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01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属于灯壳模具领域。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针板、顶针、倒扣弹针、弹性件、限位柱;针板沿动模的空腔上下移动,包括上部针板和下部针板;限位柱自上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顶针自下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内;下部针板上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弹性件;倒扣弹针抵接于弹性件的顶部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的弹针孔内,弹针孔的顶部对应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倒扣弹针伸入到弹针孔内的部分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二级阶梯柱状,弹针孔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二级阶梯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倒扣弹针和顶针可移动距离的不同,以实现对灯壳的两次顶出。

A shell in the mold two ejection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hell mold two ejection mechanism,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old. A shell in the mold two ejec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needle plate, needle, thimble, buckle the elastic elastic piece and a limiting post; the needle plate moves along the cavity on the moving die, comprising an upper plate and a lower needle needle plate; the needle plate from the upper limit column on the surface extends upwards thimble;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needle plate extends upwards and passes through the upper needle plate extends into the moving die; the lower part of the need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rough the elastic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inverted elastic needle to the top is connected to the elastic piece protrudes upwardly through the upper plate and needle into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elastic pinhole, the corresponding elastic top pinhole lamp shell buckle oblique screw mounting hole; buckle the needle into the bomb bomb hole of the part is two steps of column diameter from bottom to top gradually smaller, pinhole diameter bomb from the bottom up gradually become the second step ho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the inverted elastic needle and the movable thimble distance is differ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wo top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壳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灯壳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因而灯壳模具也就相对较为复杂,灯壳模具具有模具较大、较重的特点。汽车后灯灯壳结构中时常会设计有斜向螺纹安装孔结构,该类螺纹孔结构与开模方向存有一定的角度,在产品脱模时存在一定困难。目前,面对该类产品的脱模,大多采用动模两次分离来实现产品脱模,因此造成动模整体分离工程量及制造成本较大,且动模整体分离存在不稳定性,还易导致产品的不合格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可实现倒扣螺丝孔强制脱离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灯壳模具包括上下匹配的动模和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机构位于动模的空腔内,包括针板、顶针、倒扣弹针、弹性件、限位柱;所述针板沿动模的空腔上下移动,针板包括上部针板和下部针板;所述限位柱自上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所述顶针自下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内;所述下部针板上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通孔的轴向伸缩;所述倒扣弹针抵接于弹性件的顶部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的弹针孔内,所述弹针孔的顶部对应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所述倒扣弹针伸入到弹针孔内的部分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二级阶梯柱状,所述弹针孔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二级阶梯孔;在所述针板位于动模底部时,所述倒扣弹针的阶梯面到弹针孔的阶梯面的距离小于限位柱的顶部到动模框底面,所述弹性件为收缩状态。其中,所述动模的底板上对应所述下部针板的通孔位置开有凹槽,所述弹性件的底端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有向上凸伸并伸入所述通孔内的复位限位针,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复位限位针上;在所述针板位于动模底部时,所述复位限位针的顶部抵接于所述倒扣弹针的底部。