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韶璞专利>正文

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2312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所述的钧瓷釉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长石42份、钾长石33份、滑石粉0.5份、碱石8份、铁红粉11份、汝蓝石3份,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烧制方法,能够延长用液化气窑烧制钧瓷的时间,使烧制出来的钧瓷釉面光滑度提高了,产品的窑变效果更好了,釉美更加丰富多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钧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钧瓷以釉厚为本,其色或沉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釉厚浑活,釉层乳光莹润,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极强。钧瓷以窑变为神,自然窑变是钧瓷艺术的精华所在,也是钧瓷赖以扬名四海,蜚声瓷林的珍奇之处。烧制中同施一种釉,一经烧成则呈五光十色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幻无穷的神奇,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且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称。钧釉是钧瓷表面的一层装饰层,是决定钧瓷釉色生成的主要因素,利用天然的矿物原料或加入某些化工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在高温还原气氛作用下熔融而覆盖在坯体表面的富有莹润光泽和色彩斑斓的玻璃体层,具有丰富的装饰性,增加钧瓷自然变化的美感,使钧瓷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釉料配方的不同以及烧制工艺的不同,使得烧制出来的颜色都会有差异,烧制钧瓷时,是在素胎表面施一层釉料,根据窑内的烧制环境钧釉发生窑变,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制的花纹或者色块,烧制出的成品较难配对或者配置成套,这是影响钧瓷成品外色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造成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关键因素。在环保形势下,液化气窑的烧制成钧瓷烧制的主流,但液化气窑的缺点是升温太快,比如以前用柴煤烧窑要用20几个小时,液化气9至10个小时就可以停火了,这样造成烧成时间短,窑变效果一般,如何延长液化气窑的烧制时间是当前钧瓷人十分困惑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钧瓷有更多的颜色变化,需要有不同的面釉配方及烧制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使烧制出来的钧瓷有更多的色彩。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所述的钧瓷釉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长石42份、钾长石33份、滑石粉0.5份、碱石8份、铁红粉11份、汝蓝石3份,其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坯体浸入釉料的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的附着于坯体表面,施釉后将坯体装入匣钵;(2)将匣钵装窑,点火前期压力放到最低,再将窑内温度从0℃逐渐升到1040℃,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窑内呈氧化气氛,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釉层开始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3)转火后压力升高,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压力,此阶段天窗关闭,烟道匣门关闭或半开放,煤不能充分燃烧,一氧化碳增多,窑内呈还原气氛,釉层熔化,釉面由多孔开始逐渐闭合,形成凹凸不平的状态;(4)当窑内温度升到1250℃后用闸板配合压力,不让窑内温度升降,处于保温状态,均热保温2-3小时,后火保温有利釉面的封闭,提高钧釉的光滑度,使产品窑变效果更好,釉面更加温润如玉,1280℃-1300℃止火,打开窑门,大量氧气进入窑内,窑内呈氧化气氛,氧气对釉面氧化,冷却,釉色形成。所述的步骤(2)中点火前期的压力为0.04MPa。所述的步骤(3)中转火后的压力为0.1MPa。所述的步骤(4)中度升到1250℃后的压力为0.02M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烧制方法,能够延长用液化气窑烧制钧瓷的时间,使烧制出来的钧瓷釉面光滑度提高了,产品的窑变效果更好了,釉美更加丰富多彩。