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57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盖,包括中盖和顶盖,中盖和顶盖扣合在一起形成内腔,中盖和顶盖上设置有若干筋条,将内腔分隔成两排格室,在内腔外侧的中盖上设置有极柱孔,在紧挨中盖的两排格室之间的筋条处设置有与格室对应的中盖排气孔,在中盖和顶盖上对应设置排气孔围板将中盖排气孔围在其中;在中盖上还设置有与每个格室一一对应的加液孔,沿着加液孔周向设置有环向开口挡板,且两排格室上的环向开口挡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在顶盖上设置有与加液孔对应的定位密封销;在两排格室远离排气孔围板的一侧设置有迷宫式隔板;在顶盖上还设置有顶盖排气孔,每一排顶盖的格室相通并共用一个顶盖排气孔,两排格室的两个最侧边格室也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铅酸蓄电池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常用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盖。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一般由多个单格电池组成,各单格电池中装有硫酸电解液,使用过程中要求各个单格中的电解液不能相互窜动混合,不能溢到其它单格中,并且电池充电过程中析出气体带出酸雾会造成电解液减少,从而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蓄电池盖通常设计有排气孔、加液孔,并在周围设置迷宫、挡板等结构防止电解热在不同单格中的窜动混合,并且会让气体冷凝并流回单格中。但是目前的铅酸蓄电池盖的设计往往在防止电解液窜动和气体冷凝回流、排气等效果上不够理想。为此急需一种科学、合理设计的铅酸蓄电池盖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溢酸、避免排气带酸效果好的铅酸蓄电池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铅酸蓄电池盖,包括中盖和顶盖,所述中盖和顶盖扣合在一起形成内腔,所述中盖和顶盖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筋条,从而将内腔分隔成两排格室,在内腔外侧的中盖上设置有极柱孔,在紧挨中盖的两排格室之间的筋条处设置有与格室对应的中盖排气孔,在中盖和顶盖上对应设置排气孔围板将中盖排气孔围在其中;在中盖上还设置有与每个格室一一对应的加液孔,沿着加液孔周向设置有环向开口挡板,且两排格室上的环向开口挡板的开口相对设置,在顶盖上设置有与加液孔一一对应的定位密封销;在两排格室远离排气孔围板的一侧设置有迷宫式隔板,当中盖和顶盖热封在一起后在两者之间形成迷宫通道;在顶盖上还设置有顶盖排气孔,每一排顶盖的格室相通并共用一个顶盖排气孔,且两排格室的两个最侧边格室也相通使得两排格室相通。作为优选地,所述环向开口挡板四周为漏斗状结构,能够更多地容纳电解液,在蓄电池倾斜时更好地防止电解液溢出各自的格室。作为优选地,所述中盖排气孔为方形,每个格室上设置两个中盖排气孔,设置美观、更好地让气体均匀地排出。作为优选地,所述迷宫式隔板由两根带折弯的斜向筋条组成,两根斜向筋条之间有允许液体通过的缝隙,结构简单、生产制作容易、阻液效果好。作为优选地,远离极柱孔的格室上的迷宫式隔板还包括一个靠近加液孔的水平方向的短隔板,能够增加最液体的导流作用和对气体的冷凝回流作用。作为优选地,所述中盖的格室为6个,每排3个,设置整齐美观,符合目前蓄电池生产需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科学、合理,不同格室里的酸液在电池朝不同方向倾斜时均不会溢到别的格室内,防溢效果十分理想;排气孔、挡板、迷宫等结构设计合理,增加了气体行程,使得气体能够冷凝回流入加液孔中,可有效避免排气带酸现象,保证蓄电池电解液中的酸含量和水分,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中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一种铅酸蓄电池盖,由中盖1和顶盖2组成,中盖1和顶盖2扣合在一起形成内腔,中盖1和顶盖2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筋条3,从而将内腔分隔成两排格室4,每排3个格室3,共计6个格室4。