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03275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包括:蒸发器、第一回热器、冷凝器、水冷换热器、吸收器、第二回热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水箱换热器,其中,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第一回热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二回热器形成第一回路;水冷换热器、冷凝器以及吸收器形成第二回路;蒸发器、与蒸发器连接的空调末端、轮船发动机、太阳能集热器、高压发生器以及水箱换热器形成第三回路,工作流体在第一回路中循环,冷却流体在第二回路中循环,换热流体在第三回路中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船用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柴油主机是船舶消耗能源的主要设备,可是柴油发动机热效能低下,最高仅为50%,剩余热量则是通过排气,冷却和散热等途径排放至大气或海洋环境中,不仅浪费能源还污染环境。主机废弃温度为260℃到400℃,缸套冷却液的出口温度在70℃到90℃之间,大量余热可用于制冷。目前船舶空调装置主要以机械压缩式制冷为主,制冷系统包括四大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其中核心部件是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压缩,并通入蒸发器中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对空气进行降温和除湿,压缩机是最主要部件,基本原理就是对制冷剂气体进行机械压缩。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制冷系统耗电量很大,能效比较低,同时含有氯元素的制冷剂R22和大量的碳排放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臭氧层,造成温室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与轮船发动机相连接,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蒸发器、第一回热器、冷凝器、水冷换热器、吸收器、第二回热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水箱换热器,其中,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第一回热器、蒸发器、吸收器、第二回热器形成第一回路,水冷换热器、冷凝器以及吸收器形成第二回路,蒸发器、与蒸发器连接的空调末端、轮船发动机、太阳能集热器、高压发生器以及水箱换热器形成第三回路,工作流体在第一回路中循环,冷却流体在第二回路中循环,换热流体在第三回路中循环。在本技术提供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中,还包括:生活水箱,该生活水箱中的生活用水通过水箱换热器进行加热。在本技术提供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中,还包括:多个泵体,用于输送流体。在本技术提供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中,还包括:多个阀门,用于控制流体的流向和流量,多个阀门,用于控制流体的流向和流量,使用者通过对多个阀门进行不同的控制以切换工作模式。在本技术提供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工作流体为溴化锂溶液和水。在本技术提供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冷却流体为海水或江水。在本技术提供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换热流体为乙二醇溶液。在本技术提供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处设置有热电偶,该热电偶用于测量出口处流体的温度。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因为包括蒸发器、第一回热器、冷凝器、水冷换热器、吸收器、第二回热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太阳能集热器,所以本技术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是采用高压、低压发生器和吸收器代替了传统制冷中的压缩机,且系统非电力驱动,而是来源于轮船发动机余热和太阳能热量的驱动,因此,本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资源,环保节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的双效溴化锂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的单效溴化锂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的单生活热水模式的示意图;以及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的制热模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作具体阐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100与轮船发动机相连接,可用于对轮船上的空调末端10进行制冷。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100包括:蒸发器11、第一回热器12、吸收器13、第二回热器14、高压发生器15、低压发生器16、冷凝器17、水冷换热器18、太阳能集热器19、水箱换热器20、生活水箱21、多个泵体(22a、22b、22c、22d、22e、22f、22g)以及多个阀门(23a、23b、23c、23d、23e、23f、23g、23h、23i、23j、23k)。高压发生器15、低压发生器16、冷凝器17、第一回热器12、蒸发器11、吸收器13、第二回热器14形成第一回路。工作流体在第一回路中循环。第一回路包括吸收剂回路和制冷剂回路。在本实施例中工作流体采用溴化锂溶液和水,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以水为制冷剂,利用吸收制冷原理进行制冷。水冷换热器18、冷凝器17以及吸收器14形成第二回路。第二回路为冷却回路,冷却流体在冷却回路中流通。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流体可采用为海水或江水,在图1~4中均以海水为例进行说明。蒸发器11、与蒸发器连接的空调末端10、轮船发动机、太阳能集热器19、高压发生器15以及水箱换热器20形成第三回路。第三回路具有吸收冷量(或热量)的特点,包括载冷回路和热源回路,换热流体在第三回路中循环。换热流体具有热导率大、热容大、粘度小的特点,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流体采用乙二醇溶液。本技术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100具有四种工作模式,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双效溴化锂制冷模式>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的双效溴化锂制冷模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第三回路的热源回路中,乙二醇溶液吸收轮船发动机的余热后流出,此时流体温度大约在70℃到90℃之间,然后乙二醇溶液通过太阳能集热器19升温,此时温度达到140℃以上。在太阳能集热器19的出口处设置有热电偶(图未示),该热电偶用于测量出口处流体的温度。通过热电偶的判断,此时的温度为140℃以上,满足双效溴化锂制冷模式。接着,阀门23d控制乙二醇溶液流入高压发生器15,用于加热存储于高压发生器15中的溴化锂溶液(稀),然后,乙二醇溶液再通过水箱换热器20,用余温加热生活水箱21中的生活用水,最后再回流到乙二醇溶液存储器(图未示,设置在水箱换热器20与轮船发动机之间)。在第一回路的制冷剂回路中,高压发生器15中产生制冷剂蒸汽,阀门23c控制制冷剂蒸汽进入低压发生器16,利用制冷剂余热加热低压发生器16中的溴化锂溶液(稀),并产生另一部分制冷剂蒸汽,高压发生器15和低压发生器16产生的制冷剂蒸汽均进入冷凝器17,并全冷凝成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再经过第一回热器12提高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过冷的制冷剂液体送入蒸发器11蒸发制冷,再变成制冷剂蒸汽,经第一回热器12后通入吸收器13。在第一回路的吸收剂回路中,高压发生器15和低压发生器16被加热,当中稀的溴化锂溶液被加热转变成为浓的溴化锂溶液,浓的溴化锂溶液在压差和液位差作用下流经第二回热器14,向来自吸收器13的稀的溴化锂溶液放热后,进入吸收器13,吸收制冷剂蒸汽转变成稀的溴化锂溶液,稀的溴化锂溶液从吸收器13出来后通过第二回热器14,被来自高压发生器15和低压发生器16的高温浓的溴化锂溶液加热升温后,分别进入高压发生器15和低压发生器16,采用阀门23e控制进入低压发生器16的流量。在第二回路中,水冷换热器18容纳有海水,随时利用海水进行换热。首先,海水流经吸收器13,吸收了吸收器13中释放出的吸收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与轮船发动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第一回热器、冷凝器、水冷换热器、吸收器、第二回热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水箱换热器,其中,所述高压发生器、所述低压发生器、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回热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吸收器、所述第二回热器形成第一回路;所述水冷换热器、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吸收器形成第二回路;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空调末端、所述轮船发动机、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高压发生器以及所述水箱换热器形成第三回路,工作流体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冷却流体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换热流体在所述第三回路中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与轮船发动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第一回热器、冷凝器、水冷换热器、吸收器、第二回热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太阳能集热器以及水箱换热器,其中,所述高压发生器、所述低压发生器、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回热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吸收器、所述第二回热器形成第一回路;所述水冷换热器、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吸收器形成第二回路;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空调末端、所述轮船发动机、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高压发生器以及所述水箱换热器形成第三回路,工作流体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环,冷却流体在所述第二回路中循环,换热流体在所述第三回路中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吸收式节能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活水箱,该生活水箱中的生活用水通过所述水箱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逸豪胡良玉凌一玮潘婷婷任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