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903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1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微震传感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用于将微震传感器送入监测孔中的推杆,安装在推杆上用于将微震传感器送入监测孔中的导入机构,以及与微震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微震监控计算机;所述微震传感器为可回收式微震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为能使推杆相对微震传感器摆动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为三滚轮导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需要多个微震传感器对深监测孔不同部位进行微震检测的需要,解决了现有技术微震传感器与监测孔有效接触耦合难于保证和安装方便性差等问题,提高了微震传感器的监测准确性,降低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工程成本。

Microseismic system used for sensor recov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nsor can be recovered using the micro seismic system, including at least one micro sensor, through a first connec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microseismic sensors for monitoring microseismic sensors into push ro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push rod for microseismic sensor into the introducing mechanism monitoring hol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cro sensor the signal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computer; the sensor is Recyclable type micro micro sensor; the first connecting mechanism to push rod connecting mechanism relative swing of the micro sensor; a lead-in mechanism for three roller guid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meet the needs of multiple sensors for deep 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need for microquake detection, solves the microseismic sensors and monitoring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contact hole coupling and installation convenience The difference and other problems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ccuracy of the microseismic sensor and reduce the engineering cost of the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
本技术属于工程地质微震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建设中的岩石(体)变形破坏,特别是岩爆动力灾害,会直接危及工程的安全建设,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影响,因此对岩石(体)稳定性及岩爆动力灾害进行有效监测和预测,是工程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微震作为无损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被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岩石(体)稳定性及岩爆动力灾害的监测与预测。在地下工程围岩开挖建设过程中,为了对可能出现的围岩变形破坏和动力灾害进行准确预测,微震监测传感器需要在工程开挖前预先固定在被监测的围岩区域。利用微震技术准确确定可能发生围岩破坏和动力灾害的部位,微震传感器需呈三维空间分布的形式布置在被监测岩体周围,并且布置的传感器数量越多、分布越合理,监测效果相对越准确。为了实现对岩体开挖过程实时监测,需要在岩石(体)开挖前,利用钻机在石(体)中钻出监测孔,在监测孔中安装微震传感器。监测孔的深度取决于开挖的埋深和被监测范围,监测孔的深度随工程埋深、被监测范围增加而增加,有的监测孔深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深度比较大的监测孔,通常需要使用多个微震传感器对监测孔的不同部位进行微震监测,且监测孔越深,安装的微震传感器越多,由于监测孔上下很难保证同心,孔壁面很难一直光滑,因此微震传感器的安装越困难。