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854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第一输送泵、存储箱、第二输送泵、拉丝油箱和第三输送泵,所述拉丝油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与第三输送泵的进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泵、存储箱、第二输送泵、拉丝油箱、第三输送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冷却槽、冷却风扇、第三管道、第一输液管、第一止回阀、盖板、卡块、套块、卡槽、卡杆、第二输液管、第三输液管和第二止回阀的配合使用,使冷却系统达到了可以循环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拉丝油冷却系统不能循环,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的问题。

A cooling cycle system for wire drawing o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wing oil cool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of the top from left to righ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rawing tank and third support columns, the first pump pump, storage tank, transfer pump, second, the bottom of the tan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ipeline, the right end the first and the third pipeline pump into the liquid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veying pump, storage tank, second tank, pump, drawing third pump, the first pipeline, the second pipeline, cooling tank, cooling fan, third pipes, the first infusion tube, first check valve, with the use of cover plate, block, a block, a card slot, a clamping rod, second infusion tube, infusion tube third and second check valve, the cooling system can reach the effect of 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 to solve the traditional drawing oil can not be recycled, resulting when in use, waste a lot of resources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丝油冷却
,具体为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拉丝油采用高性能硫化猪油和硫化脂肪酸酯为主剂调和而成,用于铜、铝、不锈钢等线材的拉拔加工,具有极好的极压抗磨性,不会造成工件拉毛、拉伤,提高光洁度,有效延长模具寿命,拉丝油在使用时需要用到拉丝油冷却系统进行冷却,但是,传统的拉丝油冷却系统不能循环,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具备可以循环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拉丝油冷却系统不能循环,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第一输送泵、存储箱、第二输送泵、拉丝油箱和第三输送泵,所述拉丝油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与第三输送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柱的右侧开设有冷却槽,所述第二管道远离第三输送泵的一端贯穿底板并与冷却槽内壁的右侧连通,所述支撑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扇,所述第一输送泵的进液口连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远离第一输送泵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第一输液管远离第一输送泵的一端与存储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存储箱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存储箱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块,所述卡块的底部贯穿套块并延伸至套块的内部,所述卡块位于套块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右端贯穿套块并延伸至套块的外部,所述存储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二输液管的右端与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三输液管,所述第三输液管的右端与拉丝油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三输液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三输液管表面的右侧套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右侧与拉丝油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底部与存储箱的顶部接触。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右侧与卡杆的左端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泵、存储箱、第二输送泵、拉丝油箱、第三输送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冷却槽、冷却风扇、第三管道、第一输液管、第一止回阀、盖板、卡块、套块、卡槽、卡杆、第二输液管、第三输液管和第二止回阀的配合使用,使冷却系统达到了可以循环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拉丝油冷却系统不能循环,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滑垫,可以增加底板的摩擦力,防止底板在地面上移动,通过设置保护套,可以保护第三输液管,延长了第三输液管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密封垫,可以密封存储箱,防止拉丝油流出,通过设置橡胶垫,可以保护卡杆,防止卡杆与卡槽出现撞击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柱、3第一输送泵、4存储箱、5第二输送泵、6拉丝油箱、7第三输送泵、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冷却槽、11冷却风扇、12第三管道、13第一输液管、14第一止回阀、15盖板、16卡块、17套块、18卡槽、19卡杆、20第二输液管、21第三输液管、22第二止回阀、23防滑垫、24保护套、25密封垫、26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3,防滑垫2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垫23,可以增加底板1的摩擦力,防止底板1在地面上移动,底板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第一输送泵3、存储箱4、第二输送泵5、拉丝油箱6和第三输送泵7,拉丝油箱6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管道8,第一管道8的右端与第三输送泵7的进液口连通,第三输送泵7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管道9,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柱2的右侧开设有冷却槽10,第二管道9远离第三输送泵7的一端贯穿底板1并与冷却槽10内壁的右侧连通,支撑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扇11,第一输送泵3的进液口连通有第三管道12,第三管道12远离第一输送泵3