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03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塑胶件固定座,螺纹管,连接杆,承载架,联轴器,智能控制箱装置,施压器装置,固定件装置,金属件固定座,防护壳,旋转电机,支撑腿,连接板,底座和放置板,所述的塑胶件固定座焊接在连接板的下部中间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螺纹杆,限位孔,延长杆和放置管,配合旋转电机的设置,有利于方便选择合适的压合方式,使用更加方便;防滑套的设置,有利于增大使用人员手掌与延长杆之间的摩擦力;压力传感器,PLC和显示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清楚的知道压合时的压力大小;把手,转杆,支撑杆,推板和插接孔的设置,有利于在金属件与塑胶件压合时,防止金属件与塑胶件压分开。

Auto metal plastic part press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加工
,尤其涉及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由于功能上的需求,有一类零件是对金属嵌件注塑加工成型的,成型的产品特点是金属嵌件和塑胶部分是紧密结合的,无法在不破坏塑胶部分或金属嵌件的前提下将两者分离开。这种工艺下生产的汽车零件只要任一部分出现问题,整体都要报废,造成较大的浪费,导致成本上升。因此出现了一种新的工艺手段,就是分别将金属嵌件和塑胶部分成型,然后通过机械手段进行压装,形成最终的零部件。这种零部件的优点是金属嵌件和塑胶部分可分离,任一部分损坏或加工不合格都可以进行分离后替换再压装。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436330.5,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包括机座、机架、气动装置、塑胶件固定位、金属件固定位和控制箱,所述机架设置于机座上方,所述气动装置设置于所诉机架上,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缸、活塞冲和压缩空气接口,所述塑胶件固定位设置于所述活塞冲下方,所述金属件固定位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塑胶件固定位的正下方,所述活塞冲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顶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带有限位杆;所述金属件固定位下方设置有弹簧和导柱。但是现有的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使用,功能单一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不方便使用,功能单一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塑胶件固定座,螺纹管,连接杆,承载架,联轴器,智能控制箱装置,施压器装置,固定件装置,金属件固定座,防护壳,旋转电机,支撑腿,连接板,底座和放置板,所述的塑胶件固定座焊接在连接板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管镶嵌在放置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承载架焊接在支撑腿的上部;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焊接在支撑腿的左下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上部;所述的固定件装置分别螺纹连接在放置板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金属件固定座焊接在底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壳焊接在承载架与承载架之间位置;所述的旋转电机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所述的支撑腿分别焊接在底座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施压器装置的下部;所述的放置板安装在固定件装置的上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包括螺纹杆,限位孔,延长杆和放置管,所述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内部;所述的限位孔开设在螺纹杆的上部内侧;所述的延长杆插接在放置管的内部;所述的放置管通过限位孔分别插接在螺纹杆上部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延长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板。优选的,所述的延长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滑套。优选的,所述的放置管与延长杆的交接处开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的金属件固定座包括放置盒,连接管,承载板,减震弹簧和缓冲板,所述的放置盒放置在缓冲板的上部;所述的连接管贯穿放置盒与承载板相连接;所述的承载板上端与连接管相连接,下端与承载板相连接;所述的减震弹簧放置在承载板与缓冲板之间位置;所述的缓冲板放置在底座的上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放置盒的左上部设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的固定件装置包括把手,转杆,支撑杆,推板和插接孔,所述的把手焊接在转杆的左侧;所述的转杆通过插接孔贯穿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分别焊接在放置板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推板焊接在转杆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推板的右侧胶接有防护套。优选的,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包括电机开关,箱体,显示器,PLC和控制开关,所述的电机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内侧左下部;所述的箱体焊接在支撑腿的左下部;所述的显示器镶嵌在箱体的内侧上部;所述的PLC安装在显示器的下部;所述的控制开关设置在电机开关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开关,控制开关和压力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入端;所述的旋转电机和显示器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螺纹杆,限位孔,延长杆和放置管,配合旋转电机的设置,有利于方便选择合适的压合方式,使用更加方便。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挡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延长杆在放置管内滑出。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防滑套的设置,有利于增大使用人员手掌与延长杆之间的摩擦力。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压力传感器,PLC和显示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清楚的知道压合时的压力大小。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放置盒,连接管,承载板,减震弹簧和缓冲板的设置,有利于为金属件提供一个可以缓冲的时间。