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韶璞专利>正文

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235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所述原料包括坯料和釉料,釉料由本药,玉山红长石,氧化铁,石英,烧滑石,方解石,草木灰,氧化铜,铜矿石,萤石,牛骨灰,三聚磷酸钠,腐殖酸钠组成,将坯料制成泥团,素坯进行烧制点火前期,先对窑内进行降压力,窑内进行升温操作,开始升压,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低压力,当窑内温度达到1250℃时对窑内进行保温;窑内进行升温后止火;再对液化气窑进行降温再保温;保温后进行降温,时即可出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同时中从瓷器配方及烧制工艺着手,得到好的釉变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钧瓷的制备方法合理,通过对配方和烧制工艺的改进使得钧瓷具有很好的釉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瓷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河南禹州神垕传统钧釉配方比较简单,随着时代发展,使配方逐渐多样化,如何改良传统的钧釉使得窑变效果比传统釉美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改善坯料的一些性能,同时在环保形势下,液化气窑的烧制成神垕钧瓷的主流,但液化的缺点是升温太快,比如以前用柴煤烧窑要用20几个小时,液化气9至10个小时就可以停火了,这样造成烧成时间短,窑变效果一般。如何延长液化气窑的烧制时间是当前钧瓷人十分困惑的难题,因此从整体提高钧瓷制备的性能包括配方及烧制工艺从而得到窑变效果好的钧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所述原料包括坯料和釉料,所述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苏州高岭土40-50份、硅石灰3-5份,瓷土20-25份、长石25-30份,麦饭石10-15份,紫木节5-10份,膨润土10-15份;所述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本药20-30份,玉山红长石30-45份,氧化铁3-4份,石英5-10份,烧滑石5-12份,方解石10-15份,草木灰3-5份,氧化铜1-2份,铜矿石5-8份,萤石1-2份,牛骨灰3-5份,三聚磷酸钠0.05-0.08份,腐殖酸钠0.03-0.05份;2)将步骤1)中的坯料制成泥团,先把泥团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再把左手放在窝里边,右手放在窝外,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向上边或外边扩展,使窝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同时使坯体成为预定的各种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细线把坯体割下,再在转轮上进行旋削休整;3)把经过步骤2)修整后未上釉料的素坯,放入温度在800℃-850℃窑内烧制2-3h,素烧后,可对素坯再进行一次挑拣,将不合格的素胚剔除;4)将步骤3)中合格的素坯进行上釉处理:把素坯内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干净,用海绵蘸水抹去素坯上的浮灰,对素坯进行施釉,上完步骤1)中的釉后进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干净;5)对上釉后的素坯进行烧制,包括如下步骤:a)将上釉后的素坯放入液化气窑中,点火前期,先对窑内进行降压力操作使得压力为0.04MP;b)将步骤a)中的液化气窑内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950℃时开始升压,在温度从950℃到1200℃的升温过程中将压力升高至0.1MP;c)当步骤b)中液化气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低压力至0.01-0.03MP;d)当液化气窑内温度达到1200-1250℃时对窑内进行保温2-3个小时;e)后对步骤d)中液化气窑内进行升温至1280-1300℃后止火;f)再对液化气窑进行降温至1000-1100℃再保温1-1.5h;g)保温后进行降温,当下降到200℃以下时可稍打开窑门使其快冷,100℃左右时即可出窑;6)对烧成后的产品,按照钧瓷质量标准进行检选和分级。本专利技术钧瓷的制备方法合理,通过对配方和烧制工艺的改进使得钧瓷具有很好的釉变效果,牛骨灰采用牛骨煅烧制成,可作为助溶剂,使釉面光泽,促进液相分离,草木灰主要引入钙磷等元素,是良好的助溶剂,对釉浆有一定的悬浮性,可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和釉的高温粘度,同时具有乳浊性和对钧釉分相的促进作用,用量应当控制,钧瓷釉变效果好,配方中三聚磷酸钠具有能对釉料起到增溶作用,腐植酸钠是以风化煤、泥炭和褐煤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分子有机弱酸钠盐,由于腐植酸本身分子量较大,在一定介质中还可缔合成更大的粒子,因此具有胶体特性和吸附能力,形成良好的离子交换及催化作用,制备方法中前期压力放到最低,有利于坯体的烘干,后火保温有利釉面的封闭,提高钧釉的光滑度,使产品窑变效果更好,釉面更加温润如玉,整体对压力的控制有助于增加延长液化气窑的烧制时间,从而有助于釉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所述原料包括坯料和釉料,所述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苏州高岭土40份、硅石灰3份,瓷土20份、长石25份,麦饭石10份,紫木节5份,膨润土10份;所述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本药20份,玉山红长石30份,氧化铁3份,石英5份,烧滑石5份,方解石10份,草木灰3份,氧化铜1份,铜矿石5份,萤石1份,牛骨灰3份,三聚磷酸钠0.05份,腐殖酸钠0.03份;2)将步骤1)中的坯料制成泥团,先把泥团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再把左手放在窝里边,右手放在窝外,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向上边或外边扩展,使窝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同时使坯体成为预定的各种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细线把坯体割下,再在转轮上进行旋削休整;3)把经过步骤2)修整后未上釉料的素坯,放入温度在800℃-850℃窑内烧制2-3h,经过素烧,坯体内的有机物被氧化,水分逸出,其中的碳酸盐和硫酸盐也被分解,到釉烧时可避免这些物质的挥发而导致釉面出现棕眼、釉泡等缺陷,同时避免了碳素的沉积,可使钧釉色泽鲜艳、光亮。