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189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属于硅钢柱加工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对硅钢柱进行预校正的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提高后续校正机对硅钢柱的校正效率。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拉动硅钢柱的拉动辊组,所述输送槽的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用于挤压硅钢柱的挤压圆柱凸起,所述挤压圆柱凸起的曲率半径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增大,且对立的两挤压圆柱凸起之间形成的输送空间的宽度H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硅钢柱进行输送,且能对硅钢柱进行预校平、校平。

A conveyer frame of a leveling machine for silicon steel column cor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el column correction leveling machine conveying fram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rocessing of steel column,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transmission frame column of silicon steel silicon steel column correction leveling machine pre correction, improve the subsequent correction machine on the correction efficiency of silicon steel column. It comprises a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ing groove, wherein the convey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driving roller group for pulling silicon steel column, the convey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 walls relative for extrusion convex cylindrical silicon steel column, the radius of curvature of the cylindrical extrusion convex respectively along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silicon steel column increases, transport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opposing two extruded cylindrical protrusions on the width of H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ransporting silicon steel columns, and can be leveled and leveled on the silicon steel colum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
本技术属于硅钢柱加工
,涉及硅钢柱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
技术介绍
硅钢柱焊接用于辅助散热的水槽后,由于焊接的高温影响,硅钢柱极易变形,并且水槽侧面也会凹凸不平,影响硅钢柱的正常使用,因此当完成水槽焊接后,一般需要对硅钢柱进行校正校平处理。在名称为“硅钢柱平面校正装置”、专利号为“CN201620350955.4”的专利中,申请人公开了一种校正效率高、校正省力方便的校正装置,但该装置作为老式的校正装置,却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装置在控制夹紧装置、传输装置时结构复杂,在调节拨动杆时,主动齿轮极易与传动齿轮、蜗杆卡壳,影响传动调节;2在对硅钢柱进行夹持时,主要利用第一支持块和第二支持块夹持,但二者之间的下方却存在间隙,在使用气动液压机对硅钢柱进行加压校正时无法保证其平整度,并且还极易将其向下压弯,导致校正失效,无法稳定高效的实现硅钢柱校正;3、由于硅钢柱宽度不定,导致硅钢柱变形位置不定,当硅钢柱变形位置位于硅钢柱边缘或者非正中时,气动液压机无法进行平移调节,不能正对变形处进行调节,校正不完整,效果较差,虽然在该专利中提到了利用滑块和滑轨来实现气动液压机的小范围移动,但是由于问题2的存在,即使该气动液压机能够移动,也不能保证硅钢柱受力均匀并且不会再次变形,其实现的功能较差;4、为了方便硅钢柱的定位,该申请设置了限位槽,硅钢柱两端卡在限位槽内,但由于限位槽宽度影响,使得校正时硅钢柱两侧极易翘起变形,反而影响了校正效果;5、该申请的机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校正时气动液压机压力较大,从而导致机座上端和下端在长久使用会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在校正时无法实现压紧平面与硅钢柱表面的完全贴合,二者极易出现间隙甚至间隙过大而导致校正失效,不利于长久稳定的校正使用。此外,现有的硅钢柱校正机中,硅钢柱通常采用人工进行搬运,也有采用输送架进行输送的。但是,现有的用于输送硅钢柱的输送架大多不具有对硅钢柱进行预校正的作用,只有当硅钢柱输送至校正机内才能进行有效校正,因而最终致使硅钢柱的校正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对硅钢柱进行预校正的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提高后续校正机对硅钢柱的校正效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拉动硅钢柱的拉动辊组,所述输送槽的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用于挤压硅钢柱的挤压圆柱凸起,所述挤压圆柱凸起的曲率半径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增大,且对立的两挤压圆柱凸起之间形成的输送空间的宽度H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拉动辊组包括两组输送滚筒,两组输送滚筒通过转轴分别设置于输送槽两侧;所述输送滚筒的外圆柱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挤压接触凹槽,且两组输送滚筒的挤压接触凹槽形成用于容纳硅钢柱并与硅钢柱相适配的容纳区间。其中,所述架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拉动辊组的两输送滚筒间距的间隙调整装置。