微震传感器价格昂贵,为了在监测结束后将传感器取回,降低工程成本,工程中微震监测传感器现场的安装,通常采用直接将微震传感器放在监测孔中,依靠监测孔中残留的水作为岩体和传感器之间信号传输的介质,但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首先,监测孔方向必须向下,对于完全水平或向上有一定角度的监测孔,该方法不适用;其次,对于倾斜或向下的监测孔,需要岩体相对完整,监测孔内能将注入的水保持住而不沿监测孔中的裂隙流失,或者是从监测孔内向外有渗水,能确保传感器始终处于水中,但是现场实际情况却较难达到该要求;第三,水虽然可以作为信号传输的耦合介质,但水的密度较低,其传输效果不如直接与岩壁有效接触。第四,由于液体只能传输纵波,不能传输横波,而现场确定岩石破裂信号的位置通常又必须依靠横波信号,故该方法导致大量监测信号丢失,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为了确保安置在监测孔中微震传感器与监测孔壁之间有效耦合,有的在工程现场采用向监测孔内浇筑水泥,使传感器和岩壁浇筑为一个整体。该方法又有以下缺点:首先,浇筑后的传感器不可回收,导致经济成本高;其次,若浇筑后发现传感器无信号或信号不好,无法进行检查,为了确保监测效果,需要重新打孔和安装微震传感器,不仅费时费力,还导致经济成本过高;第三,向监测孔内注入水泥浆,因监测孔较深,不仅传感器安装部位的注浆效果难以保障,可能会出现传感器安装部位未能实现效注浆的情况,会导致传感器未与监测孔岩壁耦合而无监测信号,而且监测孔越深,浇筑的水泥凝固后的总收缩变形量越大,与水泥粘接在一起的信号传输线缆会因水泥收缩变形而承受拉力,导致不能有效传输信号;第四,监测孔内通常比较潮湿,浇筑后水泥浆凝固需要较长周期,会导致施工期限延长;第五,开挖过程中的炸药放炮,可能会出现注浆面与岩壁面松弛,导致被监测信号传输的有效性降低;第六、安装过程费时,费力,需要一系列专业注浆设备和注浆人员,需要大量人工。工程应用中,也有采用简易固定装置,将微震传感器固定在一特定装置中,然后用刚性的不可活动的金属杆将微震传感器送至安装部位后进行固定,但存在以下缺点:首先,该方法通常只适用于深度较浅的监测孔,并且需要监测孔完全同心、孔壁光滑,但实际施工中这些要求难以保障;其次,安装装置尺寸大,只适用于直径较大的监测孔,导致监测孔成本高;第三,整个传输杆和安装结构在监测孔中是通过施加压力硬性插入到监测孔中,不仅摩擦力大,容易磨坏线缆或微震传感器,还容易在特定部位被卡到监测孔中,无法送至特定安装部位;第四,安装过程费时,费力,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上述这些难题,导致微震传感器应用于深度比较大的监测孔中受到了限制。因而,如何便捷、有效地将微震传感器安装在监测孔中,并使安装后的微震传感器有效与孔壁耦合,仍是目前现场监测和研究的难点,特别是需要采用多个微震传感器对不同部位进行微震监测的深监测孔,尤其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微震监测技术的现状与不足,旨在提供一种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以解决微震传感器与监测孔有效接触耦合、回收重复使用和安装方便性等问题,提高微震监测的准确性,降低微震监测系统的使用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其构成包括至少一个微震传感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用于将微震传感器送入监测孔中的推杆,安装在推杆上用于将微震传感器导入监测孔中的导入机构,以及与微震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微震监控计算机;所述微震传感器为可回收式微震传感器,其构成包括微震探头、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支撑于监测孔壁面的支撑板和用于连接抱持部件与支撑板的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保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支撑板的支撑侧板面为弧形板面,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沿微震探头纵向设置在抱持部件上至少两个弹簧套筒、在支撑板非支撑侧板面上设置有与设置在抱持部件上的弹簧套筒相对应匹配的弹簧导向杆、位于弹簧套筒内套置在弹簧导向杆外的伸缩弹簧、垂直穿过弹簧套筒壁用作伸缩弹簧下端弹簧座的第二插销和垂直穿过弹簧套筒壁和弹簧导向杆的第一插销,微震传感器安置于监测监测孔内,拔出第一插销,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支撑板的支撑侧弧形板面在伸缩弹簧作用下与监测孔内壁有效耦合,以监测岩体的震动;所述连接机构为能使推杆相对微震传感器摆动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为三滚轮导入机构。为了更好地解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下述各项技术措施,可分别单独采取,也可组合采取甚至一般采取。所述抱持部件为由开口结构的直筒体和锥筒头构成的探头套筒,探头套筒内腔的形状结构与微震探头的形状结构相匹配,使安置在探头套筒内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微震探头锥端头外露。所述探头套筒的尾端设置有通过螺纹副与套筒体联接的端盖,微震探头通过端盖固定安置在套筒腔体内。所述弹簧套筒垂直于探头套筒固定在其两侧,且每侧设置2~3个弹簧套筒。进一步地,弹簧套筒最好是以垂直对称于微震探头轴线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探头套筒两侧。