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所述的钧瓷釉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长石42份、钾长石33份、滑石粉0.5份、碱石8份、铁红粉11份、汝蓝石3份,其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坯体浸入釉料的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的附着于坯体表面,施釉后将坯体装入匣钵;(2)将匣钵装窑,点火前期压力放到最低,再将窑内温度从0℃逐渐升到1040℃,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窑内呈氧化气氛,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釉层开始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3)转火后压力升高,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压力,此阶段天窗关闭,烟道匣门关闭或半开放,煤不能充分燃烧,一氧化碳增多,窑内呈还原气氛,釉层熔化,釉面由多孔开始逐渐闭合,形成凹凸不平的状态;(4)当窑内温度升到1250℃后用闸板配合压力,不让窑内温度升降,处于保温状态,均热保温2-3小时,后火保温有利釉面的封闭,提高钧釉的光滑度,使产品窑变效果更好,釉面更加温润如玉,1280℃-1300℃止火,打开窑门,大量氧气进入窑内,窑内呈氧化气氛,氧气对釉面氧化,冷却,釉色形成。所述的步骤(2)中点火前期的压力为0.04MPa。所述的步骤(3)中转火后的压力为0.1MPa。所述的步骤(4)中度升到1250℃后的压力为0.02MPa。钾长石属于硅酸盐矿物盐,其内部含量为钾元素、钠元素和钙元素等,分为黄色、白色和红色等,是釉料的主要成分,主要对于釉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禹州分布有众多矿藏。黄长石属于硅酸盐矿物盐,其内部含量为钾元素、钠元素和钙元素等,分为黄色、白色和红色等,是釉料的主要成分,主要对于釉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禹州分布有众多矿藏。碱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滑石粉是天然含水硅酸镁矿物,是助熔料,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和降低膨胀系数,促进胎釉中间层的形成,并增加乳浊性。铁红粉,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等的着色。用于油漆,橡胶,塑料,建筑等的着色,有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由于生产方法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它们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状都有很大的差别,色泽变动于橙光到蓝光至紫光之间。遮盖力和着色力都很大。有优越的耐光、耐高温性能,并耐大气影响、耐污浊气体、耐一切碱类。在浓酸中只有在加热情况下才逐渐被溶解。用途很广泛,普遍使用于建筑、橡胶、塑料、涂料等工业,特别是铁红底漆具有防锈功能,可以代替高价的红丹漆,节约有色金属。又是高级精磨材料,使用于精密的五金仪器、光学玻璃等的抛光。汝蓝石是河南当地出产的一种制备钧瓷釉料的石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所述的钧瓷釉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长石42份、钾长石33份、滑石粉0.5份、碱石8份、铁红粉11份、汝蓝石3份,其特征在于,其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坯体浸入釉料的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的附着于坯体表面,施釉后将坯体装入匣钵;(2)将匣钵装窑,点火前期压力放到最低,再将窑内温度从0℃逐渐升到1040℃,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窑内呈氧化气氛,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釉层开始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3)转火后压力升高,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压力,此阶段天窗关闭,烟道匣门关闭或半开放,煤不能充分燃烧,一氧化碳增多,窑内呈还原气氛,釉层熔化,釉面由多孔开始逐渐闭合,形成凹凸不平的状态;(4)当窑内温度升到1250℃后用闸板配合压力,不让窑内温度升降,处于保温状态,均热保温2‑3小时,后火保温有利釉面的封闭,提高钧釉的光滑度,使产品窑变效果更好,釉面更加温润如玉,1280℃‑1300℃止火,打开窑门,大量氧气进入窑内,窑内呈氧化气氛,氧气对釉面氧化,冷却,釉色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色钧瓷釉的烧制方法,所述的钧瓷釉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长石42份、钾长石33份、滑石粉0.5份、碱石8份、铁红粉11份、汝蓝石3份,其特征在于,其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坯体浸入釉料的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的附着于坯体表面,施釉后将坯体装入匣钵;(2)将匣钵装窑,点火前期压力放到最低,再将窑内温度从0℃逐渐升到1040℃,控制通气的烟囱匣板开放,窑顶天窗开放,窑内呈氧化气氛,匣钵、坯体及窑内的水分以及釉内的有机物等排出,釉层开始熔化,釉表面呈未烧结的小颗粒状;(3)转火后压力升高,窑内温度达到1200℃后再降压力,此阶段天窗关闭,烟道匣门关闭或半开放,煤不能充分燃烧,一氧化碳增多,窑内呈还原气氛,釉层熔化,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韶璞
申请(专利权)人:张韶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