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156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包括炉壳、水位传感器和空气冷却器,所述炉壳顶部设置有电极升降控制器,所述电极升降控制器驱动电极杆控制自耗电极作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炉壳底部设置有铜坩埚,且铜坩埚上内设有熔池,所述熔池与自耗电极之间为电弧熔炼区,所述炉壳与罗茨真空泵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炉壳与冷却箱通过循环管道相连接,且循环管道内设置有静态混合器,所述循环管道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电极升降控制器、罗茨真空泵、抽水泵、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空气冷却器均匀控制箱电性相连接。该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采用水气双重冷却法进行冷却,保证了钛合金铸锭过程中的稳定性,以提高钛合金铸锭后的质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
本技术涉及真空炉冶金工业
,具体为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
技术介绍
真空电弧炉是在抽真空的炉体中用电弧直接加热熔炼金属的电炉。炉内气体稀薄,主要靠被熔金属的蒸气发生电弧,为使电弧稳定,一般供直流电。按照熔炼特点,分为金属重熔炉和浇铸炉。按照熔炼过程中电极是否消耗(熔化),分为自耗炉和非自耗炉,工业上应用的大多数是自耗炉。真空电弧炉用于熔炼特殊钢、活泼的和难熔的金属如钛、钼、铌(见真空冶金)。冷却是真空电弧炉的命脉,充足的冷却是真空电弧炉正常工作的根本保证,现有的冷却方法大部分为水冷却,冷却效果还是较差,对坩埚中热量不能快速导出,极易发生爆炸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冷却方法大部分为水冷却,冷却效果还是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包括炉壳、电极升降控制器、电极杆、自耗电极、罗茨真空泵、控制箱、铜坩埚、电弧熔炼区、熔池、循环管道、抽水泵、静态混合器、冷却箱、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空气冷却器,所述炉壳顶部设置有电极升降控制器,所述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

【技术保护点】
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包括炉壳(1)、电极升降控制器(2)、电极杆(3)、自耗电极(4)、罗茨真空泵(5)、控制箱(6)、铜坩埚(7)、电弧熔炼区(8)、熔池(9)、循环管道(10)、抽水泵(11)、静态混合器(12)、冷却箱(13)、温度传感器(14)、水位传感器(15)和空气冷却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1)顶部设置有电极升降控制器(2),所述电极升降控制器(2)驱动电极杆(3)控制自耗电极(4)作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炉壳(1)底部设置有铜坩埚(7),且铜坩埚(7)上内设有熔池(9),所述熔池(9)与自耗电极(4)之间为电弧熔炼区(8),所述炉壳(1)与罗茨真空泵(5)通过管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钛合金铸锭用真空自耗炉,包括炉壳(1)、电极升降控制器(2)、电极杆(3)、自耗电极(4)、罗茨真空泵(5)、控制箱(6)、铜坩埚(7)、电弧熔炼区(8)、熔池(9)、循环管道(10)、抽水泵(11)、静态混合器(12)、冷却箱(13)、温度传感器(14)、水位传感器(15)和空气冷却器(16),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1)顶部设置有电极升降控制器(2),所述电极升降控制器(2)驱动电极杆(3)控制自耗电极(4)作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炉壳(1)底部设置有铜坩埚(7),且铜坩埚(7)上内设有熔池(9),所述熔池(9)与自耗电极(4)之间为电弧熔炼区(8),所述炉壳(1)与罗茨真空泵(5)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炉壳(1)与冷却箱(13)通过循环管道(10)相连接,且循环管道(10)内设置有静态混合器(12),所述循环管道(10)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东周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新晶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