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31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所述内后视镜包括: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一侧的电致变色膜层;以及,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半反半透膜层。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半反半透膜层观察汽车后方情况;在强光照射至内后视镜上时,可以对电致变色膜层加电后提高其对光的吸收能力,进而使得内后视镜反射出的光线强度减弱,避免眩目光的出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以及,在显示模组点亮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显示模组显示导航、倒车影像等功能的显示,使得内后视镜的集成更多功能,提高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内后视镜是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情况的主要部件,其属于汽车的重要安全组件,其镜面、外形都颇有讲究,因而内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有相应的标准。驾驶员在夜间或黑暗的长距离隧道中驾车行驶时,后方的车辆的车头大灯的灯光通过本车后窗照射到内后视镜上时,内后视镜的将反射的强光照射在驾驶员的眼镜上会出现眩目光,进而对驾驶员的眼镜造成刺激,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对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如何进一步优化汽车的内后视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半反半透膜层观察汽车后方情况;在强光照射至内后视镜上时,可以对电致变色膜层加电后提高其对光的吸收能力,进而使得内后视镜反射出的光线强度减弱,避免眩目光的出现,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以及,在显示模组点亮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显示模组显示导航、倒车影像等功能的显示,使得内后视镜的集成更多功能,提高其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后视镜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包括: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一侧的电致变色膜层;以及,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半反半透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后视镜包括:显示模组;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面一侧的电致变色膜层;以及,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背离所述显示模组一侧的半反半透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和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接触设置的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透明导电层和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接触设置的第二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位于所述内后视镜的相对两侧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模组或有机电致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毅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