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7272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包括微控制器、驱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上述控制电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微控制器设置在第二电路板;驱动电路和逆变电路设置在第三电路板,且驱动电路和逆变电路通过第三电路板上的导线连接;第二电路板分别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微控制器单独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形成一个微控制器模块,当更换微控制器时,只需要替换微控制器模块即可,不需要连带着控制电路一起更换,避免了制作包括整个控制电路在内的电路板,更换起来比较方便,且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装置,是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逆变电路组成的,其中,控制电路产生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通过驱动电路控制逆变电路将接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控制电路中包括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输入/输出控制电路等。现有技术中的逆变器,大都是将控制电路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将驱动电路和逆变电路安装在另外一块电路板上,当进行不同微控制器与整个逆变器的验证及编程,以及不同微控制器之间的比对工作时,需要频繁更换逆变器中的微控制器,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整个控制电路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因此,在更换微控制器时,还得制作整个控制电路所在的电路板,更换微控制器比较麻烦,且很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逆变器,在更换微控制器时比较麻烦,且很耗时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其中,所述逆变器包括:微控制器、驱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所述微控制器设置在第二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设置在第三电路板,且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通过所述第三电路板上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通过排线或金手指连接。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接口。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逆变电路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吸收电容及功率管并联阵列;所述功率管并联阵列分别与所述吸收电容及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吸收电容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功率管并联阵列包括多个功率管组,且每个所述功率管组包括多个并联的功率管;所述输入端口的数目、所述吸收电容的数目与所述功率管组的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功率管并联阵列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并联阵列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并联阵列。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功率管并联阵列还包括多个稳压二极管和多个下拉电阻;所述稳压二极管和所述下拉电阻的数目与所述功率管的数目相等,且所述稳压二极管、所述下拉电阻与所述功率管一一对应。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逆变器还包括用于给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散热的散热器。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保护电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均为铝基板电路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将微控制器单独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形成一个微控制器模块,当更换微控制器时,只需要替换微控制器模块即可,不需要连带着控制电路一起更换,避免了制作包括整个控制电路在内的电路板,更换起来比较方便,且节省时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逆变器中的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附图标记说明:110,微控制器;120,驱动电路;130,逆变电路;140,控制电路;150,第一电路板;150,第二电路板;170,第三电路板。图2附图标记说明:131,输入端口;132,输出端口;133,吸收电容;134,功率管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的逆变器,大都是将控制电路安装在一块电路板上,将驱动电路和逆变电路安装在另外一块电路板上,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控制电路等,当进行不同微控制器和整个逆变器的验证及编程,以及不同微控制器之间的比对工作时,需要频繁更换逆变器中的微控制器,但是,现有技术中整个控制电路设置的一块电路板上,因此,在更换微控制器时,还得制作整个控制电路所在的电路板,更换微控制器比较麻烦,且很耗时。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将微控制器单独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形成一个微控制器模块,当更换微控制器时,只需要替换微控制器模块即可,不需要连带着控制电路一起更换,避免了制作包括整个控制电路在内的电路板,更换起来比较方便,且节省时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包括微控制器110、驱动电路120、逆变电路130和控制电路140;控制电路140设置在第一电路板150;微控制器110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60;驱动电路120和逆变电路130设置在第三电路板170,且驱动电路120和逆变电路130通过第三电路板170上的导线连接;第二电路板160分别与第一电路板150和第三电路板170电连接。上述控制电路140包括模数转换(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电路、信号输入电路,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该信号包括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指的是想要输出的目标交流信号,并将该参考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110;上述控制电路140还接收电源传输的直流电,并传输该直流电给微控制器110,微控制器110根据接收到的参考信号和直流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传输该控制信号给驱动电路120,驱动电路120对该控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得到驱动控制信号,并传输该驱动控制信号给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逆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变器,包括微控制器、驱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所述微控制器设置在第二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设置在第三电路板,且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通过所述第三电路板上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包括微控制器、驱动电路、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第一电路板;所述微控制器设置在第二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设置在第三电路板,且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逆变电路通过所述第三电路板上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三电路板通过排线或金手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及所述第三电路板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的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吸收电容及功率管并联阵列;所述功率管并联阵列分别与所述吸收电容及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吸收电容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功率管并联阵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灵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所罗门智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