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辆及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07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辆及运输车,属于运输技术领域。运输车辆包括车架、固定装置和行走装置,车架的中部部分向上拱起且下方形成用于装载货物的装载空间,固定装置与车架连接且用于固定位于装载空间内的货物,行走装置与车架连接。该运输车辆能够通过将货物装载在车架的下方,整体重心较低,运输过程稳定,其不会产生超高、超宽的问题,并且由于货物可以直接进行装卸,不需要起重设备,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运输车包括运输车辆,其具有该运输车辆的全部功能。

Transport vehicles and transport veh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nsport vehicle and a transport vehic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field. The transport vehicle includes vehicle frame, fixing device and walking devic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rame rises upward and underneath the loading space for loading goods. The fix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and is used to fix the goods in the loading space, and the walk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e transport vehicle can load the cargo underneath the frame, the overall center of gravity is low,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is stable, it will not produce the problem of super high and super wide, and because the goods can be directly loaded and unloaded, no lifting equipment is needed,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efficiency is obviously improved.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market is great. A transport vehicle, including a transport vehicle, has all the functions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车辆及运输车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09月0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17211394379、名称为“运输车辆及运输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输车辆及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管廊市政建设,管廊是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检测系统。其中管廊主体是一种大型预制件,通过每个管廊预制件节拼装成整体管道。单个管廊预制件的尺寸长度在3-8米,宽度在1.5-3米,高度在2-4米,重量在30-50吨。目前管廊预制件通常都是放在半挂平板的运输车上进行运输。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运输车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在公路上运输可能存在超高、超宽等问题,运输过程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运输车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将货物装载在车架的下方,整体重心较低,运输过程稳定,其不会产生超高、超宽的问题,并且由于货物可以直接进行装卸,不需要起重设备,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其包括上述提到的运输车辆,其具有该运输车辆的全部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车辆,其包括车架、固定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车架的中部部分向上拱起且下方形成用于装载货物的装载空间,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且用于固定位于所述装载空间内的货物,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车架连接。具体的,该运输车辆能够通过将货物装载在车架的下方,整体重心较低,运输过程稳定,其不会产生超高、超宽的问题,并且由于货物可以直接进行装卸,不需要起重设备,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可选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悬架和行走轮,所述悬架与所述车架连接且位于所述车架的一端,所述行走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悬架。可选的,所述运输车辆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可伸缩的连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支撑座相对位于所述车架的靠近所述行走装置的一端,所述运输车辆具有所述支撑座支撑地面且使所述行走装置悬空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支撑座悬空且使所述行走装置接触地面的运输状态。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装置,所述车架的相对两端均分布有所述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车架的第一伸缩件和用于固定货物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伸缩件沿竖向可伸缩且能够靠近或远离地面,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伸缩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可选的,所述运输车辆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伸缩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悬架和行走轮,所述悬架与所述车架连接且位于所述车架的一端,所述行走轮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悬架,所述支撑座相对位于所述车架的靠近所述悬架的一端,所述运输车辆具有所述支撑座支撑地面且使所述行走轮悬空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支撑座悬空且使所述行走轮接触地面的运输状态。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件,所述支撑座的转动轴心线在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上延伸。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固定装置,所述车架的相对两端均分布有所述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连接于所述车架的第二伸缩件和用于固定货物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伸缩件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伸缩方向垂直。可选的,所述运输车辆还包括延伸件,所述延伸件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延伸件的另一端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伸缩件可伸缩的连接于所述延伸件,所述第二伸缩件可伸缩的连接于所述延伸件。可选的,所述车架的相对两端均分布有所述延伸件,相对的两个所述延伸件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可选的,所述车架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第一车架可伸缩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车架,所述第一车架和/或所述第二车架与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其包括上述提到的运输车辆。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该运输车辆能够通过将货物装载在车架的下方,整体重心较低,运输过程稳定,其不会产生超高、超宽的问题,并且由于货物可以直接进行装卸,不需要起重设备,装卸效率明显提高。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运输车辆第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运输车辆第二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运输车辆第三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未装载货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已装载货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第三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运输车第四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运输车;10-运输车辆;20-牵引车;200-货物;300-枕木;11-车架;110-装载空间;111-第一车架;112-第二车架;12-第一固定装置;121-第一伸缩件;122-第一固定件;13-第二固定装置;131-第二伸缩件;132-第二固定件;14-悬架;141-行走轮;15-支撑座;16-延伸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运输车辆及运输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车辆(10),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1)、固定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车架(11)的中部部分向上拱起且下方形成用于装载货物(200)的装载空间(110),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车架(11)连接且用于固定位于所述装载空间(110)内的货物(200),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车架(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06 CN 20172113943791.一种运输车辆(10),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1)、固定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车架(11)的中部部分向上拱起且下方形成用于装载货物(200)的装载空间(110),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车架(11)连接且用于固定位于所述装载空间(110)内的货物(200),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车架(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悬架(14)和行走轮(141),所述悬架(14)与所述车架(11)连接且位于所述车架(11)的一端,所述行走轮(141)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悬架(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辆(10)还包括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可伸缩的连接于所述车架(11),所述支撑座(15)相对位于所述车架(11)的靠近所述行走装置的一端,所述运输车辆(10)具有所述支撑座(15)支撑地面且使所述行走装置悬空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支撑座(15)悬空且使所述行走装置接触地面的运输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装置(12),所述车架(11)的相对两端均分布有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包括连接于所述车架(11)的第一伸缩件(121)和用于固定货物(200)的第一固定件(122),所述第一伸缩件(121)沿竖向可伸缩且能够靠近或远离地面,所述第一固定件(122)与所述第一伸缩件(121)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件(121)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辆(10)还包括支撑座(15),所述支撑座(15)与所述第一伸缩件(121)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伸缩件(121)的一端,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悬架(14)和行走轮(141),所述悬架(14)与所述车架(11)连接且位于所述车架(11)的一端,所述行走轮(141)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鑫黄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