在内腔外侧的中盖1上设置有极柱孔5。在紧挨中盖1的两排格室4之间的筋条3处设置有与格室4对应的中盖排气孔6,中盖排气孔6为方形,每个格室4上设置两个中盖排气孔6;在中盖1和顶盖2上对应设置排气孔围板7将中盖排气孔6围在其中。在中盖1上还设置有与每个格室4一一对应的加液孔8,沿着加液孔8周向设置有环向开口挡板9,环向开口挡板9四周为漏斗状结构,且两排格室4上的环向开口挡板9的开口相对设置,在顶盖2上设置有与加液孔8一一对应的定位密封销10。在两排格室4远离排气孔围板7的一侧设置有迷宫式隔板11,迷宫式隔板11由两根带折弯的斜向筋条3组成,两根斜向筋条3之间有允许液体通过的缝隙。远离极柱孔5的格室4上的迷宫式隔板11还包括一个靠近加液孔8的水平方向的短隔板13,当中盖1和顶盖2热封在一起后在两者之间形成迷宫通道。在顶盖2上还设置有顶盖排气孔12,每一排顶盖2的格室4相通并共用一个顶盖排气孔12,且两排格室4的两个最侧边格室4的一侧筋条3未抵到顶盖2的边框使得两个格室4相通,从而使得两排格室4相通。当蓄电池倾斜时,电池壳格室内的电解液从加液孔8溢出,环向开口挡板9能防止电解液溢出,即使电解液溢出环向开口挡板9,其液面最多不超过最外侧的迷宫式隔板11的斜向筋条,因此防止电解液在不同格室之间窜动。电池壳内蒸发出来的酸雾经中盖排气孔6进入排气孔围板7围成的腔内,在对应的格室4内飘动,在迷宫式隔板11处经阻挡冷凝,冷凝液从环向开口挡板9的开口处流入加液孔8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铅酸蓄电池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盖,包括中盖(1)和顶盖(2),所述中盖(1)和顶盖(2)扣合在一起形成内腔,所述中盖(1)和顶盖(2)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筋条(3),从而将内腔分隔成两排格室(4),在内腔外侧的中盖(1)上设置有极柱孔(5),其特征在于:在紧挨中盖(1)的两排格室(4)之间的筋条(3)处设置有与格室(4)对应的中盖排气孔(6),在中盖(1)和顶盖(2)上对应设置排气孔围板(7)将中盖排气孔(6)围在其中;在中盖(1)上还设置有与每个格室(4)一一对应的加液孔(8),沿着加液孔(8)周向设置有环向开口挡板(9),且两排格室(4)上的环向开口挡板(9)的开口相对设置,在顶盖(2)上设置有与加液孔(8)一一对应的定位密封销(10);在两排格室(4)远离排气孔围板(7)的一侧设置有迷宫式隔板(11),当中盖(1)和顶盖(2)热封在一起后在两者之间形成迷宫通道;在顶盖(2)上还设置有顶盖排气孔(12),每一排顶盖(2)的格室(4)相通并共用一个顶盖排气孔(12),且两排格室(4)的两个最侧边格室(4)也相通使得两排格室(4)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蓄电池盖,包括中盖(1)和顶盖(2),所述中盖(1)和顶盖(2)扣合在一起形成内腔,所述中盖(1)和顶盖(2)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筋条(3),从而将内腔分隔成两排格室(4),在内腔外侧的中盖(1)上设置有极柱孔(5),其特征在于:在紧挨中盖(1)的两排格室(4)之间的筋条(3)处设置有与格室(4)对应的中盖排气孔(6),在中盖(1)和顶盖(2)上对应设置排气孔围板(7)将中盖排气孔(6)围在其中;在中盖(1)上还设置有与每个格室(4)一一对应的加液孔(8),沿着加液孔(8)周向设置有环向开口挡板(9),且两排格室(4)上的环向开口挡板(9)的开口相对设置,在顶盖(2)上设置有与加液孔(8)一一对应的定位密封销(10);在两排格室(4)远离排气孔围板(7)的一侧设置有迷宫式隔板(11),当中盖(1)和顶盖(2)热封在一起后在两者之间形成迷宫通道;在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里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