构成连接机构所有弹簧套筒、弹簧导向杆和伸缩弹簧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各连接处的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为整体结构件插销,即由一根插销杆垂直穿过全部弹簧套筒壁用作各连接处的第二插销,由一根插销杆垂直穿过全部弹簧套筒壁和弹簧导向杆用作各连接处的第一插销。进一步地,最好是作为第一插销的插销杆和作为第二插销的插销杆在位于微震探头尾端一端设置将插销杆拔出的拉绳。弹簧导向杆上设计作为伸缩弹簧的上弹簧座,伸缩弹簧通过弹簧座安装于弹簧套筒内,在将微震传感器安装于检测监测孔过程中,插销于弹簧座上方的插销孔穿过弹簧导向杆。弹簧导向杆也可不设计弹簧座,可采取在弹簧套筒上设计安装槽口,通过安装槽口将伸缩弹簧安装在弹簧套筒内,在将微震传感器安装于检测监测孔过程中,以插销作为伸缩弹簧的上安装座。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架、螺纹套筒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架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微震传感器(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用于将微震传感器送入监测孔中的推杆(2),安装在推杆上用于将微震传感器导入监测孔中的导入机构(3),以及与微震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微震监控计算机(4);所述微震传感器为可回收式微震传感器,其构成包括微震探头(1‑1)、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支撑于钻孔壁面的支撑板(1‑3)和用于连接抱持部件与支撑板的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抱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支撑板的支撑侧板面为弧形板面,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沿微震探头纵向设置在抱持部件上至少两个弹簧套筒(1‑7)、在支撑板非支撑侧板面上设置的与设置在抱持部件上的弹簧套筒相对应匹配的弹簧导向杆(1‑6)、位于弹簧套筒内套置在弹簧导向杆外的伸缩弹簧(1‑5)、垂直穿过弹簧套筒壁用作伸缩弹簧下端弹簧座的第二插销(1‑4)和垂直穿过弹簧套筒壁和弹簧导向杆的第一插销(1‑9),微震传感器安置于监测孔内,拔出第一插销,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支撑板的支撑侧弧形板面在伸缩弹簧作用下与监测孔内壁有效耦合,以监测岩体的震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为能使推杆相对微震传感器摆动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为滚轮导入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微震传感器(1),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微震传感器两端用于将微震传感器送入监测孔中的推杆(2),安装在推杆上用于将微震传感器导入监测孔中的导入机构(3),以及与微震传感器信号连接的微震监控计算机(4);所述微震传感器为可回收式微震传感器,其构成包括微震探头(1-1)、抱持微震探头的抱持部件、支撑于钻孔壁面的支撑板(1-3)和用于连接抱持部件与支撑板的第二连接机构;所述抱持部件为能使所抱持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与其安置于内的监测孔壁面接触耦合,所述支撑板的支撑侧板面为弧形板面,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沿微震探头纵向设置在抱持部件上至少两个弹簧套筒(1-7)、在支撑板非支撑侧板面上设置的与设置在抱持部件上的弹簧套筒相对应匹配的弹簧导向杆(1-6)、位于弹簧套筒内套置在弹簧导向杆外的伸缩弹簧(1-5)、垂直穿过弹簧套筒壁用作伸缩弹簧下端弹簧座的第二插销(1-4)和垂直穿过弹簧套筒壁和弹簧导向杆的第一插销(1-9),微震传感器安置于监测孔内,拔出第一插销,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支撑板的支撑侧弧形板面在伸缩弹簧作用下与监测孔内壁有效耦合,以监测岩体的震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为能使推杆相对微震传感器摆动的连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为滚轮导入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持部件为由开口结构的直筒体和锥筒头构成的探头套筒(1-8),探头套筒内腔的形状结构与微震探头的形状结构相匹配,使安置在探头套筒内的微震探头下侧表面和微震探头锥端头分别外露出探头套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弹簧套筒垂直且对称于微震探头轴线地固定设置在探头套筒两侧,所有的弹簧套筒、弹簧导向杆和伸缩弹簧结构相同,每侧设置2~3个弹簧套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可回收使用的微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套筒的尾端设置有通过螺纹副与套筒体联接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朝福刘建锋向高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