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11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减振器。所述金属板式支架用于车轮悬架,包括:筒体(1),其用于套接车轮悬架的减振器弹簧组件;底板(2),其一面固定连接至筒体一端;支柱构件,其上端固定连接底板(2)的另一面,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4),以及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支柱构件下端的U形夹板(6),所述U形夹板(6)包含有U形基板和垂直于该U形基板且平行延伸的两个U形侧板(61),两个U形侧板(61)构成向下的开口,所述两个U形侧板(61)上形成有同轴设置的通孔(7),通孔(7)的轴线平行于U形基板。

Metal plate support for shock absorber and shock absorber including the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tal plate support of a damper and a damper which includes the support. The metal plate bracket for wheel suspension,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1), the case for a shock absorber spring assembly connected with the wheel suspension; bottom plate (2), one side of which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pillar;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2) on the other side, and has a left side plate mutually parallel to the (3) and the right side plate (4), a supporting plate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ide plate and a right side plate (5); U splin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pport member (6), the U splint (6) includes a U shaped substrat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two U side of the U shaped substrate and extending parallel to (61), two U side (61) constitute a downward opening, the two U shaped side plate (61) is formed on the through hole arranged coaxially through hole (7), (7) the U axis is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减振器
本技术涉及车轮悬架的减振器部件,尤其涉及用于车轮悬架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
技术介绍
在车轮悬架中,采用减振器来减缓冲击,以改善乘坐舒适性。减振器的支架一端通过筒体连接弹簧及头罩组件从而连接至车厢,另一端连接至前桥的部件。由于汽车要行驶于各种不同的道路条件下,减振器要经受各种恶略的冲击和震动条件,因此减振器的支架要满足足够的强度要求。在现有技术中,车轮悬架的减振器的支架采用铸铁件的设计形式。铸铁件的减振器的支架制造简单,技术成熟,制造成本低廉。图1显示了这种由铸铁整体制成的减振器的支架。然而,铸铁的特性决定了这样的减振器支架无法实现高强度,特别是抗拉和抗扭强度,因此不利于车辆的悬架的负荷承载能力。而且,由于铸铁件形式的支架重量过重,因此不利于减轻重量,因而不利于控制整车重量和油耗。此外,作为铸铁件,支架的表面较为粗糙,因此不利于表面喷涂。公开于本技术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轮悬架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其能够在改善车辆悬架承载能力的同时减轻重量,并满足表面喷涂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或冷挤压而形成所需的金属件,将冲压或冷挤压成型的金属件焊接在一起形成支架。具体地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其用于车轮悬架,包括:筒体,其用于套接车轮悬架的减振器弹簧组件;底板,其一面固定连接至筒体一端;支柱构件,其上端固定连接底板的另一面,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支柱构件下端的U形夹板,所述U形夹板包含有U形基板和垂直于该U形基板且平行延伸的两个U形侧板,两个U形侧板构成向下的开口,所述两个U形侧板上形成有同轴设置的通孔,通孔的轴线平行于U形基板。在上述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优选地,所述支柱构件由左侧板、右侧板和支撑板连接成整体。优选地,所述支柱构件为金属型材加工成型构件。优选地,所述U形夹板由U形基板和两个U形侧板一体连接形成。在上述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优选地,所述左侧板的一侧和右侧板的一侧均具有凹陷轮廓。在上述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优选地,所述筒体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通孔的轴线,且穿过两个U形侧板之间。在上述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优选地,所述支柱构件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两个U形侧板的延伸方向,从而平行于所述通孔的共同轴线。在上述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优选地,各部件的连接部分之间设有定位配合结构。在上述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优选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为焊接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减振器,用于车轮悬架,包括上述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金属板式支架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支架的强度,并减轻减振器的重量。因此,本技术的金属板式支架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大大提高了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的机械强度,改善了车辆悬架的负荷承载能力;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的重量,因此有助于改善整车的油耗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因此可以很好地满足喷涂要求。