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专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46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梁专用吊具,包括互为对称结构的左钩部和右钩部,所述左钩部和右钩部均包括下横梁,斜梁以及上纵梁,所述下横梁与斜梁、上纵梁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下横梁的端部向上弯延成L型并于弯延部分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下横梁与斜梁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左钩部的上纵梁与右钩部的上纵梁相互贴合固定,左钩部的斜梁与右钩部的斜梁之间连接有中横梁,两个所述的斜梁与中横梁构成等腰三角结构,所述左钩部的下横梁与右钩部的下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右钩部的上纵梁的上端连接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吊环,所述吊环的中心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施工人员的吊装操作。

A special sling for a bea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ecial spreader beam, including mutual symmetrical left hook and a right hook, the hook left part and a right hook comprises a lower beam, oblique beam and longitudinal beam, the lower beam and the oblique beam, longitudinal beam passes through the arc transition connected with the end the beam to bend and extend into the L and bending extension part is fixed with a first limiting block, at the junction of the lower beam and the oblique beam is fixed with second limiting block; on the left hook beam on the beam and the right hook are fixedly attached, a crossbeam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oblique beam the left hook and a right hook of the beam, the two beam and a lower beam form an isosceles triangle structure, the left hook under the beam and the right hook section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upper end of the longitudinal right hook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rings and integrally molded, the crane The center of the ring is located above the first limit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is designed reasonably,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reliable, and the hoisting ope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梁专用吊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工装领域,特别是一种横梁专用吊具。
技术介绍
车架在保证车整机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方面起着决定性左右,车架上横梁不仅用来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而且还用以支撑客车上主要部件,通常客车车架约有5根至6根横梁。车架上横梁主要是增强车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承载、传力、和增强车架强度刚度的作用。现有一款呈工字型结构的横梁,为了便于施工人员的吊装操作,需要研发一种专用的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梁专用吊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施工人员的吊装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横梁专用吊具,包括互为对称结构的左钩部和右钩部,所述左钩部和右钩部均包括下横梁,斜梁以及上纵梁,所述下横梁与斜梁、上纵梁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下横梁的端部向上弯延成L型并于弯延部分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下横梁与斜梁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左钩部的上纵梁与右钩部的上纵梁相互贴合固定,左钩部的斜梁与右钩部的斜梁之间连接有中横梁,两个所述的斜梁与中横梁构成等腰三角结构,所述左钩部的下横梁与右钩部的下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右钩部的上纵梁的上端连接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吊环,所述吊环的中心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上方。进一步,所述中横梁上与下横梁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把手。本技术的设计合理,充分满足横梁的吊装需求,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与横梁的装配示意图;其中:1-左钩部,2-右钩部,3-下横梁,4-斜梁,5-上纵梁,6-第一限位块,7-第二限位块,8-中横梁,9-吊环,10-把手,11-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横梁专用吊具,包括互为对称结构的左钩部1和右钩部2,所述左钩部1和右钩部2均包括下横梁3,斜梁4以及上纵梁5,所述下横梁3与斜梁4、上纵梁5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下横梁3的端部向上弯延成L型并于弯延部分固定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下横梁3与斜4梁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二限位块7;所述左钩部1的上纵梁5与右钩部2的上纵梁5相互贴合固定,左钩部1的斜梁4与右钩部2的斜梁4之间连接有中横梁8,两个所述的斜梁4与中横梁8构成等腰三角结构,所述中横梁8上与下横梁3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把手10。所述左钩部1的下横梁3与右钩部2的下横梁3相互平行;所述右钩部2的上纵梁5的上端连接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吊环9,所述吊环9的中心位于第一限位块6的上方。参照图4所示,吊装时,本技术的左钩部1和右钩部1伸入横梁11的内部空腔,第一限位块6和下横梁3的L型端部与横梁11内腔中部突出接触限位,第二限位块7则与内腔边缘接触限位,吊环9位于第一限位块6上方保证吊装重心,工作人员可通过把手10进行一定程度的推送。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横梁专用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梁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互为对称结构的左钩部和右钩部,所述左钩部和右钩部均包括下横梁,斜梁以及上纵梁,所述下横梁与斜梁、上纵梁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下横梁的端部向上弯延成L型并于弯延部分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下横梁与斜梁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左钩部的上纵梁与右钩部的上纵梁相互贴合固定,左钩部的斜梁与右钩部的斜梁之间连接有中横梁,两个所述的斜梁与中横梁构成等腰三角结构,所述左钩部的下横梁与右钩部的下横梁相互平行;所述右钩部的上纵梁的上端连接有与之一体成型的吊环,所述吊环的中心位于第一限位块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互为对称结构的左钩部和右钩部,所述左钩部和右钩部均包括下横梁,斜梁以及上纵梁,所述下横梁与斜梁、上纵梁依次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为一体,所述下横梁的端部向上弯延成L型并于弯延部分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下横梁与斜梁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左钩部的上纵梁与右钩部的上纵梁相互贴合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