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槽10的内部,第一输送泵3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一输液管13,第一输液管1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止回阀14,第一输液管13远离第一输送泵3的一端与存储箱4左侧的顶部连通,存储箱4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盖板15,盖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5,密封垫25的底部与存储箱4的顶部接触,通过设置密封垫25,可以密封存储箱4,防止拉丝油流出,盖板15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6,存储箱4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块17,卡块16的底部贯穿套块17并延伸至套块17的内部,卡块16位于套块17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8,卡槽18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6,橡胶垫26的右侧与卡杆19的左端接触,通过设置橡胶垫26,可以保护卡杆19,防止卡杆19与卡槽18出现撞击现象,卡槽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杆19,卡杆19的右端贯穿套块17并延伸至套块17的外部,存储箱4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输液管20,第二输液管20的右端与第二输送泵5的进液口连通,第二输送泵5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三输液管21,第三输液管21表面的右侧套接有保护套24,保护套24的右侧与拉丝油箱6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保护套24,可以保护第三输液管21,延长了第三输液管21的使用寿命,第三输液管21的右端与拉丝油箱6左侧的底部连通,第三输液管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止回阀22,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泵3、存储箱4、第二输送泵5、拉丝油箱6、第三输送泵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冷却槽10、冷却风扇11、第三管道12、第一输液管13、第一止回阀14、盖板15、卡块16、套块17、卡槽18、卡杆19、第二输液管20、第三输液管21和第二止回阀22的配合使用,使冷却系统达到了可以循环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拉丝油冷却系统不能循环,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的问题。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外设控制器控制第一输送泵3、第二输送泵5、第三输送泵7和冷却风扇11工作,第三输送泵7通过第一管道8将拉丝油箱6内部的拉丝油抽出,再通过第二管道9将拉丝油到传入冷却槽10内部,通过冷却风扇11进行冷却,第一输送泵3通过第三管道12将冷却槽10内部的拉丝油抽出,再通过第一输液管13传入存储箱4内部,使用者将卡杆19与卡槽18分离,再打开盖板15取出拉丝油,再将盖板15关闭,第二输送泵5通过第二输液管20将存储箱4内部剩下的拉丝油抽出,再通过第三输液管21出入拉丝油箱6内部。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第一输送泵(3)、存储箱(4)、第二输送泵(5)、拉丝油箱(6)和第三输送泵(7),所述拉丝油箱(6)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8)的右端与第三输送泵(7)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输送泵(7)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管道(9),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柱(2)的右侧开设有冷却槽(10),所述第二管道(9)远离第三输送泵(7)的一端贯穿底板(1)并与冷却槽(10)内壁的右侧连通,所述支撑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扇(11),所述第一输送泵(3)的进液口连通有第三管道(12),所述第三管道(12)远离第一输送泵(3)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槽(10)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泵(3)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一输液管(13),所述第一输液管(1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止回阀(14),所述第一输液管(13)远离第一输送泵(3)的一端与存储箱(4)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存储箱(4)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存储箱(4)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块(17),所述卡块(16)的底部贯穿套块(17)并延伸至套块(17)的内部,所述卡块(16)位于套块(17)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卡杆(19),所述卡杆(19)的右端贯穿套块(17)并延伸至套块(17)的外部,所述存储箱(4)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输液管(20),所述第二输液管(20)的右端与第二输送泵(5)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5)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三输液管(21),所述第三输液管(21)的右端与拉丝油箱(6)左侧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三输液管(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止回阀(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油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第一输送泵(3)、存储箱(4)、第二输送泵(5)、拉丝油箱(6)和第三输送泵(7),所述拉丝油箱(6)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8)的右端与第三输送泵(7)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输送泵(7)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二管道(9),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柱(2)的右侧开设有冷却槽(10),所述第二管道(9)远离第三输送泵(7)的一端贯穿底板(1)并与冷却槽(10)内壁的右侧连通,所述支撑柱(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风扇(11),所述第一输送泵(3)的进液口连通有第三管道(12),所述第三管道(12)远离第一输送泵(3)的一端延伸至冷却槽(10)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泵(3)的出液口连通有第一输液管(13),所述第一输液管(13)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止回阀(14),所述第一输液管(13)远离第一输送泵(3)的一端与存储箱(4)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存储箱(4)顶部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6),所述存储箱(4)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块(17),所述卡块(16)的底部贯穿套块(17)并延伸至套块(17)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四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特鲁勃润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