其中,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架体的底部的套筒座、两组调整导轨,两组调整导轨之间设置有可沿调整导轨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座,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套设在滑座的安装孔内;所述套筒座的套筒内套设有调整弹簧,所述调整弹簧一端连接于套筒座内,所述调整弹簧另一端伸出套筒座后与滑座连接。其中,所述套筒座内套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套筒座的端板螺纹连接;所述套筒座的套筒内套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一侧与丝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弹簧座另一侧与调整弹簧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在输送槽的一端设置拉动辊组,工作时该硅钢柱卡接在拉动辊组之间,当拉动辊组转动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拉动硅钢柱往前移动;在输送槽内还设置有挤压圆柱凸起,该挤压圆柱凸起设置在输送槽的两侧,且挤压圆柱凸起的曲率半径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增大,对立的两挤压圆柱凸起之间形成的输送空间的宽度H逐渐减小,因而硅钢柱在拉动辊组或/和外部牵引的作用下,挤压圆柱凸起逐渐对硅钢柱上弯曲的部位进行作用,对硅钢柱进行预校正、校平,且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挤压圆柱凸起的曲率半径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增大,因而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挤压圆柱凸起对硅钢柱的校正、校平效果更加显著,最终提高输送至校正校平机的硅钢柱的平整度,便于后续校正校平机对硅钢柱进行处理,提高后续校正校平机对硅钢柱的校正效率。2、本技术中,拉动辊组中,在输送滚筒的外圆柱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挤压接触凹槽,且两组输送滚筒的挤压接触凹槽形成用于容纳硅钢柱并与硅钢柱相适配的容纳区间,通过挤压接触凹槽可有效增加输送滚筒与硅钢柱之间的接触面积,转动的输送滚筒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带动硅钢柱的移动,提高该拉动辊组对硅钢柱的作用稳定性。3、本技术中,架体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调整拉动辊组间隙的间隙调整装置,通过该间隙调整装置能够对拉动辊组中输送滚筒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使该输送滚筒的位置能够根据硅钢柱的形状做出微调,从而有效避免因硅钢柱存在凸起而损坏拉动辊组;且在间隙调整装置的作用下能够使拉动辊组与硅钢柱紧密接触,从而有效地带动硅钢柱移动。4、本技术中,该间隙调整装置还设置有丝杆、弹簧座,因而通过转动丝杆可调整弹簧座在套筒座内的位置,从而调整调整弹簧的弹力,最终实现调整拉动辊组与硅钢柱之间的作用力,扩大该输送架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间隙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1-拉动辊组、12-架体、13-挤压圆柱凸起、14-输送空间、111-输送滚筒、112-挤压接触凹槽、113-转轴、114-容纳区间、41-调整导轨、42-滑座、43-调整弹簧、44-弹簧座、45-套筒座、46-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该输送架与校正校平机组合使用,该输送架除了实现对校正校平机输送硅钢柱原料外,还可以对输送的硅钢柱进行预校正、校平,减少后期校正校平机对硅钢柱的校正、校平工作量。该输送架包括架体12,该架体12可通过支架安装在地面上,该架体12一端还需与校正校平机连接。该架体12上开设有输送槽,该输送槽的长度方向与架体12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硅钢柱即可在输送槽内实现输送。该输送槽的一端设置有拉动辊组11,硅钢柱卡接于拉动辊组11内且在拉动辊组11转动时将带动硅钢柱前进,实现硅钢柱的输送。在输送槽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挤压圆柱凸起13,两侧壁上的挤压圆柱凸起13对称设置,且通过侧壁上的挤压圆柱凸起13可对输送的硅钢柱上的凸起进行挤压作用,实现对硅钢柱的预校正、校平。该挤压圆柱凸起13的曲率半径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增大,使得对立的两挤压圆柱凸起13之间形成的输送空间14的宽度H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因而硅钢柱越往校正校平机的方向输送,其输送空间14越小,挤压圆柱凸起13对硅钢柱的作用力越强;且越靠近校正校平机,挤压圆柱凸起13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因而越靠近校正校平机的方向挤压圆柱凸起13与硅钢柱的作用面积越大,挤压圆柱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2),所述架体(12)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拉动硅钢柱的拉动辊组(11),所述输送槽的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用于挤压硅钢柱的挤压圆柱凸起(13),所述挤压圆柱凸起(13)的曲率半径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增大,且对立的两挤压圆柱凸起(13)之间形成的输送空间(14)的宽度H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2),所述架体(12)上开设有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拉动硅钢柱的拉动辊组(11),所述输送槽的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用于挤压硅钢柱的挤压圆柱凸起(13),所述挤压圆柱凸起(13)的曲率半径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依次增大,且对立的两挤压圆柱凸起(13)之间形成的输送空间(14)的宽度H沿硅钢柱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辊组(11)包括两组输送滚筒(111),两组输送滚筒(111)通过转轴(113)分别设置于输送槽两侧;所述输送滚筒(111)的外圆柱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挤压接触凹槽(112),且两组输送滚筒(111)的挤压接触凹槽(112)形成用于容纳硅钢柱并与硅钢柱相适配的容纳区间(1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钢柱校正校平机的输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2)的底部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绍旭梁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隆昌诚信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