,色度稳定的2次光源。具有扩散光线的作用,即光线在其表面会发生散射,将光线柔和均匀的散播出来;多数扩散膜的基本结构是在透明基材上如PET两面涂光学散光颗粒。目前,在液晶显示装置、照明仪器、照明广告等中大量运用了扩散膜或扩散片,但现目前制造扩散膜或扩散片的方法大多采用的是在PET双向拉伸膜的两面涂覆光扩散涂料,这种结构还存在如下不足,光源利用率低、易黄变、涂层容易剥落、生产过程对人体有害、对环境有污染缺点,并且扩散膜聚光能力的损失,直接影响平面显示器的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扩散膜,用来解决现有大多数扩散膜光源利用率低、易黄变、涂层容易剥落、生产过程对人体有害、对环境有污染缺点,并且扩散膜聚光能力的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扩散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聚对苯二甲酸材质生产的上保护层(1)、下保护层(2)、透明膜层(3),所述上保护层(1)与透明膜层(3)之间设有扩散层(4),所述扩散层(4)包括第一扩散粒子(41)和第二扩散粒子(42),所述第一扩散粒子(41)和第二扩散粒子(42)在透明膜层(3)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扩散粒子(41)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扩散粒子(42)的直径尺寸,所述下保护层(2)与透明膜层(3)之间设有抗静电层(5),所述抗静电层(5)包括若干稀散排列的凸半球型粒径的珠体(51),所述扩散层(4)、透明膜层(3)和抗静电层(5)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扩散粒子(41)在透明膜层(3)上矩阵分布、且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用聚对苯二甲酸材质生产的上保护层(1)、下保护层(2)、透明膜层(3),所述上保护层(1)与透明膜层(3)之间设有扩散层(4),所述扩散层(4)包括第一扩散粒子(41)和第二扩散粒子(42),所述第一扩散粒子(41)和第二扩散粒子(42)在透明膜层(3)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扩散粒子(41)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扩散粒子(42)的直径尺寸,所述下保护层(2)与透明膜层(3)之间设有抗静电层(5),所述抗静电层(5)包括若干稀散排列的凸半球型粒径的珠体(51),所述扩散层(4)、透明膜层(3)和抗静电层(5)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扩散粒子(41)在透明膜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维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