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449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传输机构、第一测试工位、第二测试工位、推拉机构、顶升机构、第一测试机构和第二测试机构,通过传输机构上的多个传输工位将安装有逆变器的逆变器载具进行输送,当输送到缓冲工位时,由顶升机构将逆变器载具移送至第一测试工位,第一测试机构下移与逆变器连接进行测试;由推拉机构将逆变器载具移动至第二测试工位,第二测试机构与顶升机构配合,使得逆变器与逆变器载具分离,第二测试机构进行绝缘耐压性测试;实现了自动化输送与测试,省去了人工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因测试机构自动与逆变器连接,使得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测试精准度提高。

A performance testing device for Inverter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verter performance tes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first test station, second test station, push-pull mechanism, lifting mechanism, the first test and second test institutions, through multiple transmission sta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 be installed on the inverter carrier transportation of inverter, when delivered to the buffer the station, by lifting mechanism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first inverter carrier test station, and the first test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verter down test; the push-pull mechanism of the inverter carrier is moved to the second position test, second testing mechanism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with the inverter and the inverter carrier separation, second insulation testing mechanism pressure test; automated conveying and testing,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manual handling, reduce labor intensity, save cos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The test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verter automatically, so that the contact is good, the connection is reliable,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tes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的装置。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移动”的时代,移动办公,移动通讯,移动休闲和娱乐。在移动的状态中,人们不但需要由电池或电瓶供给的低压直流电,同时更需要我们在日常环境中不可或缺的220伏交流电,逆变器就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求。逆变器的气密性、绝缘性、耐压性是否良好关系到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在其出厂之前,须对逆变器的气密性、绝缘耐压性等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以保证逆变器符合相关设计标准。目前对于逆变器的测试多停留在手动测试阶段,最后的测试记录和检测报告也需人工处理,检测效率低,远远跟不上企业新产品研制和新项目开发的进度。在气密性测试时,人工测试不易控制内部气压的大小,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在绝缘耐压性测试时,逆变器上设置有交流铜排、直流铜排和探针插口等组件,人工进行测试不仅需要多次安装拆卸搬运、劳动量大、费事费力,而且需要连接多个线路,无法保证铜排与导电铜棒的接触可靠性,极易产生接触不良导致的测试结果不准确,影响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劳动量大、测试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传输工位,其中一个所述传输工位为缓冲工位;第一测试工位,其位于所述缓冲工位的正上方;第二测试工位,其位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并与所述缓冲工位对应设置;推拉机构,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用于将逆变器载具在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和所述第二测试工位之间移送;顶升机构,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和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用于承载并移送所述逆变器载具;第一测试机构,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所述第一测试机构能够连接或脱离所述逆变器;第二测试机构,其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所述第二测试机构能够连接或脱离逆变器。其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单位顶升机构,其位于所述缓冲工位处,所述单位顶升机构能够上下移动用于将所述逆变器载具在所述缓冲工位和所述第一测试工位之间移送;双位顶升机构,其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工位处的第一托盘和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的第二托盘,所述双位顶升机构能够上下移动,用于承载或脱离所述逆变器载具。其中,所述第一托盘上设置有第一避位孔,所述单位顶升机构穿设于所述第一避位孔中。其中,所述单位顶升机构推动所述逆变器载具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与所述推拉机构卡合,所述推拉机构能够推动所述逆变器载具由所述第一托盘移动至所述第二托盘。其中,所述单位顶升机构包括:定位板,其与所述逆变器载具抵接,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和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能够与所述逆变器载具插接,所述定位块能够卡固所述逆变器载具;第一气缸,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移动。其中,所述双位顶升机构还包括:卡块,两个所述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托盘的两个边缘处,所述第二托盘承载所述逆变器载具时,所述卡块抵接所述逆变器载具的上表面;支座,其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所述第二托盘上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支座的避位孔。其中,所述第一测试机构包括:第一压板,其与所述逆变器抵接,所述第一压板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逆变器插接的第一限位柱;密封组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压板上,用于密封所述逆变器上的插孔。