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把手,转杆,支撑杆,推板和插接孔的设置,有利于在金属件与塑胶件压合时,防止金属件与塑胶件压分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施压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件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控制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胶件固定座;2、螺纹管;3、连接杆;4、承载架;5、联轴器;6、智能控制箱装置;61、电机开关;62、箱体;63、显示器;64、PLC;65、控制开关;7、施压器装置;71、螺纹杆;72、限位孔;73、延长杆;731、挡板;732、防滑套;74、放置管;741、安装孔;8、固定件装置;81、把手;82、转杆;83、支撑杆;84、推板;841、防护套;85、插接孔;9、金属件固定座;91、放置盒;911、压力传感器;92、连接管;93、承载板;94、减震弹簧;95、缓冲板;10、防护壳;11、旋转电机;12、支撑腿;13、连接板;14、底座;15、放置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塑胶件固定座1,螺纹管2,连接杆3,承载架4,联轴器5,智能控制箱装置6,施压器装置7,固定件装置8,金属件固定座9,防护壳10,旋转电机11,支撑腿12,连接板13,底座14和放置板15,所述的塑胶件固定座1焊接在连接板13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管2镶嵌在放置板1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3通过联轴器5与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承载架4焊接在支撑腿12的上部;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6焊接在支撑腿12的左下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7螺纹连接在螺纹管2的上部;所述的固定件装置8分别螺纹连接在放置板15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金属件固定座9焊接在底座14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壳10焊接在承载架4与承载架4之间位置;所述的旋转电机11放置在防护壳10的内部;所述的支撑腿12分别焊接在底座14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板13焊接在施压器装置7的下部;所述的放置板15安装在固定件装置8的上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7包括螺纹杆71,限位孔72,延长杆73和放置管74,所述的螺纹杆71螺纹连接在螺纹管2的内部;所述的限位孔72开设在螺纹杆71的上部内侧;所述的延长杆73插接在放置管74的内部;所述的放置管74通过限位孔72分别插接在螺纹杆71上部的左右两侧。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延长杆7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板731。上述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保护点】
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高效率的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包括塑胶件固定座(1),螺纹管(2),连接杆(3),承载架(4),联轴器(5),智能控制箱装置(6),施压器装置(7),固定件装置(8),金属件固定座(9),防护壳(10),旋转电机(11),支撑腿(12),连接板(13),底座(14)和放置板(15),所述的塑胶件固定座(1)焊接在连接板(13)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管(2)镶嵌在放置板(1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3)通过联轴器(5)与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承载架(4)焊接在支撑腿(12)的上部;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6)焊接在支撑腿(12)的左下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7)螺纹连接在螺纹管(2)的上部;所述的固定件装置(8)分别螺纹连接在放置板(15)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金属件固定座(9)焊接在底座(14)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壳(10)焊接在承载架(4)与承载架(4)之间位置;所述的旋转电机(11)放置在防护壳(10)的内部;所述的支撑腿(12)分别焊接在底座(14)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板(13)焊接在施压器装置(7)的下部;所述的放置板(15)安装在固定件装置(8)的上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7)包括螺纹杆(71),限位孔(72),延长杆(73)和放置管(74),所述的螺纹杆(71)螺纹连接在螺纹管(2)的内部;所述的限位孔(72)开设在螺纹杆(71)的上部内侧;所述的延长杆(73)插接在放置管(74)的内部;所述的放置管(74)通过限位孔(72)分别插接在螺纹杆(71)上部的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高效率的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包括塑胶件固定座(1),螺纹管(2),连接杆(3),承载架(4),联轴器(5),智能控制箱装置(6),施压器装置(7),固定件装置(8),金属件固定座(9),防护壳(10),旋转电机(11),支撑腿(12),连接板(13),底座(14)和放置板(15),所述的塑胶件固定座(1)焊接在连接板(13)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管(2)镶嵌在放置板(1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3)通过联轴器(5)与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承载架(4)焊接在支撑腿(12)的上部;所述的智能控制箱装置(6)焊接在支撑腿(12)的左下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7)螺纹连接在螺纹管(2)的上部;所述的固定件装置(8)分别螺纹连接在放置板(15)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金属件固定座(9)焊接在底座(14)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壳(10)焊接在承载架(4)与承载架(4)之间位置;所述的旋转电机(11)放置在防护壳(10)的内部;所述的支撑腿(12)分别焊接在底座(14)上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板(13)焊接在施压器装置(7)的下部;所述的放置板(15)安装在固定件装置(8)的上部;所述的施压器装置(7)包括螺纹杆(71),限位孔(72),延长杆(73)和放置管(74),所述的螺纹杆(71)螺纹连接在螺纹管(2)的内部;所述的限位孔(72)开设在螺纹杆(71)的上部内侧;所述的延长杆(73)插接在放置管(74)的内部;所述的放置管(74)通过限位孔(72)分别插接在螺纹杆(71)上部的左右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长杆(7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挡板(7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的汽车金属塑胶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长杆(7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防滑套(732)。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东来李永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星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