素烧后的坯体强度增大,利于施釉、装窑及转运操作,可减少破损。素烧后的坯体气孔增加,吸水力增强,提高了吸釉能力,施釉时易于达到所要求的釉层厚度,并能保证施釉的工艺质量要求。因为钧瓷的釉层一般较厚,不经过素烧的坯体,吸水力低,经不住厚釉的吸附,泥坯表面湿透后容易产生起泡缺陷,上釉烧成后还容易出现脱釉、缺釉等问题。素烧后,可对素坯再进行一次挑拣,将不合格的素胚剔除;因有些缺陷在素烧以后才比较明显,如隐裂纹、棕眼等,剔除掉不合格的素坯,能进一步提高钧瓷釉烧成品的质量。4)将步骤3)中合格的素坯进行上釉处理:把素坯内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干净,以防止釉面上出现渣粒,影响釉面质量。用海绵蘸水抹去素坯上的浮灰,以使上釉后胎釉结合牢固,浓度是指釉浆的稀稠,釉稠浓度大,釉稀浓度小,对素坯进行施釉,上完步骤1)中的釉后进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干净;5)对上釉后的素坯进行烧制,包括如下步骤:a)将上釉后的素坯放入液化气窑中,点火前期,先对窑内进行降压力操作使得压力为0.04MP;压力放到最低,有利于坯体的烘干,b)将步骤a)中的液化气窑内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950℃时开始升压,在温度从950℃到1200℃的升温过程中将压力升高至0.1MP;c)当步骤b)中液化气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低压力至0.01-0.03MP;d)当液化气窑内温度达到1200-1250℃时对窑内进行保温2-3个小时;后火保温有利釉面的封闭,提高钧釉的光滑度,使产品窑变效果更好,釉面更加温润如玉,e)后对步骤d)中液化气窑内进行升温至1280-1300℃后止火;f)再对液化气窑进行降温至1000-1100℃再保温1-1.5h;g)保温后进行降温,当下降到200℃以下时可稍打开窑门使其快冷,100℃左右时即可出窑。6)对烧成后的产品,按照钧瓷质量标准进行检选和分级。合格品一般有正品、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正品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所述原料包括坯料和釉料,所述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苏州高岭土40‑50份、硅石灰3‑5份,瓷土20‑25份、长石25‑30份,麦饭石10‑15份,紫木节5‑10份,膨润土10‑15份;所述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本药20‑30份,玉山红长石30‑45份,氧化铁3‑4份,石英5‑10份,烧滑石5‑12份, 方解石10‑15份,草木灰3‑5份, 氧化铜1‑2份,铜矿石5‑8份,萤石1‑2份,牛骨灰3‑5份,三聚磷酸钠0.05‑0.08份,腐殖酸钠0.03‑0.05份;2)将步骤1)中的坯料制成泥团,先把泥团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再把左手放在窝里边,右手放在窝外,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向上边或外边扩展,使窝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同时使坯体成为预定的各种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细线把坯体割下,再在转轮上进行旋削休整;3)把经过步骤2)修整后未上釉料的素坯,放入温度在800 ℃‑850℃窑内烧制2‑3h,素烧后,可对素坯再进行一次挑拣,将不合格的素胚剔除;4)将步骤3)中合格的素坯进行上釉处理:把素坯内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干净,用海绵蘸水抹去素坯上的浮灰,对素坯进行施釉,上完步骤1)中的釉后进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干净;5)对上釉后的素坯进行烧制,包括如下步骤:a)将上釉后的素坯放入液化气窑中,点火前期,先对窑内进行降压力操作使得压力为0.04MP; b)将步骤a)中的液化气窑内进行升温操作,当温度达到950℃时开始升压,在温度从950℃到1200℃的升温过程中将压力升高至0.1MP;c)当步骤b)中液化气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低压力至0.01‑0.03MP;d)当液化气窑内温度达到1200‑1250℃时对窑内进行保温2‑3个小时; e)后对步骤d)中液化气窑内进行升温至1280‑1300℃后止火;f)再对液化气窑进行降温至1000‑1100℃再保温1‑1.5h;g)保温后进行降温,当下降到200℃以下时可稍打开窑门使其快冷,100℃左右时即可出窑;6)对烧成后的产品,按照钧瓷质量标准进行检选和分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钧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原料准备:所述原料包括坯料和釉料,所述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苏州高岭土40-50份、硅石灰3-5份,瓷土20-25份、长石25-30份,麦饭石10-15份,紫木节5-10份,膨润土10-15份;所述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本药20-30份,玉山红长石30-45份,氧化铁3-4份,石英5-10份,烧滑石5-12份,方解石10-15份,草木灰3-5份,氧化铜1-2份,铜矿石5-8份,萤石1-2份,牛骨灰3-5份,三聚磷酸钠0.05-0.08份,腐殖酸钠0.03-0.05份;2)将步骤1)中的坯料制成泥团,先把泥团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再把左手放在窝里边,右手放在窝外,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向上边或外边扩展,使窝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同时使坯体成为预定的各种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细线把坯体割下,再在转轮上进行旋削休整;3)把经过步骤2)修整后未上釉料的素坯,放入温度在800℃-850℃窑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韶璞
申请(专利权)人:张韶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