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9322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侧板的进油槽的底部由传统的平面结构创新设计为一种曲面。利用该曲面可改善将油液由径向进入齿间容积的路径,降低能量损耗,达到在高转速下提升充盈率和提升容积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泵类专业、涉及流体技术和液压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外啮合齿轮泵侧板(分油盘)的卸荷槽(进排油腔)底部是一个平面,只是在尖边处有倒圆。侧板是外啮合齿轮泵的关键组成部分,一般起的作用是与齿轮轴的轴颈组成滑动轴承、提供卸荷槽以及共同与主从动齿轮组成封闭的齿间容积。其中卸荷槽分为进油槽和出油槽,分别与齿轮泵的进出孔相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由于卸荷槽(进排油腔)底部是一个平面,故油液进入齿间容积的路径是直角,这样能量损耗太大,会使得高转速下充盈率不足,进而影响容积效益。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油液由卸荷槽(进排油腔)进入齿间容积的路径,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进口充盈率,最终达到提高容积效率的目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对外啮合齿轮泵侧板(分油盘)的卸荷槽(进排油腔)进行了改进:将底部的平面的一部分改为坡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该侧板为圆套筒结构,侧板上端面外缘在轴向上开有进油槽,侧板包括外壁面,外壁面设有外平面;所述套筒结构具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线作为Z轴,Z轴与套筒结构上端面交点作为坐标原点O,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外平面的直线作为X轴,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X轴的直线作为Y轴;坐标原点O指向外平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从套筒结构下端面向上端面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侧板进油侧为Y轴正方向;(进油侧对应于外啮合齿轮泵的进油口);以坐标原点O、X轴、Y轴和Z轴确定直角坐标系;在XOY平面确定基准形线,所述的基准形线为侧板上端面的割线,且该基准形线由四段平滑过渡的线段组成,第一段为直线,第二段和第三段为开口方向相反的弧线,末段为直线;从所述的基准形线轴向延伸形成所述进油槽的侧面;所述进油槽的底面为曲面;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过渡点作一分隔平面,所述分隔平面与XOY平面垂直且与外平面平行;所述分隔平面将进油槽的底面分隔为两个部分,第三段圆弧和末段直线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A点(x1,y1,z1)和B点(x2,y2,z2)满足如下条件:当y1>y2时,则z1≤z2;第一段直线和第二段圆弧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C点(x3,y3,z3)和D点(x4,y4,z4)满足如下条件:当y3>y4时,则z3≤z2;当(x3)2+(y3)2<(x4)2+(y4)2,则z3>z4。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啮合齿轮泵侧板为主动齿轮侧板或从动齿轮侧板。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底面上存在部分的平面区域。专利技术效果更改后,在同等工况下,性能和侧板(分油盘)抗气蚀能力有所增加,尤其是在高转速下提升的程度更为明显。某型外啮合齿轮泵,在9500rpm时,采用优化前的侧板其性能是25816kg/h,同等工况下,采用本次专利技术成果的侧板,其性能是:27331kg/h。容积效率提升了6%,且延长了侧板抗气蚀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板的俯视图,即XOY平面坐标系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板另一实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板另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段、2-第二段、3-第三段、4-末段、5-侧板上端面、6-进油槽侧面、7-第一段直线和第二段圆弧一侧的底面、8-第三段圆弧和末段直线一侧的底面、9-外平面、10-底部平面区域、A-进油槽进油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该侧板为圆套筒结构,侧板上端面外缘在轴向上开有进油槽,侧板包括外壁面,外壁面设有外平面;所述套筒结构具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线作为Z轴,Z轴与套筒结构上端面交点作为坐标原点O,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外平面的直线作为X轴,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X轴的直线作为Y轴;坐标原点O指向外平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从套筒结构下端面向上端面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侧板进油侧为Y轴正方向;(进油侧对应于外啮合齿轮泵的进油口);以坐标原点O、X轴、Y轴和Z轴确定直角坐标系;在XOY平面确定基准形线,所述的基准形线为侧板上端面的割线,且该基准形线由四段平滑过渡的线段组成,第一段为直线,第二段和第三段为开口方向相反的弧线,末段为直线;从所述的基准形线轴向延伸形成所述进油槽的侧面;所述进油槽的底面为曲面;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过渡点作一分隔平面,所述分隔平面与XOY平面垂直且与外平面平行;所述分隔平面将进油槽的底面分隔为两个部分,第三段圆弧和末段直线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A点(x1,y1,z1)和B点(x2,y2,z2)满足如下条件:当y1>y2时,则z1≤z2;第一段直线和第二段圆弧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C点(x3,y3,z3)和D点(x4,y4,z4)满足如下条件:当y3>y4时,则z3≤z2;当(x3)2+(y3)2<(x4)2+(y4)2,则z3>z4。