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试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453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件试压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管件试压机检测时需要将储水箱内的水压入试压箱,整个过程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管件试压机包括水槽、气缸一、密封头一、密封头二和固定板,气缸一固定于固定板上侧,密封头一固定于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密封头二固定于固定板的外端且与密封头一同轴线布置,还包括转轴,转轴固定于水槽顶部,固定板的底部与转轴相固连,转轴能旋转带动固定板的外端进入水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件进出水槽通过操作转轴转动即可实现,便于拿取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操作便捷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试压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管件试压机。
技术介绍
对于耐压性、密封性要求很高的管件在出厂前一般要进行试压试验,以检测该管件是否漏气,人工操作试压时工人转动管件夹持杆将夹持有管件的管件夹具浸入水箱,试压后再人工将管件夹持杆抬起。这种试压效率低,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21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管件试压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安装有一个上端具有开口的箱体,在箱体内横向设有一隔板,隔板的下部为密闭的储水箱,上部为试压箱,储水箱与试压箱之间设有进水装置,在试压箱内设有管件管口密封装置和管件进气加压装置。上述结构实现了自动试压,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检测时需要将储水箱内的水压入试压箱,整个过程耗时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件试压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管件试压机的操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件试压机,包括水槽、气缸一、密封头一、密封头二和固定板,所述气缸一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侧,所述密封头一固定于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所述密封头二固定于该固定板的外端且与密封头一同轴线布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水槽顶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该转轴相固连,所述转轴能旋转带动该固定板的外端进入所述水槽内。将需要检测的管件一端与密封头二接触,再通过气缸一的活塞杆作用将密封头一紧压在管件的另一端,形成管件内外有效隔绝,然后将管件整体置于水槽内的水面下,并通过密封头一或密封头二对管件内部充入气体,气压达到预定值后保持一段时间开始观察水面,若发现有气泡从管体冒出则为不良品,若无气泡则为合格品。通过在水槽的顶部设置转轴,使固定板的外端能随转轴的转动转入水槽内,这样管件进出水槽通过操作转轴转动即可实现,无需将水槽内水面的高度抬高,而在检测完成后只需反转转轴可将管件带离水面,便于拿取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操作便捷性和效率。在上述的一种管件试压机中,所述水槽的外侧固连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固连有齿条,所述转轴的一端固连有齿轮,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通过在转轴的端部固连齿轮,且使气缸二驱动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这样通过气缸二就能驱动转轴进行转动,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操作稳定性和效率。在上述的一种管件试压机中,所述转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相贴靠,该安装槽的侧壁与该固定板的两侧边相抵靠。转轴外周面为弧面,直接与固定板连接难以保障稳定性,通过在转轴的外周面上开设安装槽,使固定板的两边能够与安装槽配合,增大固定板与转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管件试压机中,所述水槽的外侧还固连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所述齿条平行设置,所述齿条底部固连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相配合。气缸的驱动力不够稳定,通过设置齿条底部的滑块与滑轨相配合,使齿条在运动过程中轨迹更加稳定,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管件试压机中,所述水槽的外侧还连接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呈柱状或块状,该缓冲部与所述齿条的外端部正对设置,所述缓冲部为弹性件。通过在水槽外侧设置缓冲部与齿条的外端部正对,这样当气缸驱动齿条向外运动过量时会与缓冲部弹性接触,为齿条提供限位并避免其刚性碰撞,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一种管件试压机中,所述固定板的外端垂直固连有侧板,所述密封头二固定于所述侧板上,该侧板与固定板之间固连有筋板一和筋板二,所述筋板一和筋板二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的两边。