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铝合金热锻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009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12:03
在作为特定的组成的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的组织中,连取向差为2°以上这样小的晶粒都包含在内而进行微细化,并且将作为所述晶粒的平均取向差的KAM值也控制在特定的范围,从而由图1的试验方法评价的应力腐蚀裂纹性优异,并且得到高抗拉强度和高屈服强度,还有高拉伸率。

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 hot forging material

As in the specific composition of 6000 Aluminum Alloy hot forging organization, even more than 2 degrees of grain misorientation is so small and micro are included, and will serve as the average orientation of the grain difference of KAM value control in a specific range, and by the test method in Figure 1 the evaluation of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resistance, and high tensile strength and high yield strength and high tensile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强度铝合金热锻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度的铝合金热锻材。以下,将铝也仅称为Al。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针对废气等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追求汽车等的运输机械的车体的轻量化带来的燃油效率的提高。为此,汽车等的运输机械的结构材料和结构零件,特别是作为上臂、下臂等的汽车底盘零件,使用AA至JIS的规格所说的6000系(Al-Mg-Si系)铝合金热锻材。作为这些结构材料和结构零件,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为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性也比较优异。以下,作为运输机械的结构材料和结构零件,以汽车底盘零件为例进行说明。为了使汽车进一步轻量化,在汽车底盘零件中,要求进一步薄壁化的基础上的高强度化和高韧性化。另外,从作为安全零件的可靠性出发,也要求对于晶界腐蚀和应力腐蚀裂纹等的高耐腐蚀性化。因为,一直以来,对于作为原材的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的组成和显微组织进行着各种改善。例如,为了使6000系铝合金鍛造材的晶粒微细化,众所周知的是添加Mn、Zr、Cr等具有晶粒微细化效果的过渡元素,和以450~570℃左右的较高温度进行热锻。另外还提出,为了得到高强度和高韧性,作为热锻用的原材,使用对铸块先进行热挤压加工的挤压材,使锻造材的组织的未再结晶区域微细化(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虽然不是在热锻材的领域,但作为铝合金材的高强度化的冶金手法,提出有在对于6000系铝合金铸造材进行固溶处理后,反复进行150~250℃左右的温锻加工,其后实施人工时效处理(参照专利文献2、3)。另外,虽然也不是铝合金的领域,但在科森铜镍硅合金(Cu-Ni-Si系铜合金)的轧制板的领域,提出一种对于通过SEM-EBSD法测量出的作为晶粒的平均取向差的KAM值(KernelAverageMisorientation值)进行控制,从而强度各向异性小,特别是轧制直角方向的屈服强度高,且弯曲加工性的平衡优异的科森铜镍硅合金(参照专利文献4、5)。附带一提,该KAM值在钢板的领域等之中,也公知是作为确保高强度冷轧钢板(高强度钢)的强度与拉伸率和延伸凸缘性平衡的指标(参照专利文献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1-2259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4-21868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第508248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第5314663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国专利第547614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国专利第4977184号公报如所述专利文献1这样,作为热锻用原材使用挤压材时,在与挤压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虽然能够得到高屈服强度,但是存在强度各向异性高这样的问题。另外,所述现有的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的晶粒微细化技术中,为了达成更高的抗拉强度和更高屈服强度,还有改善的余地。所述专利文献2、3这样的对6000系铝合金铸造材反复进行温锻加工,其后实施人工时效处理,从而进行高强度化的手法,也是进行温度高达500℃等的热锻,高强度化的效果小,该手法对于6000系铝合金的热锻材的机械的特性的提高是否有效并不清楚。