实施例二、结合3-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另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该侧板为圆套筒结构,侧板上端面外缘在轴向上开有进油槽,侧板包括外壁面,外壁面设有外平面;所述套筒结构具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线作为Z轴,Z轴与套筒结构上端面交点作为坐标原点O,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外平面的直线作为X轴,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X轴的直线作为Y轴;坐标原点O指向外平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从套筒结构下端面向上端面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侧板进油侧为Y轴正方向;(进油侧对应于外啮合齿轮泵的进油口);以坐标原点O、X轴、Y轴和Z轴确定直角坐标系;在XOY平面确定基准形线,所述的基准形线为侧板上端面的割线,且该基准形线由四段平滑过渡的线段组成,第一段为直线,第二段和第三段为开口方向相反的弧线,末段为直线;从所述的基准形线轴向延伸形成所述进油槽的侧面;所述进油槽的底面为曲面;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过渡点作一分隔平面,所述分隔平面与XOY平面垂直且与外平面平行;所述分隔平面将进油槽的底面分隔为两个部分,第三段圆弧和末段直线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A点(x1,y1,z1)和B点(x2,y2,z2)满足如下条件:当y1>y2时,则z1≤z2;第一段直线和第二段圆弧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C点(x3,y3,z3)和D点(x4,y4,z4)满足如下条件:当y3>y4时,则z3≤z2;当(x3)2+(y3)2<(x4)2+(y4)2,则z3>z4;在所述的底面上存在部分的平面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该侧板为圆套筒结构,侧板上端面外缘在轴向上开有进油槽,侧板包括外壁面,外壁面设有外平面;所述套筒结构具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线作为Z轴,Z轴与套筒结构上端面交点作为坐标原点O,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外平面的直线作为X轴,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X轴的直线作为Y轴;坐标原点O指向外平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从套筒结构下端面向上端面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侧板进油侧为Y轴正方向;(进油侧对应于外啮合齿轮泵的进油口);以坐标原点O、X轴、Y轴和Z轴确定直角坐标系;在XOY平面确定基准形线,所述的基准形线为侧板上端面的割线,且该基准形线由四段平滑过渡的线段组成,第一段为直线,第二段和第三段为开口方向相反的弧线,末段为直线;从所述的基准形线轴向延伸形成所述进油槽的侧面;所述进油槽的底面为曲面;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过渡点作一分隔平面,所述分隔平面与XOY平面垂直且与外平面平行;所述分隔平面将进油槽的底面分隔为两个部分,第三段圆弧和末段直线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A点(x1,y1,z1)和B点(x2,y2,z2)满足如下条件:当y1>y2时,则z1≤z2;第一段直线和第二段圆弧一侧的底面曲面上的任意两点,即C点(x3,y3,z3)和D点(x4,y4,z4)满足如下条件:当y3>y4时,则z3≤z2;当(x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啮合齿轮泵侧板,该侧板为圆套筒结构,侧板上端面外缘在轴向上开有进油槽,侧板包括外壁面,外壁面设有外平面;所述套筒结构具有中心通孔,中心通孔的中心轴线作为Z轴,Z轴与套筒结构上端面交点作为坐标原点O,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外平面的直线作为X轴,过坐标原点O垂直于X轴的直线作为Y轴;坐标原点O指向外平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从套筒结构下端面向上端面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侧板进油侧为Y轴正方向;(进油侧对应于外啮合齿轮泵的进油口);以坐标原点O、X轴、Y轴和Z轴确定直角坐标系;在XOY平面确定基准形线,所述的基准形线为侧板上端面的割线,且该基准形线由四段平滑过渡的线段组成,第一段为直线,第二段和第三段为开口方向相反的弧线,末段为直线;从所述的基准形线轴向延伸形成所述进油槽的侧面;所述进油槽的底面为曲面;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伯江学兵宋姗姗王芳君崔建巍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