通过在固定板的外端固连与固定板垂直的侧板,为密封头二提供安装支撑平台,从而确保稳定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筋板一和筋板二,增加侧板与固定板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管件试压机中,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筋板一和筋板二之间。固定板、侧板、筋板一和筋板二之间会形成腔室,当将管件从水面取出后会留下部分的水在腔室内,通过在筋板一和筋板二之间的固定板上开设通孔,使积水能从通孔排出,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管件试压机通过在水槽的顶部设置转轴,使固定板的外端能随转轴的转动转入水槽内,管件进出水槽通过操作转轴转动即可实现,便于拿取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操作便捷性和效率。2、本管件试压机通过设置齿轮齿条结构驱动转轴,并设置齿条底部的滑块与滑轨相配合,使齿条在运动过程中轨迹更加稳定,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稳定性。3、本管件试压机通过在水槽外侧设置缓冲部与齿条的外端部正对,避免齿条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破坏,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管件试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固定板与转轴的装配示意图。图中,1、水槽;2、气缸一;3、密封头一;4、密封头二;5、固定板;51、侧板;52、筋板一;53、筋板二;54、通孔;6、转轴;61、安装槽;7、气缸二;8、齿条;81、导轨;82、滑块;83、缓冲部;9、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管件试压机包括水槽1、气缸一2、密封头一3、密封头二4和固定板5,气缸一2固定于固定板5上侧,密封头一3固定于气缸一2的活塞杆端部,密封头二4固定于固定板5的外端且与密封头一3同轴线布置,本管件试压机还包括转轴6,转轴6固定于水槽1顶部,固定板5的底部与转轴6相固连,转轴6的轴线与气缸的推动方向相垂直,转轴6能旋转带动固定板5的外端进入水槽1内。将需要检测的管件一端与密封头二4接触,再通过气缸一2的活塞杆作用将密封头一3紧压在管件的另一端,形成管件内外有效隔绝,然后将管件整体置于水槽1内的水面下,并通过密封头一3或密封头二4对管件内部充入气体,气压达到预定值后保持一段时间开始观察水面,若发现有气泡从管体冒出则为不良品,若无气泡则为合格品。通过在水槽1的顶部设置转轴6,使固定板5的外端能随转轴6的转动转入水槽1内,这样管件进出水槽1通过操作转轴6转动即可实现,无需将水槽1内水面的高度抬高,而在检测完成后只需反转转轴6可将管件带离水面,便于拿取和安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操作便捷性和效率。进一步来讲,水槽1的外侧固连有气缸二7,气缸二7的活塞杆端部固连有齿条8,转轴6的一端固连有齿轮9,齿条8与齿轮9相啮合。通过在转轴6的端部固连齿轮9,且使气缸二7驱动与齿轮9相啮合的齿条8,这样通过气缸二7就能驱动转轴6进行转动,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操作稳定性和效率。水槽1的外侧还固连有导轨81,导轨81与齿条8平行设置,齿条8底部固连有滑块82,滑块82与导轨81相配合。气缸的驱动力不够稳定,通过设置齿条8底部的滑块82与滑轨相配合,使齿条8在运动过程中轨迹更加稳定,提高了管件试压机的工作稳定性。水槽1的外侧还连接有缓冲部83,缓冲部83呈柱状或块状,缓冲部83与齿条8的外端部正对设置,缓冲部83为弹性部件。通过在水槽1外侧设置缓冲部83与齿条8的外端部正对,这样当气缸驱动齿条8向外运动过量时会与缓冲部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件试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试压机,包括水槽(1)、气缸一(2)、密封头一(3)、密封头二(4)和固定板(5),所述气缸一(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上侧,所述密封头一(3)固定于所述气缸一(2)的活塞杆端部,所述密封头二(4)固定于该固定板(5)的外端且与密封头一(3)同轴线布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6),所述转轴(6)固定于所述水槽(1)顶部,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与该转轴(6)相固连,所述转轴(6)能旋转带动该固定板(5)的外端进入所述水槽(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试压机,包括水槽(1)、气缸一(2)、密封头一(3)、密封头二(4)和固定板(5),所述气缸一(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5)上侧,所述密封头一(3)固定于所述气缸一(2)的活塞杆端部,所述密封头二(4)固定于该固定板(5)的外端且与密封头一(3)同轴线布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6),所述转轴(6)固定于所述水槽(1)顶部,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与该转轴(6)相固连,所述转轴(6)能旋转带动该固定板(5)的外端进入所述水槽(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试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的外侧固连有气缸二(7),所述气缸二(7)的活塞杆端部固连有齿条(8),所述转轴(6)的一端固连有齿轮(9),所述齿条(8)与齿轮(9)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件试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61),所述安装槽(61)的底面与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相贴靠,该安装槽(61)的侧壁与该固定板(5)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均牟亦龙柳玉龙陈小兵应婧怡郑强
申请(专利权)人: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