而后,所述作为晶粒的平均取向差的KAM值,即使对于所述专利文献3~6这样的铜合金板和钢板等的轧制板的机械特性的提高有效,而对于合金组成和特性、且制法也完全不同的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的机械特性的提高是否有效也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着眼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为前提,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屈服强度,而且具有高拉伸率的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是一种以质量%计,分别含有Si:0.7~1.5%、Mg:0.6~1.2%、Fe:0.01~0.5%,并且还含有来自Mn:0.05~0.8%、Cr:0.01~0.5%、Zr:0.01~0.2%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热锻材,其中,作为由SEM-EBSD法测量的板厚中心部的组织,取向差为2°以上的晶粒的平均粒径为30μm以下,并且作为所述晶粒的平均取向差的KAM值为0.6~2.0°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全新的发现是,使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的晶粒微细化,并且使所述晶粒的平均取向差定量化后的KAM值,与该锻造材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密切相关。该KAM值本身,如所述专利文献3~6所述,是由SEM-EBSD法测量的晶粒的平均取向差的量,作为晶粒的残余应变量的计算手法,在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以外的领域也公知。该KAM值能够通过如下方式恰当控制,即,不变更锻造材已经标准化的6000系铝合金组成,对于经热锻制造的锻造材,再反复实施从冷态至温态的区域的比较轻度的锻造和人工时效处理。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所述取向差为2°以上的晶粒微细化,和控制所述KAM值,能够提供不使耐腐蚀性降低,而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屈服强度,而且具有高拉伸率的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因此,6000系铝合金热锻材作为汽车底盘零件的安全零件的可靠性增加。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评价用试验片的侧视图。图1B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抗应力腐蚀开裂性评价用试验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体加以说明。(化学成分组成)首先,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锻造材、作为铸造材的原材的铸块的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6000系(Al-Mg-Si系)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组成,作为所述底盘锻造零件等,需要保证高强度、抗应力腐蚀开裂性等的高耐腐蚀性以至耐久性。因此,在6000系铝合金组成范围之中,本专利技术的铝合金组成为,以质量%计,分别含有Si:0.7~1.5%、Mg:0.6~1.2%、Fe:0.01~0.5%,并且还含有Mn:0.05~0.8%、Cr:0.01~0.5%、Zr:0.01~0.2%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另外,为了提高强度等的特性,所述铝合金中,以质量%计,也可以再含有Cu:0.05~1.0%、Ti:0.01~0.1%、Zn:0.005~0.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还有,各元素量中的%显示全部是质量%的意思。在此,从熔化原料废料等必然混入的其他的杂质元素,也作为所述组成余量之中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在不阻碍本专利技术的诸特性的范围内,允许基于JIS规格的上限规定等含有通常的量。接下来,就各元素的含量,对于临界的意义和优选的范围进行说明。Si:0.7~1.5%Si与Mg一起通过人工时效处理,主要作为针状β'相析出,是用于赋予汽车底盘零件使用时的高强度、高屈服强度的必须元素。若Si的含量过少,则人工时效处理时的析出量变得过少,得不到高强度。另一方面,若Si的含量过多,则铸造时和固溶处理后的淬火途中,粗大的单体Si粒子晶化和析出,使耐腐蚀性和韧性降低。另外,Si变得过多,不能取得高耐腐蚀性和高韧性高疲劳特性。此外拉伸率变低等,也阻碍热锻性和加工性。因此,Si的含量为0.7~1.5%的范围。Mg:0.6~1.2%Mg也是通过人工时效硬化处理(时效处理),与Si主要作为针状β'相在晶粒内析出,是用于赋予汽车底盘零件以高强度、高屈服强度所必须的元素。若Mg的含量过少,则人工时效处理时的析出量变得过少,得不到高强度。另一方面,若Mg的含量过多,则粗大的含Mg化合物在结晶的晶内和晶界生成,使耐腐蚀性、韧性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强度铝合金热锻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热锻材,其特征在于,是以质量%计分别含有Si:0.7~1.5%、Mg:0.6~1.2%、Fe:0.01~0.5%,并且还含有Mn:0.05~0.8%、Cr:0.01~0.5%、Zr:0.01~0.2%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热锻材,作为由SEM-EBSD法测量的板厚中心部的组织,取向差为2°以上的晶粒的平均粒径是30μm以下,并且作为所述晶粒的平均取向差的KAM值在0.6~2.0°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6 JP 2015-1210431.一种高强度铝合金热锻材,其特征在于,是以质量%计分别含有Si:0.7~1.5%、Mg:0.6~1.2%、Fe:0.01~0.5%,并且还含有Mn:0.05~0.8%、Cr:0.01~0.5%、Zr:0.01~0.2%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热锻材,作为由SEM-EBSD法测量的板厚中心部的组织,取向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宍户久郎稻垣佳也堀雅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