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55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30‑40份,纤维素酶30‑40份,α‑淀粉酶20‑30份,蛋白酶12‑24份,脂肪酶2‑5份,植酸12‑19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渗透剂7‑10份,钙基膨润土3‑7份,水解聚马来酸酐5‑9份,表面活性剂6‑10份,水10‑20份;组分B:植酸酶40‑60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水10‑20份。本申请所公开的洗涤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效果,可以有效的去除染整过程后遗留的有害物质,可以改善织物的柔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助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
技术介绍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够有效催化化学反应的进程。酶类似其他催化剂参加反应的中间过程,但最后并不消耗,通常这个催化反应的过程称为“酶促反应”过程。酶的催化性质特殊,有着其他催化剂不可比拟的优点。酶促反应中使用很小的用量就能发挥突出的催化效能,同时酶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安全无毒害,能完全生物降解,绿色环保。20世纪以来,各种酶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多个领域,尤其在纺织工业中,已被应用于多种加工处理。织物经过染色或印花整理后其表面会存在未固着染料、水解染料、化学品以及糊料等,这些残留物质会影响织物的色彩鲜艳度、色牢度以及手感,而且这些残留物质中会含有有害物质,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在印染后整理过程中进行洗涤,去除有害物质,提高织物品质。此外,在织物后整理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改善织物的柔软度并赋予织物一定的抗菌性能,从而提高织物的商业价值。利用复合酶类制备洗涤剂,可以高效去除有害物质。但是由于生物酶高度的专一性,在利用其处理织物的过程中只能分解特定结构的底物。天然纤维上非纤维组分的杂质种类较多,因此仅适用生物酶进行处理,杂质并不能全部取出,所以生物酶需要与其它助剂协同作用才能取得满意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该洗涤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效果,可以有效的去除染整过程后遗留的有害物质,可以改善织物的柔软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的应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30-40份,纤维素酶30-40份,α-淀粉酶20-30份,蛋白酶12-24份,脂肪酶2-5份,植酸12-19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渗透剂7-10份,钙基膨润土3-7份,水解聚马来酸酐5-9份,表面活性剂6-10份,水10-20份。组分B:植酸酶40-60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水10-20份。优选的,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所述脂肪酶为中性脂肪酶。优选的,所述渗透剂为渗透剂JFC和AEO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渗透剂为渗透剂JFC和AEO的质量比为1:4。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APEO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混合物。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中的A组分在水中稀释,调节pH为7-7.5,调节温度为40-50℃,将织物浸与其中,进行超声处理1-2h,之后向稀释液中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继续浸泡15-30min,之后用清水将织物洗净,烘干。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纤维素酶和蛋白质酶可以有效的提高织物的蓬松度,从而增强织物的柔软度,赋予织物良好的手感。植酸可以与蛋白质络合的性能,减小酶的活性,本申请利用植酸使得酶解的效果较为缓慢,更便于控制。再利用植酸酶将植酸分解后,保证洗涤剂可以达到预期的酶解效果。利用硫酸钾,柠檬酸和甘露醇相互配合,增强了复合酶的稳定性,延长了所制备的洗涤剂的使用寿命,便于保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不会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30份,纤维素酶30份,α-淀粉酶20份,蛋白酶12份,脂肪酶2份,植酸12份,硫酸钾9份,柠檬酸15份,甘露醇5份,渗透剂7份,钙基膨润土3份,水解聚马来酸酐5份,表面活性剂6份,水10份。组分B:植酸酶40份,硫酸钾9份,柠檬酸15份,甘露醇5份,水10份。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所述脂肪酶为中性脂肪酶;渗透剂为渗透剂JFC和AEO的质量比为1:4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APEO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混合物。该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中的A组分在水中稀释,调节pH为7,调节温度为40℃,将织物浸与其中,进行超声处理1h,之后向稀释液中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继续浸泡15min,之后用清水将织物洗净,烘干。织物经该洗涤剂整理过后,可以去除印染残留的有害物质,且织物可以保持良好的柔软度。实施例2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40份,纤维素酶40份,α-淀粉酶30份,蛋白酶24份,脂肪酶5份,植酸19份,硫酸钾11份,柠檬酸21份,甘露醇9份,渗透剂10份,钙基膨润土7份,水解聚马来酸酐9份,表面活性剂10份,水20份。组分B:植酸酶60份,硫酸钾11份,柠檬酸21份,甘露醇9份,水20份。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所述脂肪酶为中性脂肪酶;渗透剂为渗透剂JFC和AEO的质量比为1:4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APEO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混合物。该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中的A组分在水中稀释,调节pH为7.5,调节温度为50℃,将织物浸与其中,进行超声处理2h,之后向稀释液中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继续浸泡30min,之后用清水将织物洗净,烘干。织物经该洗涤剂整理过后,可以去除印染残留的有害物质,且织物可以保持良好的柔软度。实施例3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30份,纤维素酶40份,α-淀粉酶20份,蛋白酶24份,脂肪酶2份,植酸19份,硫酸钾9份,柠檬酸21份,甘露醇5份,渗透剂10份,钙基膨润土3份,水解聚马来酸酐9份,表面活性剂6份,水20份。组分B:植酸酶40份,硫酸钾11份,柠檬酸15份,甘露醇9份,水10份。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所述脂肪酶为中性脂肪酶;渗透剂为渗透剂JFC和AEO的质量比为1:4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APEO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混合物。该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中的A组分在水中稀释,调节pH为7,调节温度为50℃,将织物浸与其中,进行超声处理1h,之后向稀释液中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继续浸泡30min,之后用清水将织物洗净,烘干。织物经该洗涤剂整理过后,可以去除印染残留的有害物质,且织物可以保持良好的柔软度。实施例4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40份,纤维素酶30份,α-淀粉酶30份,蛋白酶12份,脂肪酶5份,植酸12份,硫酸钾11份,柠檬酸15份,甘露醇9份,渗透剂7份,钙基膨润土7份,水解聚马来酸酐5份,表面活性剂10份,水10份。组分B:植酸酶60份,硫酸钾9份,柠檬酸21份,甘露醇5份,水20份。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所述脂肪酶为中性脂肪酶;渗透剂为渗透剂JFC和AEO的质量比为1:4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APEO和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的混合物。该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的应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中的A组分在水中稀释,调节pH为7.5,调节温度为40℃,将织物浸与其中,进行超声处理2h,之后向稀释液中加入B组分,搅拌均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30‑40份,纤维素酶30‑40份,α‑淀粉酶20‑30份,蛋白酶12‑24份,脂肪酶2‑5份,植酸12‑19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渗透剂7‑10份,钙基膨润土3‑7份,水解聚马来酸酐5‑9份,表面活性剂6‑10份,水10‑20份;组分B:植酸酶40‑60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水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过氧化氢酶30-40份,纤维素酶30-40份,α-淀粉酶20-30份,蛋白酶12-24份,脂肪酶2-5份,植酸12-19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渗透剂7-10份,钙基膨润土3-7份,水解聚马来酸酐5-9份,表面活性剂6-10份,水10-20份;组分B:植酸酶40-60份,硫酸钾9-11份,柠檬酸15-21份,甘露醇5-9份,水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整理用复合酶类洗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所述脂肪酶为中性脂肪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整理用复合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