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606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包括车头和拖车主体,拖车主体包括若干运输车和轮胎,运输车分别依次首尾活动连接。运输车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分别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液压缸另一端设有吸盘。底座的两侧液压缸之间开有凹槽,凹槽的两端固定设有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表面设有防撞层。底座的底部与轮胎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55cm。底座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可伸缩脚撑。运输车的活动连接方式为通过挂钩活动连接。液压缸为双杆液压缸。防撞层为橡胶层或者岩棉层中的任意一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性好,运输方便牢靠,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会损坏模块化墙体,不存在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拖车,特别涉及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
技术介绍
现在的建筑,不管是板楼,或是塔楼,都是框架式的。未来的建筑应该是拼插模块式的,其间将更多地体现仿生学的元素。未来的建筑将是单元体结构,如同一个个火柴盒,但又不局限于四边形的方体。每个单元体可以是多边形的,呈现不同的形体构造。这些利用特殊新型节能材料修建起来的单元体,将通过插件,拼插焊接在一起。这一过程有些类似于搭火柴盒,或是儿童搭建、拼插积木玩具。模块化建筑使用的新形建筑材料的运用,不仅使房屋更加坚固,而且其独特的保温作用,将减少房间温差的变化,减少对空调、取暖设备的依赖,更节能、环保。将预先制作好的房间安装在已经做好的框架中接上水电等管道简单的理解就是像火车一样的车厢连起来就是一列。建筑框架的设计与建造能够达到建筑标准以及抗震的标准这样的建筑形式是成立的。采用普通大卡车运输建筑二维模块(墙板、楼层板等)因不同厚度、高度模块导致无法固定以及超高现象无法解决。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超高限行及固定不牢固损坏模块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好,运输方便牢靠,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会损坏模块化墙体的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包括车头和拖车主体,所述拖车主体包括若干运输车和轮胎,所述运输车分别依次首尾活动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另一端设有吸盘;所述底座的两侧液压缸之间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固定设有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所述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表面设有防撞层;所述底座的底部与轮胎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55cm;所述底座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可伸缩脚撑。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的活动连接方式为通过挂钩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为双杆液压缸,所述双杆液压缸的一端与底座固定,另一端与吸盘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层为橡胶层或者岩棉层中的任意一种。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通过车头和若干个首尾相连的运输车构成一个用来运输模块化墙体的拖车,运输车底座两侧分别设有液压缸,通过该双杆液压缸的双向伸缩控制夹紧模块化墙体两侧表面,以配合不同厚度和高度的模块化墙体;液压缸的一端设有吸盘,可将模块化墙体牢牢吸住,保持稳固;底座的两侧液压缸之间开有凹槽,用于竖直放置模块化墙体,这样有效的降低了高度,使重心得到了下降,在运输过程中更加平稳;凹槽的两端固定设有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可将模块化墙体两端放置在他们之间卡住;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表面设有防撞层,在运输过程中保护模块化墙体免受碰撞,避免造成损伤;底座的底部与轮胎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55cm,一般建筑的模块化墙体不超过350cm,这样装车后的总高度在400cm左右,在交通限高范围内;底座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可伸缩脚撑,可在有需要时将可伸缩脚撑打开支撑在地面上,增加着地面积。本技术安全性好,运输方便牢靠,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会损坏模块化墙体,不存在不安全因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车头,2、运输车,3、轮胎,4、底座,5、液压缸,6、吸盘,7、凹槽,8、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9、可伸缩脚撑,10、模块化墙体,11、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包括车头1和拖车主体,拖车主体包括若干运输车2和轮胎3,运输车2分别依次首尾活动连接。运输车2包括底座4,底座4两侧分别设有液压缸5,液压缸5一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液压缸5另一端设有吸盘6。底座4的两侧液压缸5之间开有凹槽7,凹槽7的两端固定设有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8,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8表面设有防撞层。底座4的底部与轮胎3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55cm。底座4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可伸缩脚撑9。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运输车2的活动连接方式为通过挂钩11活动连接。液压缸5为双杆液压缸,双杆液压缸的一端与底座4固定,另一端与吸盘6固定。防撞层为橡胶层或者岩棉层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设计的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设计原理是通过车头1和若干个首尾相连的运输车2构成一个用来运输模块化墙体10的拖车,运输车2底座4两侧分别设有液压缸5,通过该双杆液压缸的双向伸缩控制夹紧模块化墙体10两侧表面,以配合不同厚度和高度的模块化墙体10。液压缸5的一端设有吸盘6,可将模块化墙体10牢牢吸住,保持稳固。底座4的两侧液压缸5之间开有凹槽7,用于竖直放置模块化墙体10,这样有效的降低了高度,使重心得到了下降,在运输过程中更加平稳。凹槽7的两端固定设有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8,可将模块化墙体10两端放置在他们之间卡住。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8表面设有防撞层,在运输过程中保护模块化墙体10免受碰撞,避免造成损伤。底座4的底部与轮胎3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55cm,一般建筑的模块化墙体10不超过350cm,这样装车后的总高度在400cm左右,在交通限高范围内。底座4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可伸缩脚撑9,可在有需要时将可伸缩脚撑9打开支撑在地面上,增加着地面积。本技术安全性好,运输方便牢靠,结构简单,成本低,不会损坏模块化墙体,不存在不安全因素。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和拖车主体,所述拖车主体包括若干运输车和轮胎,所述运输车分别依次首尾活动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另一端设有吸盘;所述底座的两侧液压缸之间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固定设有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所述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表面设有防撞层;所述底座的底部与轮胎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55cm;所述底座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可伸缩脚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建筑二维模块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和拖车主体,所述拖车主体包括若干运输车和轮胎,所述运输车分别依次首尾活动连接;所述运输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另一端设有吸盘;所述底座的两侧液压缸之间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端固定设有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所述模块化墙体固定夹板表面设有防撞层;所述底座的底部与轮胎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飞越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