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玉托英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84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包括下模板、缓压垫、分流板、上模板、转轴凹槽、承力槽、成型槽、耳塞成型凹槽和限流槽,所述下模板的下端设置有缓压垫,且下模板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且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承力槽,所述分流板安装在上模板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分流板,能够将液体PU材料分流到导液管内,可用一个模具一次性成型多个PU耳塞,提高了PU耳塞制造的效率,本设计利用合页将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更方便上模板与下模板脱离,使模具更具简单化,使用方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An automatic injection mold for PU earplug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uld manufacturing automatic perfusion PU earplugs, including template, slow pressure pad, shunt plate, shaft bearing template, groove, groove, groove, groove and ear forming forming the limit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template buffer pressure pad, and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on the template a template, the template and the connection on the template settings with a hinge, and the lower templat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bearing groove, the shunt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end in the template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safe and convenient use, set up a triage board, can be diverted to the material liquid PU liquid guide tube, a one-time molding mold available multiple PU earplugs,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PU earplugs manufacture, the design of the use of hinges to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connected on the template and more convenient under the template from the mold is more simple, easy to use,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workload of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耳塞制造模具
,具体为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灌注模具是模具的一种。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耳塞制造模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分流板,不能将液体PU材料分流到导液管内,也不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残留在上模板上的PU残渣,不能用一个模具一次性成型多个PU耳塞,不能提高PU耳塞制造的效率,没有用合页将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不方便上模板与下模板脱离,不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分流板,不能将液体PU材料分流到导液管内,也不便于工作人员清理残留在上模板上的PU残渣,不能用一个模具一次性成型多个PU耳塞,不能提高PU耳塞制造的效率,没有用合页将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不方便上模板与下模板脱离,不能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包括下模板、缓压垫、分流板、限位柱、上模板、把手、转轴、灌注口、固定栓、移动凸起、合页、分流腔、导液管、注液口、导液口、转轴凹槽、承力槽、成型槽、耳塞成型凹槽和限流槽,所述下模板的下端设置有缓压垫,且下模板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且下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承力槽,所述分流板安装在上模板的上端,且分流板的上端设置有灌注口,所述分流板与上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且分流板一侧上端嵌入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分流板上端靠近灌注口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把手,且分流板的内部设置有限流槽,所述上模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且上模板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凸起,所述上模板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一端设置有导液管,且分流腔与导液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液口,所述导液管的内部设置有注液口,所述承力槽的一端设置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内部设置有耳塞成型凹槽,所述转轴凹槽安装下模板内侧壁对应转轴的一侧位置处。优选的,所述分流板与上模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把手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把手分别安装在灌注口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导液管和成型槽均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围绕着呈十字交叉设置,四个导液管内部设置有五个耳塞成型凹槽,四个成型槽围绕设置承力槽呈十字交叉设置,四个成型槽内部设置有五个耳塞成型凹槽。