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cFT1基因启动子差异开发鉴定荔枝真杂种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荔枝遗传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cFT1基因启动子差异开发鉴定荔枝真杂种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起源于中国,因果实形、色、香、味俱佳和营养丰富而誉称“岭南果王”驰名中外。以往生产经验表明低温是荔枝完成成花诱导所需的关键外界环境因子。还发现极少数的荔枝品种(如“三月红”、“褐毛荔”)仅需要较短时间的低温就能够完成成花诱导,容易成花,一般在2月左右开花,因而称为易成花荔枝品种;而大多数的荔枝品种(如“桂味”、“糯米糍”、“紫良喜”)必须经过整个冬天的低温才能完成成花诱导,难成花,一般在4月左右开花,因而称为难成花荔枝品种。研究调查发现易成花荔枝品种主要起源于我国荔枝产区的北方地区(如云南等地),而难成花荔枝品种主要起源于荔枝产区的南方地区(如海南等地)。由于两者开花时间不同(相差两个月左右),因此在自然界中人类未干预情况下两者存在生殖隔离。以往生产经验还表明:冬天低温不足是荔枝不能稳定成花的主要原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LcFT1基因启动子差异开发鉴定荔枝真杂种的分子标记LcED1,其特征在于:其由上游引物LcED1‑F和下游引物LcED1‑R经PCR扩增获得,所述的上游引物LcED1‑F为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的下游引物LcED1‑R为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cFT1基因启动子差异开发鉴定荔枝真杂种的分子标记LcED1,其特征在于:其由上游引物LcED1-F和下游引物LcED1-R经PCR扩增获得,所述的上游引物LcED1-F为SeqIDNO.1所示的序列,所述的下游引物LcED1-R为SeqIDNO.2所示的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cFT1基因启动子差异开发鉴定荔枝真杂种的分子标记LcED1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LcFT1基因启动子碱基核苷酸序列在不同荔枝种质资源中的差异所开发的分子标记,荔枝LcFT1基因启动子存在两个类型,分别命名为“EFT”型启动子和“DFT”型启动子,然后根据“EFT”型启动子特有的差异碱基核苷酸序列所设计的1对引物LcED1-F和LcED1-R。3.一种鉴定荔枝真杂种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R检测试剂盒具体组成如下:buffer缓冲液2.5μL,DNA模板1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dNTP(10mM)0.5μL,Ta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峰,张树伟,彭宏祥,陈厚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