其中,所述第二测试机构包括:第二压板,其与所述逆变器抵接,所述第二压板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逆变器插接的第二限位柱;夹紧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压板上,用于夹紧所述逆变器的交流铜排;接线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的一侧,用于连接所述逆变器的直流铜排;探针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用于连接所述逆变器的探针插口。其中,还包括安装检测组件,其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的一侧,用于向所述逆变器上安装呼吸器并检测所述呼吸器的泄漏量。其中,所述安装检测组件包括:密封头,其与所述逆变器的呼吸器接口相连;真空接口,其与所述呼吸器的通气孔连通;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真空接口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真空接口处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通过传输机构上的多个传输工位将安装有逆变器的逆变器载具进行输送,当输送到缓冲工位时,由顶升机构将逆变器载具移送至第一测试工位,第一测试机构下移与逆变器连接进行测试,气密性测试完成后,第一测试机构上移复位;由推拉机构将逆变器载具移动至第二测试工位,第二测试机构与顶升机构配合,使得逆变器与逆变器载具分离,第二测试机构与逆变器连接进行绝缘耐压性测试;实现了自动化输送与测试,省去了人工搬运,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因测试机构自动与逆变器连接,使得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测试精准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单位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推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第一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第二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安装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逆变器;20、逆变器载具;1、传输机构;2、推拉机构;3、顶升机构;4、第一测试机构;5、第二测试机构;6、机架;7、控制面板;8、警示灯;21、推拉气缸;22、卡接部;31、单位顶升机构;311、定位板;312、第一气缸;3111、定位块;3112、定位柱;32、双位顶升机构;321、第一托盘;322、第二托盘;323、卡块;324、支座;41、第一压板;42、交流铜排密封组件;43、呼吸器密封组件;44、线束接口密封组件;45、线束堵头密封组件;51、第二压板;52、夹紧组件;53、接线组件;54、探针组件;55、安装检测组件;551、密封头;552、真空接口;553、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参见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逆变器10的气密性和绝缘耐压性,气密性在第一测试工位测试,绝缘耐压性在第二测试工位测试,为了不影响逆变器10在生产线上的运输,又便于进行测试,该测试装置包括传输机构1、第一测试工位、第二测试工位、推拉机构2、顶升机构3、第一测试机构4和第二测试机构5,下面对各个部件进行详细介绍。逆变器10在输送过程中,安装于逆变器载具20上;在气密性测试时,逆变器10无需与与逆变器载具20脱离;但是在绝缘耐压性测试时,为保证绝缘,逆变器10需与逆变器载具20脱离,测试完成后,逆变器载具20与逆变器10结合,继续进行逆变器10的输送,逆变器载具20用于承载逆变器10,并且逆变器载具20便于与其他部件进行配合。传输机构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传输工位,其中一个传输工位为缓冲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1),所述传输机构(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传输工位,其中一个所述传输工位为缓冲工位;第一测试工位,其位于所述缓冲工位的正上方;第二测试工位,其位于所述传输机构(1)的一侧并与所述缓冲工位对应设置;推拉机构(2),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用于将逆变器载具(20)在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和所述第二测试工位之间移送;顶升机构(3),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和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用于承载并移送所述逆变器载具(20);第一测试机构(4),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所述第一测试机构(4)能够连接或脱离逆变器(10);第二测试机构(5),其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所述第二测试机构(5)能够连接或脱离所述逆变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机构(1),所述传输机构(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传输工位,其中一个所述传输工位为缓冲工位;第一测试工位,其位于所述缓冲工位的正上方;第二测试工位,其位于所述传输机构(1)的一侧并与所述缓冲工位对应设置;推拉机构(2),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用于将逆变器载具(20)在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和所述第二测试工位之间移送;顶升机构(3),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和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用于承载并移送所述逆变器载具(20);第一测试机构(4),其位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所述第一测试机构(4)能够连接或脱离逆变器(10);第二测试机构(5),其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所述第二测试机构(5)能够连接或脱离所述逆变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单位顶升机构(31),其位于所述缓冲工位处,所述单位顶升机构(31)能够上下移动用于将所述逆变器载具(20)在所述缓冲工位和所述第一测试工位之间移送;双位顶升机构(32),其包括位于所述缓冲工位处的第一托盘(321)和位于所述第二测试工位处的第二托盘(322),所述双位顶升机构(32)能够上下移动,用于承载或脱离所述逆变器载具(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321)上设置有第一避位孔,所述单位顶升机构(31)穿设于所述第一避位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顶升机构(31)推动所述逆变器载具(20)于所述第一测试工位处与所述推拉机构(2)卡合,所述推拉机构(2)能够推动所述逆变器载具(20)由所述第一托盘(321)移动至所述第二托盘(32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顶升机构(31)包括:定位板(311),其与所述逆变器载具(20)抵接,所述定位板(31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块(3111)和定位柱(3112),所述定位柱(3112)能够与所述逆变器载具(20)插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迈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