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70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包括基台和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炉本体、控制箱以及抽真空机构,在所述炉本体上端还设置有电极调节机构,所述电极调节机构包括电极杆升降部、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以及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旋转的第一回旋机构;所述炉本体内还设置有卧式圆筒形的炉室,在所述炉室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炉门和后炉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采用前、后双炉门、双坩埚工位设计,通过能够升降、平移以及回旋的电极调节机构,能够便捷地转换工位,大幅提高产量,对坩埚的冷却、清理等连续生产关键指标都能有更加高效的调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
本技术属于金属合金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
技术介绍
真空自耗电极电弧凝壳炉,它是在真空电弧炉的基础上,克服真空电弧重熔炉不能铸造的缺点及感应炉耐火材料坩埚对活性金属玷污的弊病,集两者优点于一炉,它利用真空自耗炉的熔炼条件.采用浅底水冷坩埚,控制冷却水量使被熔炼金属在坩埚壁内形成一薄层“凝壳”,使被熔炼金属液和坩埚隔离,这就避免了坩埚对活性金属液的玷污,而且可以形成很大熔池,并浇铸异形铸件。真空凝壳炉熔炼时,电弧熔化自耗电极形成液体金属,聚集在水冷铜坩埚内。为了尽快地获得大量熔融金属,需使用较高的熔炼功率,但输入电流大小和引起金属熔池过热程度,应不造成坩埚壁上凝壳熔化为原则。当用自耗电极熔炼达到所需液态金属量时,断开电源,并迅速倾转坩埚将液态金属注入铸型。为了调整液态金属温度,将所需量的金属制成自耗电极,在后端焊一钨棒作非自耗电极,待自耗电极熔化完毕,用钨极加热熔池提高液体金属温度。现有的真空自耗电弧凝壳炉在供电方式上通过坩埚水套两侧倾翻轴供电或者通过坩埚水套倾翻轴一侧供电,能够实现“凝壳”浇铸,但由于缺乏适用的搅拌装置,无法进一步提高质量,同时,由于现有设备采用单一工位,对产量和坩埚的清理、持续生产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功能实用的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包括基台和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炉本体、控制箱以及抽真空机构,在所述炉本体上端还设置有电极调节机构,所述电极调节机构包括电极杆升降部、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以及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旋转的第一回旋机构,所述电极杆升降部连接有电极杆,所述电极杆通过电极夹头连接自耗电极;所述炉本体内还设置有卧式圆筒形的炉室,在所述炉室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炉门和后炉门;相应地,在所述炉室内靠近所述前炉门的一端设置前坩埚,在所述炉室内靠近所述后炉门的一端设置后坩埚;所述自耗电极通过所述电极调节机构与所述前坩埚和后坩埚的上方移动;所述前坩埚和后坩埚分别连接有相应的坩埚翻转机构并分别通过相应的水冷管路连接冷却水循环机构;在所述前坩埚和后坩埚的正下方还设置有相应的离心浇铸机构;在所述离心浇铸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回旋机构,所述第二回旋机构连接有电磁搅拌器,所述电磁搅拌器位于所述前坩埚和后坩埚的下方;在所述控制箱设置有供电电源和PLC控制器,所述前坩埚与后坩埚并联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所述自耗电极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真空泵组、真空管路和真空表,所述真空泵组通过所述真空管路连接所述炉室,在所述真空管路上设置所述真空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基台内的双温双控水冷机,所述抽真空机构的冷却水也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真空泵组底部设置有气垫避震器,在所述真空泵组与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共振缓冲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共振缓冲层为橡胶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为由液压缸、气缸或者伺服电机驱动的相应自动化执行元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回旋机构和第二回旋机构均为回旋驱动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电极杆升降部的两侧还设置有升降导轨。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功能实用,检查无误后开启抽真空机构将炉室抽真空,PLC控制电极杆升降部适时转换工位并精确移动,通过电弧熔化金属并形成“凝壳”避免杂质,第二回旋机构适时调整电磁搅拌器转动到相应工位的坩埚下方进行有效地电磁搅拌,使熔融态金属组织更加均匀,再通过离心浇铸机构浇铸成型;采用前、后双炉门、双坩埚工位设计,通过能够升降、平移以及回旋的电极调节机构,能够便捷地转换工位,大幅提高产量,对坩埚的冷却、清理等连续生产关键指标都能有更加高效的调配;设置双温双控的冷却水循环机构,能够节省能耗,减少设备数量的同时保证高效的冷却水循环;通过真空泵组底部的气垫避震器配合共振缓冲层,能够有效降低大型设备之间的噪音和震动,提高设备耐久性,改善生产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炉体结构示意俯视图。图中1为基台,2为控制箱,3为电极调节机构、31为电极杆升降部、32为升降导轨、33平移机构、34为升降机构、35为第一回旋机构,4为电极杆、41为电极夹头,5为自耗电极,6为炉本体、61为炉室、611为前炉门、612为后炉门、621为前坩埚、622为后坩埚、63为坩埚翻转机构、64为冷却水循环机构、65为共振缓冲层,7为抽真空机构、71为真空泵组、72为真空表、73为真空管路、74为气垫避震器,8为第二回旋机构、81为电磁搅拌器,9为离心浇铸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所述基台1上的炉本体6、控制箱2以及抽真空机构7,在所述炉本体6上端还设置有电极调节机构3,所述电极调节机构3包括电极杆升降部31、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33、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34以及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旋转的第一回旋机构35,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连接有电极杆4,所述电极杆4通过电极夹头41连接自耗电极5;所述炉本体6内还设置有卧式圆筒形的炉室61,在所述炉室6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