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51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装置,具备一对螺旋齿轮及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供齿轮以啮合状态收纳的液压室。液压室以齿轮的啮合部为界,一侧被设定为低压侧,另一侧被设定为高压侧。外壳具备向低压侧的液压室开口的低压侧流路、以及向高压侧的液压室开口的高压侧流路。低压侧流路形成为槽状流路,所述槽状流路是形成在将齿轮沿半径方向投影而成的区域的部分向液压室的内表面开口。槽状流路的开口部的缘部的宽度,朝向一对齿轮间的齿线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向逐渐变窄。低压侧流路是作动液体从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宽侧,朝向较窄侧流入到该槽状流路,或从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窄侧,朝向较宽侧从该槽状流路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齿部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的液压装置,更详细来说,涉及一种使用螺旋齿轮作为所述一对齿轮的液压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所述液压装置,以往已知有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等,所述液压泵利用驱动马达使一对齿轮适当旋转,并利用该齿轮的旋转动作对作动液体加压而使其喷出,所述液压马达导入预先已加压的作动液体而使所述齿轮旋转,并将该旋转轴的旋转力用作动力。一般来说,此种液压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即,在外壳内收纳有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并且从该各齿轮的两端面分别延伸设置到外侧的各旋转轴可自如旋转地由收纳在该外壳内且配设在所述各齿轮的两侧的轴承部件支撑。而且,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那样,已知有使用螺旋齿轮作为所述一对齿轮的液压装置。如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该液压装置具备:外壳,具有眼镜状孔;一对螺旋齿轮,收容在该眼镜状孔内,并且分别抵接于该眼镜状孔的内周面而将该眼镜状孔划分成高压空间与低压空间;以及连通通路,与所述眼镜状孔的低压空间连通;该连通通路具有:第1流路,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开口;以及第2流路,在所述眼镜状孔的低压空间与所述第1流路之间,沿着所述螺旋齿轮的轴向延伸,且流路大于所述第1流路。而且,在所述眼镜状孔的低压空间与所述第2流路的边界形成有沿着所述螺旋齿轮的轴向延伸的开口,在从所述眼镜状孔观察所述第1流路侧时,该开口具有如下宽度,即,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齿线相远离的这一侧的开口宽度比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齿线相靠近的这一侧的开口宽度宽。根据该液压装置,由于使一对螺旋齿轮的齿线相远离的这一侧的开口宽度比一对螺旋齿轮的齿线相靠近的这一侧的开口宽度宽,因此通过活用一对螺旋齿轮的齿线相远离的这一侧的不用于密封的区域,并且使一对螺旋齿轮的齿线相靠近的这一侧的密封区域从眼镜状孔侧观察时尽可能接近第1流路(吸引流路)侧,能够使由眼镜状孔的内周面与螺旋齿轮密封的区域(密封区域)良好地成为较大的区域,另外,能够增大第2流路的开口面积。而且,这样一来,例如在用作液压泵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作动液体从由螺旋齿轮的齿面与眼镜状孔的内周面包围的空间向第1流路(吸引流路)侧泄漏,并且防止产生空蚀,另外,在用作液压马达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作动液体从由螺旋齿轮的齿面与眼镜状孔的内周面包围的空间向第1流路(吸引流路)侧泄漏,并且防止第2流路(扩散流路)中的压力损失增大。[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702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所述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液压装置中的所述第1流路(吸引流路)成为剖面为圆形的圆孔,且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将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外周面沿其半径方向投影而成的区域内,一侧向外壳的外表面开口另一侧向所述第2流路(扩散流路)开口。另一方面,所述第2流路以向所述眼镜状孔的内周面开口的方式,成为沿着所述螺旋齿轮的轴向形成的槽状的流路。因此,从圆孔的所述第1流路流入到槽状的第2流路的作动液体在第1流路与第2流路的连接部,以将该第1流路为中心向第2流路内扩散的方式流通,但此时,流路剖面面积在从第1流路向第2流路移行时急剧增大(呈阶梯状地增大),因此作动液体的流动容易产生紊乱(不均),其结果,存在如下问题,即,在使一对螺旋齿轮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空蚀。而且,如果作动液体产生流动的不均或空蚀,那么会引起液压装置的性能降低而无法发挥特定性能的问题。这样一来,在专利文献1的液压装置中,虽然发挥如上所述的效果,即,能够使由眼镜状孔的内周面与螺旋齿轮密封的区域良好地成为较大的区域,另外,能够增大第2流路的开口面积,但另一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即,作动液体在低压侧的吸引流路中的流动容易产生紊乱(不均),另外,容易产生空蚀。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实际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能够与以往同样地确保上述较大的密封区域,并且与以往相比,作动液体在低压侧的流路中的流动不易产生紊乱。[解决问题的手段]用来解决所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装置,其构成为具备:一对螺旋齿轮,具有以从两端面分别伸出到外侧的方式设置的旋转轴,且齿部相互啮合;外壳,具有供所述一对螺旋齿轮以啮合状态收纳的液压室;以及轴承部件,在所述外壳内分别配设在所述各齿轮的两侧,支撑所述各齿轮的旋转轴,且所述各齿轮的旋转轴可自如旋转;所述液压室具有沿着啮合状态的所述齿轮的外周面的两个圆弧状的内周面,以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啮合部为界,将一侧设定为低压侧,将另一侧设定为高压侧,并且所述外壳具备向所述低压侧的液压室的内表面开口的低压侧流路、以及向所述高压侧的液压室的内表面开口的高压侧流路,所述各齿轮在低压侧的液压室内与其内周面滑动接触而旋转;所述低压侧流路形成为槽状的流路,该槽状的流路是形成在将所述齿轮的外周面沿其半径方向投影而成的区域的部分向对应于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轴间中间位置的液压室内表面沿着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开口,另一方面,不向所述外壳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表面开口,所述槽状流路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齿轮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的开口宽度朝向与所述低压侧的液压室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所述一对螺旋齿轮间的齿线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向逐渐变窄,并且所述低压侧流路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作动液体从所述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宽侧朝向较窄侧流入到该槽状流路,或从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窄侧朝向较宽侧从该槽状流路流出。