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冲压”或“冷挤压”也可以包括各种室温下的塑性加工工艺,例如冷轧。本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现有技术中由铸铁制成的车轮悬架的减振器的支架。图2、图3和图4从不同角度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轮悬架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的立体图。应当了解,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在此所公开的本技术的特定的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的尺寸、定向、定位和外形,将部分地由特定目的的应用和使用环境所确定。在这些附图中,在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中,附图标记指代本技术的相同或等效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具体参考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和以下的描述中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示例。虽然本技术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例。以下,将参考所示的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作为示例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未限定于此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参考图2、图3和图4,本技术的用于车轮悬架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包括筒体1;以一面固定连接筒体一端的底板2;支柱构件,其上端固定连接底板的另一面,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4以及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支撑板5;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柱构件下端的U形夹板6。U形夹板6包含有U形基板和垂直于该U形基板的两个U形侧板61,两个U形侧板61构成向下的开口。所述两个U形侧板61上形成有同轴设置的通孔7,通孔的轴线平行于U形基板。所述筒体1的外部用于套接车轮悬架的减振器弹簧组件,从而通过减振器连接至车厢。所述同轴设置的通孔7用于穿过螺栓,以便连接至插入到两个U形侧板61之间的前桥部件。筒体1的轴线垂直于通孔7的轴线,且穿过两个U形侧板61之间,由此将来自车厢的载荷均匀地传递至前桥部件,从而提高承载能力。筒体1、底板2、支柱构件和U形夹板6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金属加工工艺成型,然后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支柱构件可以整体成型,例如,可以通过对已知规格的型材进行加工而成型。由此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并有助于控制成本。也可以将支柱构件的左侧板3、右侧板4和支撑板5分别由金属板通过冲压或冷挤压成型,然后焊接在一起。这样做有助于选择与与其他构件相同的材料,从而保证材料性能与焊接工艺的一致性,并便于材料管理。所述金属板优选为钢板,例如碳素钢板或合金钢板。左侧板3的一侧31和右侧板4的一侧41具有凹陷轮廓,以允许半轴穿过其中而防止干涉。支柱构件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4优选垂直于两个U形侧板61的方向,从而平行于通孔7的共同轴线。由于前桥下摆臂和半轴空间限制,要求凹陷方向(半轴布置方向)和U形开口(摆臂布置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保证了半轴无障碍地穿过凹陷轮廓41,从而满足了这种限制要求。U形夹板6可由单一板材直接冲压折弯成型。作为选择,U形夹板6也可由U形基板和两个U形侧板焊接而成,所述U形基板和两个U形侧板则由金属板材直接冲压成型。为改善焊接的强度和焊接定位的准确性,筒体1、底板2、左侧板3、右侧板4、支撑板5和U形夹板6中的任何部件之间可设有定位配合结构,例如用于与这些对应部件边缘配合的定位槽。以上描述的本技术的用于车轮悬架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由冲压或冷挤压成型的金属板件焊接结合而成。由于金属板材可具有比铸铁高得多的综合机械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及包括该支架的减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其用于车轮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其用于套接车轮悬架的减振器弹簧组件;底板(2),其一面固定连接至筒体一端;支柱构件,其上端固定连接底板(2)的另一面,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4),以及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支柱构件下端的U形夹板(6),所述U形夹板(6)包含有U形基板和垂直于该U形基板且平行延伸的两个U形侧板(61),两个U形侧板(61)构成向下的开口,所述两个U形侧板(61)上形成有同轴设置的通孔(7),通孔(7)的轴线平行于U形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其用于车轮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其用于套接车轮悬架的减振器弹簧组件;底板(2),其一面固定连接至筒体一端;支柱构件,其上端固定连接底板(2)的另一面,且具有相互平行的左侧板(3)和右侧板(4),以及固定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支撑板(5);固定连接在支柱构件下端的U形夹板(6),所述U形夹板(6)包含有U形基板和垂直于该U形基板且平行延伸的两个U形侧板(61),两个U形侧板(61)构成向下的开口,所述两个U形侧板(61)上形成有同轴设置的通孔(7),通孔(7)的轴线平行于U形基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构件由左侧板(3)、右侧板(4)和支撑板(5)连接成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构件为金属型材加工成型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的金属板式支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爽马一腾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