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本设计对灌注模具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同时设置了分流板,能够将液体PU材料分流到导液管内,然后通过导液管内部的注液口自动流到耳塞成型凹槽内部成型,可一次性用一个模具成型多个PU耳塞,提高了PU耳塞制造的效率,分流板与上模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方便了工作人员清理残留在上模板上的PU残渣,本设计利用合页将上模板和下模板连接,更方便上模板与下模板脱离,使模具更具简单化,使用方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下模板;2、缓压垫;3、分流板;4、限位柱;5、上模板;6、把手;7、转轴;8、灌注口;9、固定栓;10、移动凸起;11、合页;12、分流腔;13、导液管;14、注液口;15、导液口;16、转轴凹槽;17、承力槽;18、成型槽;19、耳塞成型凹槽;20、限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包括下模板1、缓压垫2、分流板3、限位柱4、上模板5、把手6、转轴7、灌注口8、固定栓9、移动凸起10、合页11、分流腔12、导液管13、注液口14、导液口15、转轴凹槽16、承力槽17、成型槽18、耳塞成型凹槽19和限流槽20,下模板1的下端设置有缓压垫2,且下模板1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板5,下模板1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11,且下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承力槽17,分流板3安装在上模板5的上端,且分流板3的上端设置有灌注口8,分流板3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7,且分流板3一侧上端嵌入设置有固定栓9,分流板3上端靠近灌注口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把手6,且分流板3的内部设置有限流槽20,上模板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且上模板5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凸起10,上模板5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腔12,分流腔12的一端设置有导液管13,且分流腔12与导液管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液口15,导液管13的内部设置有注液口14,承力槽17的一端设置有成型槽18,成型槽18的内部设置有耳塞成型凹槽19,转轴凹槽16安装下模板1内侧壁对应转轴7的一侧位置处。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清理制造耳塞时产生的残渣,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分流板3与上模板5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为了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把手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把手6分别安装在灌注口8的两侧。为了提高耳塞制造的效率,一次性可成型多个耳塞,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液管13和成型槽18均设置有四个,且四个13围绕着12呈十字交叉设置,四个导液管13内部设置有五个耳塞成型凹槽19,四个成型槽18围绕设置承力槽17呈十字交叉设置,四个成型槽18内部设置有五个耳塞成型凹槽19。为了更方便上模板5与下模板1脱离,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模板1与上模板5通过合页11转动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包括下模板1、分流板3、上模板5转轴7、灌注口8、分流腔12、导液管13、注液口14、导液口15、转轴凹槽16、成型槽18、耳塞成型凹槽19和限流槽20,下模板1的下端设置有缓压垫2,缓压垫2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且下模板1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板5,下模板1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11,便于上模板5与下模板1脱离,更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分流板3安装在上模板5的上端,且分流板3的上端设置有灌注口8,灌注口8设置成漏斗形状,防止PU液体溢出,分流板3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7,分流板3与上模板5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方便了工作人员清理残留在上模板5上的PU残渣,且分流板3一侧上端嵌入设置有固定栓9,且分流板3的内部设置有限流槽20,上模板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限制住分流板3的位置,且上模板5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凸起10,方便工作人员将分流板3转出,上模板5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腔12,分流腔12的一端设置有导液管13,且分流腔12与导液管13的连接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包括下模板(1)、缓压垫(2)、分流板(3)、限位柱(4)、上模板(5)、把手(6)、转轴(7)、灌注口(8)、固定栓(9)、移动凸起(10)、合页(11)、分流腔(12)、导液管(13)、注液口(14)、导液口(15)、转轴凹槽(16)、承力槽(17)、成型槽(18)、耳塞成型凹槽(19)和限流槽(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下端设置有缓压垫(2),且下模板(1)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板(5),所述下模板(1)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11),且下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承力槽(17),所述分流板(3)安装在上模板(5)的上端,且分流板(3)的上端设置有灌注口(8),所述分流板(3)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7),且分流板(3)一侧上端嵌入设置有固定栓(9),所述分流板(3)上端靠近灌注口(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把手(6),且分流板(3)的内部设置有限流槽(20),所述上模板(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且上模板(5)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凸起(10),所述上模板(5)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腔(12),所述分流腔(12)的一端设置有导液管(13),且分流腔(12)与导液管(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液口(15),所述导液管(13)的内部设置有注液口(14),所述承力槽(17)的一端设置有成型槽(18),所述成型槽(18)的内部设置有耳塞成型凹槽(19),所述转轴凹槽(16)安装下模板(1)内侧壁对应转轴(7)的一侧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灌注PU耳塞制造模具,包括下模板(1)、缓压垫(2)、分流板(3)、限位柱(4)、上模板(5)、把手(6)、转轴(7)、灌注口(8)、固定栓(9)、移动凸起(10)、合页(11)、分流腔(12)、导液管(13)、注液口(14)、导液口(15)、转轴凹槽(16)、承力槽(17)、成型槽(18)、耳塞成型凹槽(19)和限流槽(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下端设置有缓压垫(2),且下模板(1)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板(5),所述下模板(1)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合页(11),且下模板(1)的内部设置有承力槽(17),所述分流板(3)安装在上模板(5)的上端,且分流板(3)的上端设置有灌注口(8),所述分流板(3)与上模板(5)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7),且分流板(3)一侧上端嵌入设置有固定栓(9),所述分流板(3)上端靠近灌注口(8)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把手(6),且分流板(3)的内部设置有限流槽(20),所述上模板(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4),且上模板(5)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凸起(10),所述上模板(5)的内部设置有分流腔(12),所述分流腔(12)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托英
申请(专利权)人:玉托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