炉门611和后炉门612;相应地,在所述炉室61内靠近所述前炉门611的一端设置前坩埚621,在所述炉室61内靠近所述后炉门612的一端设置后坩埚622;所述自耗电极5通过所述电极调节机构3与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上方移动;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分别连接有相应的坩埚翻转机构63并分别通过相应的水冷管路连接冷却水循环机构64;在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正下方还设置有相应的离心浇铸机构9;在所述离心浇铸机构9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回旋机构8,所述第二回旋机构8连接有电磁搅拌器81,所述电磁搅拌器81位于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下方;在所述控制箱2设置有供电电源和PLC控制器,所述前坩埚621与后坩埚622并联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所述自耗电极5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所述抽真空机构7包括真空泵组71、真空管路73和真空表72,所述真空泵组71通过所述真空管路73连接所述炉室61,在所述真空管路73上设置所述真空表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均采用现有的水冷浅底铜坩埚,所述离心浇铸机构9和抽真空机构7也采用现有的装置,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64为设置在所述基台1内的双温双控水冷机,所述抽真空机构7的冷却水也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64;在所述真空泵组71底部设置有气垫避震器74,在所述真空泵组71与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64之间还设置有共振缓冲层65;所述共振缓冲层65为橡胶层;所述平移机构33和升降机构34均为采用液压缸驱动的相应自动化执行元件;所述第一回旋机构35和第二回旋机构8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所述基台(1)上的炉本体(6)、控制箱(2)以及抽真空机构(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本体(6)上端还设置有电极调节机构(3),所述电极调节机构(3)包括电极杆升降部(31)、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33)、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34)以及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旋转的第一回旋机构(35),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连接有电极杆(4),所述电极杆(4)通过电极夹头(41)连接自耗电极(5);所述炉本体(6)内还设置有卧式圆筒形的炉室(61),在所述炉室(6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炉门(611)和后炉门(612);相应地,在所述炉室(61)内靠近所述前炉门(611)的一端设置前坩埚(621),在所述炉室(61)内靠近所述后炉门(612)的一端设置后坩埚(622);所述自耗电极(5)通过所述电极调节机构(3)与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上方移动;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分别连接有相应的坩埚翻转机构(63)并分别通过相应的水冷管路连接冷却水循环机构(64);在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正下方还设置有相应的离心浇铸机构(9);在所述离心浇铸机构(9)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回旋机构(8),所述第二回旋机构(8)连接有电磁搅拌器(81),所述电磁搅拌器(81)位于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下方;在所述控制箱(2)设置有供电电源和PLC控制器,所述前坩埚(621)与后坩埚(622)并联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所述自耗电极(5)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所述抽真空机构(7)包括真空泵组(71)、真空管路(73)和真空表(72),所述真空泵组(71)通过所述真空管路(73)连接所述炉室(61),在所述真空管路(73)上设置所述真空表(7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合金铸造用的凝壳炉,包括基台(1)和设置在所述基台(1)上的炉本体(6)、控制箱(2)以及抽真空机构(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本体(6)上端还设置有电极调节机构(3),所述电极调节机构(3)包括电极杆升降部(31)、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水平移动的平移机构(33)、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垂直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34)以及连接控制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旋转的第一回旋机构(35),所述电极杆升降部(31)连接有电极杆(4),所述电极杆(4)通过电极夹头(41)连接自耗电极(5);所述炉本体(6)内还设置有卧式圆筒形的炉室(61),在所述炉室(6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炉门(611)和后炉门(612);相应地,在所述炉室(61)内靠近所述前炉门(611)的一端设置前坩埚(621),在所述炉室(61)内靠近所述后炉门(612)的一端设置后坩埚(622);所述自耗电极(5)通过所述电极调节机构(3)与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上方移动;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分别连接有相应的坩埚翻转机构(63)并分别通过相应的水冷管路连接冷却水循环机构(64);在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622)的正下方还设置有相应的离心浇铸机构(9);在所述离心浇铸机构(9)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回旋机构(8),所述第二回旋机构(8)连接有电磁搅拌器(81),所述电磁搅拌器(81)位于所述前坩埚(621)和后坩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亨强周建林谭志荣林雨斌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新晶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