根据该液压装置,以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啮合部为界,将一侧的液压室内设定为低压侧,将另一侧的液压室内设定为高压侧,所述各齿轮在低压侧的液压室内与其内周面滑动接触而旋转。而且,在低压侧的液压室内表面,在对应于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轴间中间位置的部分,形成低压侧流路的槽状流路沿着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开口,该槽状流路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齿轮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的开口宽度朝向与所述低压侧的液压室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所述一对螺旋齿轮间的齿线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向逐渐变窄。此外,逐渐变窄的概念中不仅包括连续变窄的情况,也包括阶段性变窄的情况。另外,开口部的缘部也可以形成为平滑的直线或曲线、或者阶梯状、锯齿状或波形。另外,所述低压侧流路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作动液体从所述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宽侧朝向较窄侧流入到该槽状流路,或从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窄侧朝向较宽侧从该槽状流路流出。即,在液压装置为泵的情况下,低压侧流以作动液体从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宽侧朝向较窄侧流入到该槽状流路的方式构成,另一方面,在液压装置为马达的情况下,低压侧流路以作动液体从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窄侧朝向较宽侧从该槽状流路流出的方式形成。这样一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液压装置,向低压侧的液压室内表面开口的槽状流路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开口宽度朝向所述一对螺旋齿轮间的齿线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向逐渐变窄,因此能够将与低压侧的液压室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各齿轮的齿线设定为尽可能接近槽状流路的开口缘部的状态,从而能够使由低压侧的液压室内周面与螺旋齿轮密封的区域(密封区域)成为尽量大的区域。而且,通过以此方式确保较大的密封区域,能够进一步提高譬如说密封性,该密封性能够防止作动液体从高压侧漏出到低压侧。另外,所述槽状流路成为虽然向液压室内表面开口但不向所述外壳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表面开口的槽状的流路,进而,所述低压侧流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装置,其具备:一对螺旋齿轮,具有以从两端面分别伸出到外侧的方式设置的旋转轴,且齿部相互啮合;外壳,具有供所述一对螺旋齿轮以啮合状态收纳的液压室;以及轴承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配设在各螺旋齿轮的两侧,支撑各螺旋齿轮的旋转轴,且各螺旋齿轮的旋转轴能够自如旋转;所述液压室具有沿着啮合状态的所述螺旋齿轮的外周面的两个圆弧状的内周面,以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啮合部为界,将一侧设定为低压侧,将另一侧设定为高压侧,并且所述外壳具备向所述低压侧的液压室内表面开口的低压侧流路、以及向所述高压侧的液压室内表面开口的高压侧流路,各所述螺旋齿轮在低压侧的液压室内与液压室的内周面滑动接触而旋转;该液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流路形成为槽状的流路,该槽状的流路是形成来使所述齿轮的外周面,沿其半径方向投影而成的区域部分,向对应于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轴间中间位置的液压室内表面沿着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开口,另一方面,不向所述外壳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表面开口,所述槽状流路的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中,与所述齿轮的轴线正交的方向的开口宽度,是朝向与所述低压侧的液压室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所述一对螺旋齿轮间的齿线间隔逐渐变窄的方向逐渐变窄,并且所述低压侧流路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作动液体从所述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宽侧朝向较窄侧流入到该槽状流路,或从槽状流路的开口宽度较窄侧朝向较宽侧从该槽状流路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17 JP 2016-1207731.一种液压装置,其具备:一对螺旋齿轮,具有以从两端面分别伸出到外侧的方式设置的旋转轴,且齿部相互啮合;外壳,具有供所述一对螺旋齿轮以啮合状态收纳的液压室;以及轴承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配设在各螺旋齿轮的两侧,支撑各螺旋齿轮的旋转轴,且各螺旋齿轮的旋转轴能够自如旋转;所述液压室具有沿着啮合状态的所述螺旋齿轮的外周面的两个圆弧状的内周面,以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啮合部为界,将一侧设定为低压侧,将另一侧设定为高压侧,并且所述外壳具备向所述低压侧的液压室内表面开口的低压侧流路、以及向所述高压侧的液压室内表面开口的高压侧流路,各所述螺旋齿轮在低压侧的液压室内与液压室的内周面滑动接触而旋转;该液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流路形成为槽状的流路,该槽状的流路是形成来使所述齿轮的外周面,沿其半径方向投影而成的区域部分,向对应于所述一对螺旋齿轮的轴间中间位置的液压室内表面沿着所述齿轮的轴线方向开口,另一方面,不向所述外壳的所述半径方向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启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