其中,所述针板上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抵接于上部针板的上表面,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伸入动模的复位孔内并抵接于复位孔的顶壁上。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其中,所述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的斜度小于10度。其中,所述倒扣弹针的阶梯面到弹针孔的阶梯面的距离与限位柱的顶部到动模框底面的距离之间的比值为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倒扣弹针和顶针可移动距离的不同,以达到对灯具的两次顶出,最终实现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的强制脱模。附图说明图1为灯壳模具内部的局部结构图。图2为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模框;2-复位弹簧;3-针板;4-限位柱;5-顶针;6-倒扣弹针;7-弹性件;8-复位限位针;9-动模;10-底板;11-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灯壳模具包括上下匹配的动模1和动模9,二次顶出机构位于动模9的空腔内,具体包括针板3、顶针5、倒扣弹针6、弹性件7、限位柱4。针板3沿动模9的空腔上下移动,针板3包括上部针板3和下部针板3。限位柱4自上部针板3的上表面向上凸伸。顶针5自下部针板3的上表面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3伸入动模1内。下部针板3上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动模9的底板10上对应所述下部针板3的通孔位置开有凹槽,凹槽的底面上设有向上凸伸并伸入通孔内的复位限位针8,在复位限位针8上套设有沿通孔的轴向伸缩的弹性件7,弹性件7的底端抵接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弹性件7的顶端则伸入通孔内,所述弹性件7具体可以是弹簧。倒扣弹针6抵接于弹性件7的顶部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3伸入动模1的弹针孔内,弹针孔的顶部对应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11(所述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11的斜度小于10度)。倒扣弹针6伸入到弹针孔内的部分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二级阶梯柱状,弹针孔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二级阶梯孔。在针板3位于动模9底部时,倒扣弹针6的底端抵接于复位限位针8的顶端,弹性件7为收缩状态,且倒扣弹针6的阶梯面到弹针孔的阶梯面的距离小于限位柱4的顶部到动模9和模框1交界面的距离,两个距离之间的比值可以是2∶5。为方便二次顶出机构的反复使用,在针板3上还设有复位弹簧2,复位弹簧2一端抵接于上部针板3的上表面,复位弹簧2的另一端伸入动模1的复位孔内并抵接于复位孔的顶壁上。本二次顶出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注塑完成后,驱动针板3向上(即向动模1方向)运动,弹性件7伸展将倒扣弹针6向上顶,即使得倒扣弹针6随针板3一起运动。当倒扣弹针6的阶梯面与弹针孔的阶梯面相抵接时,即倒扣弹针6到达第一限位,倒扣弹针6停止运动,完成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11与模具之间脱模,即第一次顶出动作。随后,针板3带动顶针5继续运动,当限位柱4的顶部抵接到动模9和动模框1交界面时,顶针5完成灯壳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11与倒扣弹针6之间的脱离,即第二次顶出动作。在二次顶出机构工作过程中,复位弹簧2不断受挤压进行压缩,因而在灯壳取出后,针板3可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即使得针板3位于动模9底板10上,倒扣弹针6的底端抵接于复位限位针8的顶端。此二次顶出机构通过两次简易地顶出动作实现脱模,实现了模具的简易化,适用于斜度小于10度的倒扣斜向螺纹安装孔的脱模。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灯壳模具包括上下匹配的动模和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机构位于动模的空腔内,包括针板、顶针、倒扣弹针、弹性件、限位柱;所述针板沿动模的空腔上下移动,针板包括上部针板和下部针板;所述限位柱自上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所述顶针自下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内;所述下部针板上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通孔的轴向伸缩;所述倒扣弹针抵接于弹性件的顶部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的弹针孔内,所述弹针孔的顶部对应灯壳的斜向螺纹安装孔;所述倒扣弹针伸入到弹针孔内的部分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二级阶梯柱状,所述弹针孔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二级阶梯孔;在所述针板位于动模底部时,所述倒扣弹针的阶梯面到弹针孔的阶梯面的距离小于限位柱的顶部到动模框底面的距离,所述弹性件为收缩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灯壳模具包括上下匹配的动模和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机构位于动模的空腔内,包括针板、顶针、倒扣弹针、弹性件、限位柱;所述针板沿动模的空腔上下移动,针板包括上部针板和下部针板;所述限位柱自上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所述顶针自下部针板的上表面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内;所述下部针板上开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通孔的轴向伸缩;所述倒扣弹针抵接于弹性件的顶部向上凸伸并穿过上部针板伸入动模的弹针孔内,所述弹针孔的顶部对应灯壳的斜向螺纹安装孔;所述倒扣弹针伸入到弹针孔内的部分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的二级阶梯柱状,所述弹针孔为直径从下往上逐渐变小二级阶梯孔;在所述针板位于动模底部时,所述倒扣弹针的阶梯面到弹针孔的阶梯面的距离小于限位柱的顶部到动模框底面的距离,所述弹性件为收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壳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的底板上对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之游倪志徐惠吴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